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1)
2023(12449)
2022(10912)
2021(10297)
2020(8646)
2019(20106)
2018(20038)
2017(38219)
2016(20719)
2015(23080)
2014(23048)
2013(22713)
2012(20748)
2011(18476)
2010(18479)
2009(16792)
2008(16154)
2007(14121)
2006(12356)
2005(10573)
作者
(58302)
(48450)
(47942)
(45792)
(30915)
(23436)
(21941)
(19017)
(18428)
(17310)
(16762)
(16110)
(15337)
(15272)
(14980)
(14627)
(14619)
(14306)
(13911)
(13722)
(11935)
(11926)
(11541)
(11039)
(10935)
(10767)
(10715)
(10712)
(9736)
(9599)
学科
(79891)
经济(79812)
管理(65500)
(62749)
(55044)
企业(55044)
方法(37855)
数学(32030)
数学方法(31632)
中国(20607)
技术(20425)
(20167)
业经(19424)
(19281)
(17836)
地方(17602)
理论(15274)
(14111)
技术管理(14096)
(13942)
农业(13679)
(12931)
贸易(12922)
环境(12850)
(12640)
财务(12573)
财务管理(12551)
(12545)
(12497)
企业财务(11906)
机构
大学(287515)
学院(286229)
管理(121183)
(109327)
经济(106814)
理学(105461)
理学院(104339)
管理学(102630)
管理学院(102122)
研究(90607)
中国(66377)
(61864)
科学(57806)
(48472)
(44062)
业大(42635)
中心(42082)
(42028)
(41533)
研究所(40399)
财经(39358)
(39224)
师范(38893)
北京(38799)
(35787)
(34329)
(33463)
农业(32642)
师范大学(31319)
经济学(31132)
基金
项目(203029)
科学(160563)
研究(150270)
基金(145984)
(126162)
国家(125077)
科学基金(109073)
社会(93692)
社会科(88796)
社会科学(88775)
(80844)
基金项目(78847)
自然(71283)
自然科(69656)
自然科学(69640)
教育(69127)
自然科学基金(68385)
(67537)
编号(61886)
资助(58845)
成果(49494)
(46234)
重点(44766)
(44104)
(42751)
创新(42373)
课题(42339)
项目编号(38567)
科研(38173)
教育部(37940)
期刊
(116886)
经济(116886)
研究(81842)
中国(55785)
管理(44947)
学报(42460)
科学(40830)
教育(36674)
(36636)
(35906)
大学(32257)
学学(29961)
技术(27140)
农业(25963)
(21481)
金融(21481)
业经(19874)
财经(18214)
经济研究(17555)
图书(17489)
科技(17434)
(15471)
技术经济(15305)
问题(14912)
理论(14881)
(14041)
实践(13894)
(13894)
现代(13105)
资源(13003)
共检索到410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车晓静  吴洁  吴小桔  
[目的/意义]专利创造能力是知识产权示范市专利能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和提升专利创造能力是知识产权示范市研究的关键。[方法/过程]基于专利拥有量、专利受理量、专利授权量、专利视撤率和专利视放率构建了专利创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灰靶决策方法对我国25个知识产权示范市的专利创造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计算得到25个知识产权示范市的专利创造能力排名结果,并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公布的排名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灰靶决策法的适用性,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月花  高敏  薛平智  
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是决定区域自主创新水平、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在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的同时,也面临关键领域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部分指标增速放缓等问题。结合知识产权创造评价理论及陕西现实状况,构建了包含4个层面、21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与中国内地其它30个省市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水平的努力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侯媛媛  刘云  刘文澜  谭龙  
在系统梳理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政策法规的基础上,以第一批全国60家企事业专利试点单位为研究对象,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公布的数据,对其在1985—2011年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量进行检索和统计,分3个阶段(试点单位认定前、试点工作开展期间、试点工作结束后)对其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探讨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对专利申请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试点单位认定前,试点单位的专利申请量增长明显;在试点示范工作执行期内,其专利申请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在试点工作结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喜仓   蒋美  
基于中国2006—2020年282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知识产权保护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且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城市促进作用越明显,同时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强化环境规制效果、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增大研发投入等路径,最终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富森  李璐  
知识产权制度能否成为创业的有效支撑?这是知识产权强国背景下通过发掘制度比较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结合手工收集的2003—2019年260个地级市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创业效应。研究发现,与非示范城市相比,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创业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估计方法有效性检验、纠正样本选择偏误以及其他多重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通过创新活力激发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引致效应以及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促进创业。结合进一步的异质性和调节效应分析发现:该政策实施的促进作用具有时期动态性,对于科技型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较非科技型创业明显较强;金融发展水平、互联网发展水平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均是正向调节知识产权制度的创业效应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对于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展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叶  张天硕  曲如晓  
创新国际化是深度融合创新驱动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途径。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8年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创新国际化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显著促进了创新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创新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在行政等级更高、经济发展更快以及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城市更大。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降低海外专利申请难度和成本,以及提升城市创新能力,进而推进城市创新国际化。建议积极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范围,推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知识产权方面引导支持的作用,以全面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助推创新国际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军平   曹倩雯  
