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7)
2023(3831)
2022(3273)
2021(3108)
2020(2562)
2019(5310)
2018(5395)
2017(9811)
2016(5092)
2015(5340)
2014(4736)
2013(4412)
2012(3506)
2011(3331)
2010(3340)
2009(3225)
2008(2688)
2007(2274)
2006(2017)
2005(1647)
作者
(11878)
(9894)
(9783)
(9247)
(6227)
(4653)
(4445)
(3733)
(3682)
(3386)
(3270)
(3140)
(3094)
(3021)
(2942)
(2879)
(2878)
(2877)
(2842)
(2702)
(2440)
(2372)
(2275)
(2254)
(2218)
(2212)
(2174)
(2102)
(2028)
(2015)
学科
管理(15338)
(14195)
经济(14180)
(12814)
(11657)
企业(11657)
方法(5330)
(4857)
业经(4648)
中国(4478)
(4122)
技术(4056)
理论(4023)
数学(3854)
(3746)
数学方法(3744)
(3620)
贸易(3617)
(3522)
(3387)
农业(3118)
(3057)
技术管理(2954)
(2910)
教育(2838)
(2827)
地方(2583)
教学(2576)
环境(2477)
(2425)
机构
学院(62067)
大学(59677)
管理(24729)
理学(21306)
理学院(21099)
(21054)
管理学(20657)
管理学院(20545)
经济(20514)
研究(17617)
中国(13065)
(11853)
科学(11078)
(9715)
(9351)
师范(9272)
(9183)
中心(8726)
(8100)
业大(7949)
技术(7924)
(7754)
财经(7612)
(7418)
研究所(7301)
师范大学(7209)
职业(6961)
北京(6883)
(6803)
(6481)
基金
项目(42853)
科学(34394)
研究(34149)
基金(30288)
(25812)
国家(25583)
科学基金(22620)
社会(21221)
社会科(20142)
社会科学(20140)
(17770)
教育(16165)
编号(16050)
基金项目(15967)
(14433)
自然(13829)
自然科(13544)
自然科学(13542)
自然科学基金(13286)
成果(13014)
资助(11281)
项目编号(10574)
课题(10031)
(9914)
重点(9513)
(9429)
(9328)
创新(9153)
(8689)
国家社会(8596)
期刊
(24496)
经济(24496)
研究(16476)
中国(12329)
教育(10448)
管理(9031)
科学(7728)
学报(7682)
(7604)
(7447)
业经(5982)
图书(5967)
技术(5648)
大学(5647)
农业(5395)
学学(5109)
经济研究(4427)
情报(4315)
(4257)
金融(4257)
书馆(3988)
图书馆(3988)
职业(3524)
商业(3464)
科技(3459)
(3206)
论坛(3206)
理论(3155)
财经(3154)
实践(2986)
共检索到89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平  
从知识分类的角度看,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秉持的单一的事实性知识观,导致学生的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缺失。为此,需要重视教学方法背后的知识分类,把学习方式与知识类型联结起来,走出记中学和讲授法的误区,探索做中学和悟中学的教学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项目课程的本质是做中学,然而什么是做中学?为什么要实施做中学?如何才算是真正实施了做中学?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些问题亟待探讨。首先,什么是做中学?通常的回答是:"边做边学"。答案似乎很简单。问题是:做什么?学什么?通常情况下,做被理解为技能操作,学便被理解为技能学习。因此做中学往往被视为技能训练的方法。这恐怕是目前职业教育中对做中学最为普遍的理解,然而这种理解其实是非常狭隘的。必须注意的是,这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建中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向世人证明了它在教育理念上的创新和生命力。中国应该将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所有专业教育中推广和实施,也要参与世界的技能大赛,使人才培养符合国际标准,与国际接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为  
具身认知是认知科学的发展方向,近来成为诠释高效学习机理的新视角。作为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的"从做中学",在具身认知视角下被赋予新的意义。分析提出"从做中学"的历史背景,梳理实用主义理论脉络,在杜威教育哲学的经验概念中可以发现具身意识;对技能性知识研究而构建的体知合一认识论,强调身体与心灵的融合,是解释为什么要"从做中学"的理论基础;根据具身学习特点,通过技术的具身来建构具身学习环境,利用具身技术的使能作用创造学习者身体在场体验,是实施"从做中学"的最佳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红光  
在知识经济中学习管理赵红光编译国家科委人们普遍认为全球经济正处在一个根本性变革时代的早期阶段,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的经济模式正向知识经济模式转变,而这种经济模式是直接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严雪怡  
"从做中学"在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中都有重要作用,但两类教育在做什么、如何做方面有明显区别。杜威提倡"从做中学"有很大积极意义,但受到历史的局限,仅看到经验技术的作用,未能看到理论技术的作用,因此他的教育思想存在过分强调经验、忽视科学理论作用的局限性。"从做中学"的局限性主要是:所学知识范围比较狭窄,很难学习系统理论知识,很难适应最近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在职业教育,主要实行"从做中学",采用任务本位课程;在技术教育,既要实行"从做中学",又要实行"从学中做",既要有项目课程,又要有学科课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正瀚  
考察美国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与实践,"做历史"是其显著的一个特点。"做历史"(Learning History By Doing History),即通过"做中学"来学习历史。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体验学习、学写小论文、"学做历史学家"等"做历史"的活动方式,分析了其强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史方法的实质。探讨这些,对于我国当前的历史教育不无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柏毅  张扬  
近年来,通过网络支持科学教育的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改革的典范之一。我国的“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科学教育项目正在进行此项尝试。作为“做中学”项目的中心网络,汉博网根据项目需要构建了网络拓扑结构及建构框架,建设了“应用研究支持平台”和“基础研究支持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约瑟与石室中学●查有梁一、“缘起”与《道藏》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1900—1995)是为东西方科学交流搭桥的一位传奇式的学者。他是使全世界真实认识中国科学技术成就的一位大师,他是为中国人民“雪中送炭”的真正朋友。李约瑟于“不惑之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阳临中学于2001年秋由弋阳职高和江西省重点中学临川一中联合创办。创办以来,临川一中鼎力支持,提供了全套教学信息资料和精干的师资,以及狠抓教学质量的先进管理经验,通过全校师生的执着追求和奋斗,已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浓郁的教学氛围。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健  
本文通过大连轻工业学校在"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基本理念、实践、典型案例的探索,对"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实践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颖  俞启定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大教育家冉行知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在考察“教学做合一”理论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对“教学做合一”与“做中学”的渊源关系,前者对后者的继承与创新做了分析和探讨,希此能对西方现代有价值的教育思想的本土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科学课程价值观经历了从追求知识传承到兼顾知识和教化双重价值的演变,英国中学阶段的STS课程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演变。本文指出,要实现知识与教化的双重价值,中学STS课程不能以认知目标作为惟一的追求;为了实现知识与教化的统一,中学STS课程需要超越单一的教科书形式;中学STS课程的知识与教化价值的实现需要"第三种文化"的关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秦旭芳  庞丽娟  
“做中学”科学教育以建构主义为价值取向,力图创建以情境理论为基础的文化境脉,建构与文化境脉相联系的、互动的、体现参与的学生身份,并探讨由传统学校教育向实习场和实践共同体转化中如何确立学生身份等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继红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于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启发。高职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要想"从做中学"过程中培养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在高职教育中要注意做到:加强校企联合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以培养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以培养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主动学习能力;改进教育内容、教育模式、评价标准,营造创新氛围以培养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