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2)
- 2023(12740)
- 2022(10536)
- 2021(9583)
- 2020(7778)
- 2019(17101)
- 2018(16468)
- 2017(30886)
- 2016(16174)
- 2015(17613)
- 2014(17027)
- 2013(16660)
- 2012(15772)
- 2011(14532)
- 2010(15050)
- 2009(14132)
- 2008(13034)
- 2007(11858)
- 2006(10850)
- 2005(10151)
- 学科
- 济(70727)
- 经济(70672)
- 管理(53182)
- 业(52250)
- 企(44106)
- 企业(44106)
- 中国(28488)
- 融(26394)
- 金融(26393)
- 地方(25229)
- 银(24457)
- 银行(24441)
- 行(23855)
- 方法(20183)
- 技术(19755)
- 农(19454)
- 业经(19343)
- 财(16478)
- 制(16058)
- 数学(16033)
- 环境(15898)
- 数学方法(15893)
- 技术管理(13995)
- 农业(13970)
- 学(13766)
- 地方经济(13726)
- 发(12507)
- 理论(12034)
- 划(11696)
- 贸(11580)
- 机构
- 学院(227267)
- 大学(223237)
- 济(96299)
- 经济(94230)
- 管理(87263)
- 研究(80830)
- 理学(73806)
- 理学院(72901)
- 管理学(71874)
- 管理学院(71435)
- 中国(67355)
- 京(47817)
- 科学(47505)
- 财(44482)
- 所(40169)
- 中心(38394)
- 江(36418)
- 研究所(36105)
- 财经(34248)
- 农(33962)
- 范(31834)
- 师范(31553)
- 经(30925)
- 北京(30493)
- 州(30292)
- 院(29390)
- 经济学(29309)
- 业大(29168)
- 经济学院(26198)
- 农业(25868)
- 基金
- 项目(148351)
- 科学(119406)
- 研究(113716)
- 基金(106145)
- 家(91324)
- 国家(90475)
- 科学基金(79085)
- 社会(74205)
- 社会科(70511)
- 社会科学(70496)
- 省(61299)
- 基金项目(56359)
- 教育(50488)
- 划(49878)
- 自然(47864)
- 自然科(46780)
- 自然科学(46770)
- 编号(46117)
- 自然科学基金(45958)
- 资助(40723)
- 发(38845)
- 创(37387)
- 成果(37354)
- 创新(33988)
- 重点(33785)
- 课题(32727)
- 发展(31905)
- 展(31367)
- 部(31350)
- 国家社会(30831)
- 期刊
- 济(115675)
- 经济(115675)
- 研究(72321)
- 中国(55324)
- 融(36827)
- 金融(36827)
- 管理(36168)
- 财(33183)
- 农(32526)
- 科学(30949)
- 学报(29684)
- 教育(29318)
- 大学(23142)
- 农业(21667)
- 学学(21534)
- 技术(20785)
- 业经(20559)
- 经济研究(18205)
- 财经(17017)
- 经(14739)
- 问题(14117)
- 科技(13425)
- 技术经济(12196)
- 图书(11987)
- 坛(11784)
- 论坛(11784)
- 业(11585)
- 商业(11416)
- 贸(10803)
- 现代(10797)
共检索到367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伟岸 张宇浩
综合考虑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服务体系和知识产权意识等因素,探索从金融发展的视角研究知识产权环境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模型开展直接效应、间接传导、异质性传导机制分析,实证探究知识产权环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环境的优劣与区域创新产出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金融发展在知识产权环境对区域创新的直接和中介效应中存在明显的调节效应,改善知识产权环境可以增强金融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同时抑制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知识产权环境改善对东部地区创新产出水平的提升作用较小。根据研究结果,从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以及树立知识产权意识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淑英 张水娟 王文坡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以传统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研究框架,引入R&D投入作为新生产要素,将金融发展作为调节变量,利用计量经济学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内地30个省份2006-2015年R&D投入和区域创新能力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以金融发展为调节变量,R&D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溢出效应;同时,在金融系统发展支持下,R&D人员投入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起消极作用,而R&D资金投入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加快金融系统发展,对金融资产进行合理有效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德茗 梁元秀
创新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知识保护强度是企业进行创新投入行为的决策依据。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下创新投入结构对TFP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强度结构、创新投入应用结构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应用源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努力提高创新投入效率和自主研发能力,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投入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德茗 梁元秀
创新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知识保护强度是企业进行创新投入行为的决策依据。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下创新投入结构对TFP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强度结构、创新投入应用结构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应用源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努力提高创新投入效率和自主研发能力,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投入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毅
本文基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资产与信息特征,描述了制约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主要问题,重点是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破解融资难的众多案例,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发展下,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可借鉴的四种创新融资模式:知识产权P2P借贷、知识产权网络众筹、知识产权网络小额信贷和知识产权互联网金融门户。研究分析了四种创新融资模式结构、特征、竞争基点和创新主导机构等内容,并分析总结了实施融资创新的操作流程、发展问题及应对对策,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施知识产权融资创新,以及科技小微企业创新战略发展将提供方法和路径支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段丰乐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知识产权金融覆盖广度、延伸深度均得以升级,渐趋特色化、国际化。但目前知识产权金融发展仍面临保障机制落实不到位、金融服务体系“割裂”现象突出、业务成熟度欠佳与价值评估“多米诺”效应凸显困境,亟须创新优化。本文在双循环视域下,从服务升级、风险均摊与业务保障三方面,创新建构“银行+5G+全产业链”闭环“、多位一体”支持与全渠道链接理论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主体合力,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建设,加快落实知识产权金融保障机制;以技术加持,发挥区块链技术嵌入优势,提升知识产权业务成熟度;以服务托底,建构全链条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产权金融发展能效;以运营保障,健全评估生态体系,强化知识产权金融价值评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立梅 肖卉 李晓娣