基于2009-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知识产权治理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治理使城市创业活力显著提高了13.89%,并且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因城市的行政等级、地理区位、金融发展水平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机制分析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主要通过政府引导作用、城市创新推动和人才集聚这三方面渠道提高了城市的创业活力。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健宇  李柏洲  袭希  
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对个体知识创造行为的影响决定组织知识创造的绩效。基于组织激励理论、心理学理论和行为学理论,以知识产权契约激励作为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和知识心理所有权的前因变量,探讨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对个体知识心理所有权和知识创造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知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产权契约激励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选取上海大众汽车一厂技术中心的研发人员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R&D知识产权契约激励、附加知识产权激励、知识心理所有权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D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对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具有正向作用,知识心理所有权对个体知识创造行为产生正向影响,R&D知识产权契约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桂芝  李建生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工作划分为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而激励创造是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重要前提。文章分析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创造现状及知识产权产出过少的主要原因,提出以知识产权文化培育为抓手,以科研项目为推手,提高知识产权产出的方法、途径和实施建议,以期有效改善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创造现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尚沅   唐恩宁   胡晖  
从制度环境的视角出发,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风险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显著促进了当地风险投资的发展,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主要是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和激发创业活力这两个机制对风险投资产生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该促进效果在人力资本丰富和信用环境良好的城市中更为突出。示范城市成功吸引了更多市场化投资机构的进入,获得了更多联合投资的资金支持。同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还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城市的风险投资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据此,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重视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培养和信用环境建设,充分利用示范城市的积极溢出效应,促进风险投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玉燕   王春燕  
制造业企业升级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试图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探讨城市层面的知识产权制度与制造业企业升级的关系。本文以沪深A股2008—2020年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PSM—多期DID方法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企业升级,这一结论在考虑更换被解释变量、更换匹配方法和反事实检验等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知识产权司法保障推动制造业企业升级。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竞争激烈程度较高行业的企业而言,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企业升级有着更加显著的激励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玉燕   王春燕  
制造业企业升级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试图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探讨城市层面的知识产权制度与制造业企业升级的关系。本文以沪深A股2008—2020年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PSM—多期DID方法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企业升级,这一结论在考虑更换被解释变量、更换匹配方法和反事实检验等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知识产权司法保障推动制造业企业升级。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竞争激烈程度较高行业的企业而言,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企业升级有着更加显著的激励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扬  韦东明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方向,因此,系统评估城市知识产权政策的创新效应,对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认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促进了企业专利数量扩张,同时还提升了企业专利质量,具有明显的"增量提质"效应;(2)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促进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提升,且主要集中于非国有企业、高竞争强度和易被反向工程行业以及普通地级市;(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趋势;(4)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改善人力资本结构以及提升专利价值,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为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永生  李凌飞  邵传林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激励民营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2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5~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战略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战略会显著促进民营企业创新,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知识产权战略对中西部地区、融资约束较高及高技术行业民营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知识产权战略主要通过政府补贴和提升人才集聚作用于民营企业创新。因此,应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励民营企业研发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翠薇  陈家宏  
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知识产权的发展与保护已成为一个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知识产权的能力,取决于企业知识产权的人才。当今企业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本文在获取四川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人才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包括行业分类、专兼职分类、人才激励、中介依赖等方面的统计,以分析影响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状况的原因,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人才状况进行研究,寻求企业人才对企业知识产权乃至企业发展的影响,剖析企业知识产权人才问题的相关因素,对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管理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