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85)
2023(18517)
2022(15560)
2021(14588)
2020(12464)
2019(28431)
2018(28242)
2017(54870)
2016(29775)
2015(33292)
2014(32818)
2013(32233)
2012(29703)
2011(26698)
2010(26761)
2009(25291)
2008(25289)
2007(22990)
2006(20170)
2005(18267)
作者
(82941)
(69589)
(69410)
(66053)
(44484)
(33044)
(31498)
(26892)
(26243)
(24944)
(23559)
(23466)
(22186)
(22101)
(21709)
(21418)
(20837)
(20674)
(20151)
(19946)
(17164)
(17153)
(17015)
(16004)
(15629)
(15568)
(15526)
(15501)
(13985)
(13815)
学科
(122238)
经济(122076)
(108447)
管理(103665)
(96353)
企业(96353)
方法(54594)
数学(44713)
数学方法(44146)
(40496)
(37399)
业经(35268)
中国(30969)
(29415)
(27375)
财务(27309)
财务管理(27257)
企业财务(25862)
农业(25296)
技术(24291)
(22314)
贸易(22300)
地方(21939)
理论(21795)
(21717)
(21700)
(20787)
(20765)
(20529)
银行(20486)
机构
学院(420652)
大学(416030)
(176482)
经济(172881)
管理(169409)
理学(144805)
理学院(143385)
管理学(141211)
管理学院(140396)
研究(134167)
中国(106271)
(86886)
(86102)
科学(78584)
(68589)
财经(67301)
(66422)
(66131)
中心(63746)
(60962)
业大(59405)
研究所(59331)
农业(53622)
北京(53473)
经济学(53147)
(51574)
(50785)
师范(50300)
财经大学(49501)
(48380)
基金
项目(272621)
科学(217205)
研究(202449)
基金(199091)
(171281)
国家(169771)
科学基金(148297)
社会(129711)
社会科(123097)
社会科学(123066)
(108047)
基金项目(105008)
自然(95381)
教育(93722)
自然科(93248)
自然科学(93221)
自然科学基金(91625)
(89396)
编号(82659)
资助(80949)
成果(67220)
(61053)
(60913)
重点(60599)
(58180)
课题(56570)
创新(56290)
(54115)
国家社会(53360)
教育部(53039)
期刊
(199752)
经济(199752)
研究(123258)
中国(84935)
(72526)
管理(68524)
(63489)
学报(58365)
科学(56566)
大学(45801)
学学(43300)
教育(42923)
农业(42805)
(42790)
金融(42790)
技术(39924)
财经(34100)
业经(33980)
经济研究(31191)
(29315)
问题(25761)
(25210)
技术经济(23164)
(20861)
财会(20346)
现代(20126)
统计(19822)
理论(19810)
商业(19293)
科技(19282)
共检索到636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苗妙  魏建  
面对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的增加,我们必须思考转型期"大调解"机制的政策效果。基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偏好对企业创新激励这一独特视角,本文考察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中处理和调解这两种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对企业创新激励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方式的倾向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激励,同时这一影响因企业控制权性质和企业生命周期两方面的异质性而有所差异。本文不仅从企业创新激励的角度为知识产权纠纷行政执法偏好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解释,同时也从法和经济学角度深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激励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法律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锡荣  张红超  王丽  
从收益激励和风险保障的视角,构建了企业创新转型的政策激发模型,并运用我国1990~2013年间的经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系统动力学的模拟。研究表明,综合运用收益激励和风险保障政策,可以有效地激发企业的研发动力;经过多阶段的政策激发,企业会逐渐由低创新状态向高创新状态演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磊东  顾孟迪  
纵向差异化的绿色市场中,政府如何设定环保激励政策对产品创新决策至关重要。基于质量相对偏好重构消费者效用函数,建立动态博弈模型,考察环保激励政策对企业各策略变量、污染排放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并以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为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以相对偏好形式课征的惩罚性税收,有效降低了棕色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剩余;在较低的边际破坏程度内,能够间接降低污染破坏提升社会福利;而当边际破坏程度较高时,社会福利为负,消费补贴政策失灵,污染排放及危害相当严重。据此提出建议:加强宣传增强环保意识,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消费意愿;依据环境质量相对偏好创新消费补贴方式,丰富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环保激励策略;提升产品最低环境质量标准,强化市场准入高度,引导企业对节能技术的研发投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建军  刘元才  
采用线性规划、Shapley值求解、动态均衡求解等研究方法,着重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二人零和博弈、多人博弈、非常和"理想状态"博弈等静态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同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态博弈模型进行扼要分析。研究的结论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选择过程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作出的理性选择;应努力改善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从政策上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冬   程家明  
提出了创新型企业的概念;通过企业创新资源的均衡分析,认为在创新型企业的组织租金分割中,创新人员应该占有相当的份额;并通过对企业中不同人员特点的分析,认为对创新型企业人员的产权激励应该按照“一般员工———创新一般人员———创新核心人员”的顺序逐步加大倾斜力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风云  赵静梅  
