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70)
- 2023(18620)
- 2022(15756)
- 2021(14441)
- 2020(12148)
- 2019(27626)
- 2018(26931)
- 2017(51024)
- 2016(27027)
- 2015(29679)
- 2014(29132)
- 2013(28663)
- 2012(26631)
- 2011(24164)
- 2010(24265)
- 2009(22123)
- 2008(21350)
- 2007(18663)
- 2006(16585)
- 2005(15017)
- 学科
- 济(131119)
- 经济(130995)
- 管理(75272)
- 业(72572)
- 企(58523)
- 企业(58523)
- 方法(53217)
- 数学(46660)
- 数学方法(46137)
- 中国(33868)
- 农(31331)
- 地方(30423)
- 贸(27717)
- 贸易(27698)
- 财(27648)
- 业经(26944)
- 易(26806)
- 学(24017)
- 农业(21328)
- 制(20726)
- 融(18674)
- 金融(18673)
- 技术(18129)
- 银(18072)
- 银行(18026)
- 环境(17942)
- 行(17342)
- 地方经济(17294)
- 和(16870)
- 理论(16776)
- 机构
- 大学(383262)
- 学院(381485)
- 济(169788)
- 经济(166802)
- 管理(147804)
- 研究(134763)
- 理学(127472)
- 理学院(126091)
- 管理学(123961)
- 管理学院(123260)
- 中国(101716)
- 京(80476)
- 科学(79654)
- 财(74743)
- 所(67025)
- 农(63675)
- 中心(61707)
- 研究所(60737)
- 财经(59517)
- 江(56484)
- 业大(56016)
- 经(54320)
- 经济学(52925)
- 北京(50535)
- 农业(49691)
- 范(48988)
- 院(48474)
- 师范(48409)
- 经济学院(47570)
- 州(44585)
- 基金
- 项目(258175)
- 科学(204600)
- 基金(190328)
- 研究(185496)
- 家(167673)
- 国家(166067)
- 科学基金(142543)
- 社会(121799)
- 社会科(115861)
- 社会科学(115831)
- 基金项目(99842)
- 省(99228)
- 自然(91600)
- 自然科(89577)
- 自然科学(89552)
- 自然科学基金(87971)
- 教育(84372)
- 划(83889)
- 资助(77604)
- 编号(72742)
- 发(59206)
- 成果(58703)
- 重点(58391)
- 部(57170)
- 创(54160)
- 国家社会(51911)
- 创新(50657)
- 课题(49738)
- 科研(49690)
- 教育部(49565)
- 期刊
- 济(186932)
- 经济(186932)
- 研究(113549)
- 中国(75813)
- 学报(60283)
- 农(57556)
- 财(56792)
- 管理(56495)
- 科学(55530)
- 大学(46478)
- 学学(43824)
- 农业(39242)
- 融(36824)
- 金融(36824)
- 教育(35962)
- 技术(33514)
- 经济研究(31916)
- 财经(30058)
- 业经(29329)
- 经(25968)
- 问题(24897)
- 贸(23772)
- 业(21778)
- 国际(20821)
- 技术经济(19753)
- 世界(19612)
- 统计(19469)
- 图书(18066)
- 商业(18032)
- 策(17824)
共检索到580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超 赵跃钦
选取涵盖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2007—2021年面板数据,将“贸易—经济”关系研究视角拓展于知识产权贸易,探讨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且经由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旧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贸易通过结构效应、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深入作用于经济“双循环”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深,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越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超 赵跃钦
选取涵盖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2007—2021年面板数据,将“贸易—经济”关系研究视角拓展于知识产权贸易,探讨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且经由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旧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贸易通过结构效应、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深入作用于经济“双循环”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深,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越明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思源 刘玉奇
文章以2012—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或地区为样本,借助静态面板OLS模型、动态面板系统SGMM模型,考察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外价值链关联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可深化中外价值链关联;出口技术复杂度、金融开放、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集聚的正向效应是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中外价值链关联的关键传导路径。进一步研究得出,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外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具体呈倒“U”型“;一带”与“一路”国家或地区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外价值链关联的作用差异不明显;中国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亦可强化中外价值链关联。据此,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积极搭建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为深化价值链关联提供外部保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聂莹 刘清杰 孙素芬
基于1993-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平行面板数据,运用Hansen动态面板门槛模型,以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为门槛变量,检验经济全球化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门槛范围内,经济全球化对生态足迹存在不同的影响。当经济发展水平小于等于3905美元时,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生态足迹;当经济发展水平超过第一门槛值3905美元时,经济全球化水平对生态足迹的影响从显著抑制转变为促进作用,但是不显著;而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越第二门槛值8778美元时,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刺激生态足迹的提高。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集中在第一门槛区间和第三门槛区间,经济全球化对生态足迹的影响出现两极分化态势,其中在第三门槛区间的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应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引起充分重视,这关系到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宏曼 王梦醒
利用世界银行Trade Costs Dataset数据库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成本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贸易便利化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995~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高于中国与美国、韩国和日本等贸易伙伴的农产品贸易成本;贸易便利化各项指标与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负相关,其中经济自由度影响系数最大,其后依次为基础设施质量和代表边境管理水平的跨境前沿距离;其他引力变量,如地理距离和内陆国对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发达水平、是否WTO成员国等对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影响显著为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韦志文 冯帆
数字技术在贸易领域的应用为全球范围低碳经济合作赋能。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2005-2019年面板数据,将“贸易-环境”关系的研究视角拓展至数字贸易,探讨数字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渠道,并分析处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的国家数字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贸易对碳排放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并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制度环境越好的国家,数字贸易对碳排放的倒U型影响越显著。
关键词:
数字贸易 碳排放 “一带一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宇芙 邓宗兵 文江雪
