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1)
2023(6284)
2022(5232)
2021(4727)
2020(3690)
2019(8531)
2018(8356)
2017(14997)
2016(8308)
2015(9456)
2014(9617)
2013(9359)
2012(9175)
2011(8696)
2010(8930)
2009(7847)
2008(7661)
2007(6902)
2006(6429)
2005(6148)
作者
(24545)
(20286)
(20261)
(18937)
(12989)
(9671)
(9258)
(7965)
(7874)
(7412)
(6869)
(6811)
(6617)
(6587)
(6295)
(6210)
(6060)
(5999)
(5924)
(5803)
(5481)
(5114)
(4950)
(4825)
(4797)
(4597)
(4579)
(4543)
(4273)
(4119)
学科
(39785)
经济(39754)
管理(20275)
(20167)
地方(16315)
中国(15127)
(14796)
企业(14796)
(11630)
业经(10752)
地方经济(9429)
(8831)
方法(8455)
农业(8349)
技术(8067)
(7622)
金融(7622)
(7454)
理论(7439)
(7407)
银行(7399)
(7327)
(6689)
(6688)
贸易(6678)
发展(6557)
(6531)
数学(6400)
(6362)
环境(6360)
机构
学院(120323)
大学(115881)
(47211)
研究(46103)
经济(46010)
管理(41936)
理学(34303)
中国(33897)
理学院(33818)
管理学(33259)
管理学院(33017)
科学(27660)
(26585)
(23701)
(21744)
师范(21575)
研究所(21167)
(20941)
(20630)
中心(20596)
(19598)
北京(17667)
(17288)
师范大学(17037)
(16399)
技术(16341)
教育(15876)
财经(15445)
业大(15309)
(14934)
基金
项目(73067)
研究(59861)
科学(57331)
基金(47995)
(40983)
国家(40527)
社会(35455)
科学基金(34276)
社会科(33595)
社会科学(33591)
(31728)
教育(29076)
编号(27024)
(26036)
基金项目(25099)
成果(23377)
(22873)
课题(20232)
自然(19406)
资助(18946)
自然科(18936)
自然科学(18930)
发展(18805)
自然科学基金(18566)
(18429)
重点(16992)
(16951)
项目编号(15905)
(15879)
规划(15519)
期刊
(63218)
经济(63218)
研究(41702)
中国(33958)
教育(27188)
(19998)
管理(17220)
科学(15529)
学报(15236)
(14601)
技术(13932)
农业(13906)
(13899)
金融(13899)
业经(12286)
大学(11666)
学学(10341)
经济研究(9777)
图书(9032)
职业(8290)
问题(7964)
(7601)
论坛(7601)
财经(7406)
(7286)
(6812)
(6480)
书馆(6326)
图书馆(6326)
科技(6159)
共检索到204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邓志伟  
知识分享是知识拥有者通过沟通的方式将知识传播给知识重建者的过程。学校教师的知识分享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过程与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享的双方都得到专业提升。知识分享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界定对教师知识分享内涵基础上,分析了中小学教师知识分享的困难、机制、类型及其对策,试图回答中小学教师知识分享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石艳  
现代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本质而言是基于社会参与网络中的一种知识共享过程。知识共享是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的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共同关注下,通过各种交换形式和传播途径,与其他教师进行知识共同分享的动态过程。从本质上而言,教师知识共享网络是一种社会参与网络,教师的知识共享行为是网络中的社会行动。教师知识的"嵌入性"特点、知识共享的阶段性特征、以抽象性信任为基础的网络的关系性维度以及以教师社会行动为网络的结构性维度共同构成了教师共享网络,并决定其运行的效率。然而,教师共享网络的形成并不是没有障碍的,其组成和运行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保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广文  魏淑华  
教师专业发展有别于教师专业化,它强调的是教师个体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是针对忽视教师自我的被动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 其突出的是教师自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价值,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既要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又要实现其人格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是目前国内较具权威性、践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核心理念——"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的新教材。无论对还在接受职前培养的师范生,还是对已经在职的教师,本书都为您搭建了一个脚手架,期待您能够利用这个脚手架来构建自己专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民选  
在教学专业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 ,然而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比较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差异 ,探寻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 ,运用隐性专业知识显性化的方法 ,将大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玉苗  
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关注教师知识。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基础具有特殊性,需要引入技术知识的概念,要确立技术知识在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技术知识包括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其核心是技术实践知识。在技术实践知识中,小部分是显性知识,大部分是隐性知识,所以,职教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重视隐性知识的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宝成  陈梦迁  
教师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是充满创造性的专业人员。教师专业以一定的排他性能力为基础,这些排他性能力是教师的专业核心能力。笔者分析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教育制度的知识基础,认为教师工作的专业核心能力是教师组织教育知识能力,即教学规划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发展的制度结构是"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育知识和能力训练",即在宏观组织方面把专业知识和教学规划与课程开发的能力训练结合起来,这种制度结构是建立在我们对知识的现状、社会的要求以及文化价值观念转变的基础之上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教育研究界通常将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和"实践性知识"三大类别。前两者因其相对高的确定性、普适性和可表达性,已得到重视和研究,而"实践性知识"因其不确定性、特殊性和缄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俊华  陆素菊  
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已成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重点。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默会知识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但这类知识的内隐性往往不被重视。实践证明,开展校本培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注重教学实践反思、建立学习共同体等都是有利于发掘、反思和整合默会知识以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志平  周德义  
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缄默知识作为教师知识中的一类,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缄默知识的内涵入手,探索它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并试从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群体专业化两个角度,挖掘教师的缄默知识,促进教师自身及群体的发展,从而推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敏  
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及其相关策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分析研究,寻找教师专业发展中与知识管理的契合点,探讨运用知识管理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学校知识管理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少雄  
在新学习模式构建中如何定位教师的角色和作用,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教师教育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程研究、教学研究或教学学术等多个领域。在本次论坛上,多位一线教师围绕论坛主题,展示了他们以实践为基础、以课程为中心进行的富有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骞  
教师在学校所施行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就是教师的实践。教师的这种“实践”,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既成就了学生,也提升了自己。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与成长的过程,教师的实践亦就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努力追寻实现这种“双重”目的的学校教育实践。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碧愉  卢乃桂  
本文介绍"借调教师"的概念,旨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种新取向,以强化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本文以教师借调到香港一个"大学—学校"伙伴协作学校改进计划的经验为例,以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教师借调期间的经历对其个人专业发展及成长的影响,进而分析以此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意义。所提出的"教师借调"概念可弥补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的一些局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秋芬  
教师专业性向是适合教育工作的人格特征和成功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是教师发展的心理与素质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新领域,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从总体上看,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对知识和技能的重视在历史上影响一直很大,表现在专业发展的内容方面,强调教师知识的更新和增加以及技能的提高,而对于教师素质结构中涉及人格特征等深层内容则有所忽视。应加强对教师专业性向的研究,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