期权、期股具有整合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功能 ,但在现实中 ,其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无论是从把对企业家的激励同企业资本增值紧密地、直接地联系起来的角度看 ,还是从企业家的职业化、市场化的趋势看 ,在我国采用期权、期股方式构建对企业经营者的新的激励机制 ,其改革方向都是正确的。但是 ,由于国有企业面临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特殊矛盾 ,对企业经营业绩及其成因难以作出科学评估的现实困难 ,使得对企业经营者实施期权、期股激励还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 ,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如国  曹敏  孙佳勤  
综合考虑了企业的学习效应和公平偏好等差异,建立了政府与企业间的节能激励契约。结果表明:初始实力强的企业节能可以提高政府的期望效用,而学习效应可以使政府获得额外效用;公平偏好对企业节能努力水平和学习水平的提高有阻碍作用,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学习效应进而影响政府的期望效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建华  刘粤军  
企业的技术创新始于决策,其技术创新决策机制是企业其它机制良好运行的基础,不同的创新决策机制会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效果。知识产权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基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决策机制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立春  
一、引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政府要创造诸如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翔  
1、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必要性。第一,技术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与收益的非独占性。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主要输出有创新信息、新的技术及其物业而成的产品等。可以讲,这些无形的知识及其物化了的实物产品都可以在技术创新的任何一个过段、环节“溢出”,被其他厂家们掌握得以分享创新带来的收益。由于复制、模仿知识要比创新容易得多,所以复制者(模仿者)可以在较少研制成本下生产出来,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兆国   张栋良   寇明婷  
不同生命周期下企业具有差异化的创新强度、创新需求和融资约束,融资政策效应和作用机制可能也有所差异。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融资渠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企业生命周期对此的调节作用,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以及非线性效应角度,根据2008—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增加融资约束、减少研发投入、减少资本投入等方式考察内外部多种融资渠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金融资本精准化配置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结果发现:政府补贴、税收优惠、自有资金和股权融资等融资渠道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融资渠道的激励效应逐渐减弱,而银行贷款却会阻碍企业的创新;生命周期对企业创新影响具有调节作用,不同的融资渠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异,激励作用的整体绩效会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推进而减弱,其中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影响比国有企业更显著;各融资渠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呈“U”型或倒“U”型关系,其中政府补贴的倒“U”型拐点为3.3%,税收优惠的倒“U”型拐点为4.0%,银行贷款的“U”型拐点为48.1%,主要融资渠道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前融资渠道位于拐点左侧,说明各融资渠道的影响范围较为适中。最后根据研究发现,对进一步激发融资渠道的创新激励效应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志刚  安秀梅  
本文利用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财政分权体制、空间异质性财政竞争、专项转移支付等因素影响地方农业保险产出的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地方政府发展农业保险的财政激励问题。实证结果显示:地方"重投资、轻民生"支出偏好在农业保险领域体现并不明显;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并未对农业保险财政投入形成"挤出效应",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财政分权共同促进了农业保险发展;保险市场发展程度显著影响地方农业保险发展,但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小平  陈叶  张克听  
本文基于复制动态演化博弈理论,对中小企业创新行为选择和政府政策激励策略进行演化博弈分析,给出了复制动态系统均衡点对应的矩阵行列式和迹表达式,讨论了均衡点稳定性所对应的博弈双方决策过程,以及不同情形下的相对净支付决定的系统演化稳定策略。从双方的初始成本、预期超额收益、风险损失三个方面对演化博弈结果进行分析推论,揭示了策略权衡选择的传导机制。进而对不同初始状态下趋向稳定演化策略的路径进行了仿真检验,并用经验事实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政府的激励政策如何同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行为形成协同效应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新平  胡明清  邓腾腾  
考虑公平偏好的心理特征,本文将研发人员具有的横向公平偏好心理因素融入到团队知识共享激励模型,建立了基于业绩激励和创新知识产权激励的研发团队知识共享模型,分析了公平偏好心理对团队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对代理人最优激励机制设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促使具有自豪偏好的员工为本职工作付出更多努力,但降低了共享知识努力水平;在有限工作时间和精力情况下,公平偏好能够促使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为知识共享付出更多努力,提高团队协同效应;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公平感较弱,企业应加大业绩激励强度;倘若研发团队的公平感较强,企业则应加大创新知识产权的激励强度;当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的协同效应增强时,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信东  贺亚楠  马小美  
通过聚焦多种创新产出形式,利用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有更多的专利、新产品和科技奖励,支持了R&D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同时,企业享受R&D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并不理想,且存在地区和行业差异。因此,企业应当积极申请R&D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当加大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力度,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