数字技术发展为贸易便利化革新带来重大机遇,数字贸易便利化成为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07—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构建数字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从高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刻画全球价值链升级,探究数字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便利化显著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升级,且具有非线性递增效应;数字安全、数字基础设施分别是提升全球价值链高度和广度的关键因素,数字贸易便利化对制造业和发达国家全球价值链升级作用更大;促进技术溢出和强化市场竞争是数字贸易便利化推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广青 杜海鹏
贸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首先,本文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及波动变化对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汇改前后的差异。接下来,进一步研究了自贸区2的成立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及波动增加均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远小于升值的影响;我国同其它国家成立自贸区有利于降低汇率变动对出口的不利影响;汇改前后,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拉动我国出口的重要动力。最后,针对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汇率 汇改 自贸区 出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翊烜 扈钟方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首先运用均值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十七个亚洲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之后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探究其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的影响。本文通过具体实证发现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显著,除贸易便利化外,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也有显著促进作用;税负水平、距离成本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效应。本文认为,中国在稳定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同时,需要推动中亚、西亚和南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促进贸易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伊 高彪 张双
文章采用2005-2016年间面板数据,分析了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双边贸易潜力,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家或地区GDP与双边贸易流量成正比,而空间距离与双边贸易流量成反比;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对双边贸易流量存在正向影响;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影响;不同沿线国家与江西贸易潜力不尽相同,潜力释放空间各异。在此基础上,就与不同沿线国家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贸易潜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月娥 张吉国
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2000~2017年农产品贸易数据的分析,发现文化距离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和贸易总额均有显著阻碍作用,对进口有促进作用,不同文化维度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同;就不同地区而言,文化距离对沿线亚洲和欧洲国家农产品出口和贸易总额具有负向影响,对进口的影响有所差异,亚洲国家为负,欧洲为正;就不同阶段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文化距离对农产品贸易起显著阻碍作用,之后起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基于此,需要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贸易便利化;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减轻文化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充分尊重不同文化,发挥其对农产品贸易尤其是进口的促进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君军
自2018年以来,中国政府提升了进口贸易的战略意义。鉴于此,本文针对中国各省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数据,首次编制了各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汇率波动对中国自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且汇率水平值的变动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更大;(2)从地区层面看,汇率变动对中国各地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3)门限模型回归结果表明,较大的汇率波动率对实际进口的抑制作用较大。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一带一路 进口贸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鑫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政府积极与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为探索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当中,数字经济发展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针对2014-2020年期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开展服务贸易出口的30个国家的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通过减少两国之间的服务贸易效率损失来提高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效率,同时市场经济自由度越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能够降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效率损失。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亮雄 钱馨蓓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全球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文章采用"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VAR模型,验证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在统计上显著提高了沿线国家的人均实际GDP,该影响效应能持续7年左右,并在2~3年后达到峰值。自2003年以来,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合共促进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增长仅约为2%,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不足8%,中国的推动作用有待加强。同时,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越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莎莎 孙本芝
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中国OFDI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影响的基础上,借助2007—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存量和世界经济论坛的知识产权指数等数据,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中国OFDI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中国OFDI的流入,即知识产权保护对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作用。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中国与沿线各国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出口贸易的第三国效应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间面板数据
制度质量与中国对外贸易的门槛效应分析——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效率及其门槛效应——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
人民币汇率变动、邻国效应与双边贸易——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价值链重构的影响——基于“双循环”视域
双循环视角下流通数字化对我国跨境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省域的经验分析
税收协定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证据
东道国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证据
“一带一路”沿线国国家风险评价——基于面板数据及突变级数法的分析
境外园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