金融发展的内涵包括金融规模、银行业结构、金融生态环境3个主要方面,从这3个角度剖析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衡量各省份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不同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全国范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静态面板模型,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且发展水平为东部>中部>西部;(2)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技术创新;(3)股票市场的发展相比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技术创新;(4)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越不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5)信用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推动技术创新;(6)外资投入带来的技术外溢未能被当地企业"消化吸收",且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司玉静 曹薇 赵伟
运用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研究框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区域创新整体及五个维度上识别创新对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2016年“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及东、中、西部发展的差异性,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区域创新中介效应的异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创新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赋能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五个维度也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且创新环境的中介效应最大,滞后期的创新绩效也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此外,从区域创新中介效应的异质性检验结果看,东部区域创新中介效应最优,中部次之,西部略有显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贺宝成 宋萌萌
基于“赋能”企业研发创新提质增效的现实需要,采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5—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覆盖广度的影响大于使用深度。其中,融资约束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金融科技可通过成本效应、纠偏和甄选三种机制消减企业研发的“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赋能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大数据发展水平具有调节作用,且在创新环境优的地区“赋能”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玉
企业创新是支撑品牌价值提升的基础性因素。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评估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企业创新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对品牌价值具有正向影响。第二,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绩效期望落差和知识产权保护分别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使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门槛效应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存在创新的“适度区间”。研究结论为理解品牌价值提升和品牌重塑提供了来自企业创新的新解释,为相关企业的品牌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玉
企业创新是支撑品牌价值提升的基础性因素。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评估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企业创新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对品牌价值具有正向影响。第二,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绩效期望落差和知识产权保护分别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使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门槛效应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存在创新的“适度区间”。研究结论为理解品牌价值提升和品牌重塑提供了来自企业创新的新解释,为相关企业的品牌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蔡菲莹
基于2001—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创新对企业出口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分别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有助于一般贸易比重的提高,并且知识产权保护越好,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企业创新对贸易方式转型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出口企业营造利于创新创造的营商环境,对于优化我国贸易方式结构、促进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清香 赵文辉 张蓓蕾 谢姝琳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如何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促进企业绩效提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技术型董事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型董事正向促进了二者间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在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科技含量和市场导向性不同,但是都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挥技术型董事作用提供理论支撑,为政府部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青 何玮萱 霍雨丹 周建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创新成为企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来源,然而数字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尚不明晰。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015—2019年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及数字化创新专利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考察数字金融水平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作用通过降低成本费用与提升劳动效率两种机制来实现;(2)在数字金融水平适度的情境下,数字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而数字金融水平过高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抑制作用;(3)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存续年限以及不同规模的样本公司而言,数字化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顾群 翟淑萍
应用数据包络的方法估计了样本期间内中国30个省区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与金融发展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与方向。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与创新效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显著。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提高创新效率;如果力度已经足够,再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则会减弱对创新效率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知识产权 金融发展 创新效率 高技术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