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2)
- 2023(11835)
- 2022(10313)
- 2021(9840)
- 2020(8237)
- 2019(18749)
- 2018(18821)
- 2017(35966)
- 2016(19331)
- 2015(21625)
- 2014(20884)
- 2013(20504)
- 2012(18627)
- 2011(16781)
- 2010(16714)
- 2009(15105)
- 2008(14527)
- 2007(12622)
- 2006(10965)
- 2005(9258)
- 学科
- 济(72254)
- 经济(72178)
- 管理(61727)
- 业(58633)
- 企(51437)
- 企业(51437)
- 方法(33806)
- 数学(28271)
- 数学方法(27945)
- 技术(19525)
- 中国(19471)
- 农(18414)
- 业经(18016)
- 财(17932)
- 学(16716)
- 地方(15008)
- 理论(14441)
- 技术管理(13750)
- 和(13060)
- 制(12547)
- 贸(12515)
- 农业(12510)
- 贸易(12505)
- 易(12118)
- 务(11709)
- 财务(11649)
- 财务管理(11630)
- 划(11519)
- 环境(11310)
- 企业财务(11020)
- 机构
- 大学(266450)
- 学院(264301)
- 管理(112390)
- 济(101068)
- 经济(98748)
- 理学(98304)
- 理学院(97231)
- 管理学(95624)
- 管理学院(95145)
- 研究(83568)
- 中国(60851)
- 京(56578)
- 科学(52871)
- 财(44882)
- 所(40484)
- 业大(39208)
- 农(38135)
- 中心(37925)
- 江(37430)
- 研究所(37114)
- 财经(36416)
- 北京(35514)
- 范(35489)
- 师范(35206)
- 经(33149)
- 州(31088)
- 院(30648)
- 农业(29734)
- 商学(29155)
- 商学院(28836)
- 基金
- 项目(187577)
- 科学(148759)
- 研究(139440)
- 基金(135918)
- 家(117404)
- 国家(116370)
- 科学基金(101622)
- 社会(87216)
- 社会科(82555)
- 社会科学(82534)
- 省(74400)
- 基金项目(73354)
- 自然(66297)
- 自然科(64816)
- 自然科学(64801)
- 教育(63699)
- 自然科学基金(63664)
- 划(61867)
- 编号(57372)
- 资助(54294)
- 成果(45972)
- 创(43526)
- 重点(41089)
- 部(40484)
- 创新(39728)
- 发(39461)
- 课题(38819)
- 项目编号(36383)
- 科研(35227)
- 大学(35179)
- 期刊
- 济(107957)
- 经济(107957)
- 研究(76562)
- 中国(50166)
- 管理(42418)
- 学报(39936)
- 科学(38012)
- 农(34015)
- 教育(33698)
- 财(32707)
- 大学(30450)
- 学学(28231)
- 农业(24212)
- 技术(24028)
- 融(19654)
- 金融(19654)
- 业经(18790)
- 图书(17388)
- 经济研究(17024)
- 财经(16818)
- 科技(15971)
- 经(14249)
- 技术经济(13813)
- 理论(13791)
- 问题(13399)
- 实践(12904)
- 践(12904)
- 业(12736)
- 情报(12407)
- 现代(12239)
共检索到376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路琳 梁学玲
本文的目的是揭示个体层面上知识共享对创新的影响作用,首先论证了知识共享对创新直接的积极影响,接着进一步提出知识共享在人际互动和创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据此,提出研究假设,确立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在人际沟通与创新、任务冲突与创新之间的影响作用。研究在不同行业中,以上司与下属配对方式收集了168套问卷,实证检验的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假设。
关键词:
知识共享 沟通 冲突 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飞 林春培 孙锐
对领导者道德规范方面的研究被认为是理解领导力的基础。道德型领导强调领导者在决策、行动、影响他人的过程中如何使用其社会权力,从而在组织内引导员工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工作行为。从员工内部动机理论和管理者内部促进者视角,本文提出道德型领导通过影响员工组织内的非正式共享行为,进而提升整个组织的创新氛围和组织管理创新水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道德型领导对基于个人利益驱动的员工非正式知识共享行为影响不显著,而对基于组织利益驱动的员工非正式知识共享行为和组织管理创新影响显著成立。此外,本文还发现员工非正式知识共享行为对组织管理创新的影响也显著成立,组织利益驱动的知识共享在道德领导与管理创新之间存在的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子芬 孙锐
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基础,解决"如何激发员工创新行为"这一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大样本调查,采用SEM技术对内部社会资本、知识共享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内部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认知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直接影响,结构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没有直接影响;②知识共享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直接显著影响;③知识共享在内部社会资本三个维度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扮演重要的中介作用。这些结果不仅支持了现有的研究结论,还揭示了内部社会资本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对企业员工
关键词:
内部社会资本 知识共享 员工创新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翔 舒勇 李硕
服务创新活动的开展越来越依赖良好的团队氛围,团队氛围已经成为服务创新的关键因素。首先对知识共享的涵义、作用机制,以及团队氛围和服务创新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分别讨论了知识共享和团队氛围对团队服务创新的影响,并构建了基于团队氛围的知识共享与服务创新的作用过程模型,以揭示在团队氛围情景下服务创新与知识共享的互动机制。团队氛围和知识共享都会促进团队的服务创新,并且前者还调节着后者对服务创新的作用关系,而服务创新的要素改进也对知识共享有推动作用,其中信息交互在两者的互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期通过分析团队氛
关键词:
知识共享 服务创新 团队氛围 机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鲍文杰 金孟子 黄涛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处于核心地位的知识资源越发受到关注,在企业提高创新绩效的道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企业如何对知识管理进行微观基础研究仍存在空白,对于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构念以及其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尚未进行足够的实证探讨。本研究基于知识基础观和知识管理理论,使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反映在文化层面、结构层面、技术层面上对员工创新行为均有促进作用;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会提升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而提高员工的创新水平;员工感知到的工作压力越大,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促进作用越强,同时,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在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所起的促进作用越强。本研究明确了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维度,揭示了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丰富了知识基础观的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鲍文杰 金孟子 黄涛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处于核心地位的知识资源越发受到关注,在企业提高创新绩效的道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企业如何对知识管理进行微观基础研究仍存在空白,对于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构念以及其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尚未进行足够的实证探讨。本研究基于知识基础观和知识管理理论,使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反映在文化层面、结构层面、技术层面上对员工创新行为均有促进作用;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会提升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而提高员工的创新水平;员工感知到的工作压力越大,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促进作用越强,同时,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在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所起的促进作用越强。本研究明确了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维度,揭示了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丰富了知识基础观的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凤莲
"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已成为当前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员工心理资本视角来回答这一问题,并创造性地将知识共享引入到心理资本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之中,构建并验证了"心理资本→知识共享→员工创新行为"作用机制模型,试图揭开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机制的"暗箱"。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183名在职员工的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心理资本、知识共享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心理资本、知识共享对员工创新行为以及心理资本对知识共享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心理资本和员工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慧
高校科研团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界定高校科研团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科研团队人际信任、知识共享、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理论模型,以苏沪皖等地12所重点高校的45个科研团队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高校科研团队人际信任对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知识整合的影响不显著;知识共享对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享与整合在人际信任与创新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最后,提出营造团队信任的人际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秀清 孙彦玲
运用情感事件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以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237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配对样本调查问卷所得数据,使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职场排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消极情绪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职场排斥对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知识共享在职场排斥和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的消极情绪调节职场排斥与知识共享间关系,消极情绪越高,职场排斥对知识共享的负向影响越强;消极情绪调节知识共享对职场排斥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消极情绪越高,中介作用越强。
关键词:
职场排斥 知识共享 消极情绪 创新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白晨 彭洁
分析了学术团队内在价值意义共享水平与知识创新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价值意义共享水平的前因变量,并利用调研数据进行了验证性研究。结果显示:团队内在价值意义共享水平是直接影响学术团队知识创新能力水平的重要变量,团队文化和团队激励机制是影响学术团队内在价值意义共享水平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子 罗瑾琏
文章以258名研发人员为调研对象,研究了组织自尊通过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自尊显著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且知识共享的两个维度知识贡献和知识收集在组织自尊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组织自尊 知识共享 创新行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艳子 罗瑾琏
本文以258名研发人员为调研对象,研究了组织认同通过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认同显著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且知识共享的两个维度知识贡献和知识收集在组织认同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组织认同 知识共享 创新行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文巧甜 郭蓉 夏健明
现有对团队变革型领导力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单层次或跨层次的纵向垂直分析,而缺乏跨边界的横向协同研究。本研究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对跨界团队中变革型领导、知识共享和权力距离如何影响协同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利用2017—2018年对169个金融科技企业项目团队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跨界团队中变革型领导对团队协同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变革型领导通过推动跨界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共享程度而提高团队协同创新绩效;(3)跨界团队内的权力距离越小,将越增强变革型领导对成员间知识共享行为的推动作用;(4)团队内权力距离越小,知识共享在变革型领导与跨界团队协同创新之间所发挥的中介作用越强。研究结论为中国情境下跨界团队中领导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新经济下组织有效地提高适应性协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与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甄杰 任浩
明确知识共享对于创新集群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集群中知识共享的特点,据此对创新集群知识共享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其内容包括合作机制、沟通机制、转移机制、学习机制和信任机制等五个方面,并从企业内部、组织网络和集群外部等视角分析了知识共享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知识共享 创新集群 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燕 钱慧池 王楠
在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内外环境变革的双重压力,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机制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隐性知识是影响企业知识演进的关键基础,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知识文化的载体和创新升级的源泉,具有强烈的内在激励响应动机,越轨创新则是员工在内在积极心理动机驱动下产生的主动创新行为,因此,研究隐性知识共享是否以及如何促进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是值得现代管理者关注的重点问题。运用社会认知理论,结合“认知—动机—行为”传导机制,探讨隐性知识共享、角色宽度自我效能、工作繁荣与越轨创新的作用边界,采用层次回归分析、Bootstrap法,基于494份知识型员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隐性知识共享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繁荣在二者内在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角色宽度自我效能和工作繁荣在隐性知识共享与越轨创新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