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0)
2023(14653)
2022(11944)
2021(10940)
2020(9147)
2019(20293)
2018(19795)
2017(38029)
2016(19755)
2015(21535)
2014(20601)
2013(19892)
2012(18164)
2011(16140)
2010(15813)
2009(14189)
2008(13741)
2007(11827)
2006(9769)
2005(8078)
作者
(52187)
(43648)
(43318)
(41313)
(27870)
(20949)
(19678)
(16871)
(16593)
(15342)
(14830)
(14572)
(13702)
(13600)
(13497)
(13235)
(12787)
(12688)
(12562)
(12558)
(10546)
(10452)
(10418)
(9999)
(9817)
(9742)
(9697)
(9358)
(8757)
(8598)
学科
(82587)
经济(82510)
管理(65253)
(63918)
(55379)
企业(55379)
方法(43286)
数学(38485)
数学方法(38043)
(22924)
业经(21105)
中国(20043)
(19738)
技术(19630)
(15727)
财务(15688)
财务管理(15656)
企业财务(15065)
(14740)
(14330)
技术管理(13842)
(13733)
贸易(13727)
农业(13550)
理论(13410)
(13362)
产业(13119)
地方(12930)
(12778)
银行(12764)
机构
大学(272016)
学院(270460)
管理(114501)
(113146)
经济(111182)
理学(100705)
理学院(99798)
管理学(98234)
管理学院(97699)
研究(79979)
中国(60628)
(53299)
(52964)
科学(46324)
财经(43524)
(39929)
中心(39451)
(37948)
业大(37374)
(36518)
经济学(36207)
(35674)
财经大学(32982)
经济学院(32945)
(32746)
研究所(32586)
师范(32339)
北京(31947)
商学(31429)
商学院(31143)
基金
项目(195629)
科学(158309)
基金(146514)
研究(143937)
(126519)
国家(125507)
科学基金(111515)
社会(95844)
社会科(91300)
社会科学(91282)
基金项目(77482)
(75918)
自然(71254)
自然科(69624)
自然科学(69602)
自然科学基金(68450)
教育(67434)
(63255)
资助(57902)
编号(56133)
(46324)
成果(44230)
(44038)
重点(43322)
创新(42507)
国家社会(41481)
(40289)
教育部(39169)
人文(38213)
大学(37983)
期刊
(108526)
经济(108526)
研究(72060)
中国(47171)
管理(44094)
(42340)
学报(38018)
科学(36775)
(30867)
大学(30584)
学学(28865)
教育(27161)
技术(26304)
(23344)
金融(23344)
财经(21786)
农业(21035)
(18642)
经济研究(18619)
业经(18142)
问题(14291)
科技(14184)
技术经济(13964)
(13624)
统计(13378)
图书(13345)
理论(12590)
(12303)
财会(12224)
商业(12221)
共检索到373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毅坚  
基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应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知识产权治理对数字创新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治理可驱动数字创新韧性提升,且该作用具有时间滞后与动态效应。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治理可通过促进数字产业集聚、财政科技支出扩容、人力资本升级等路径,间接驱动数字创新韧性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证实,知识产权治理对高水平数字政府、大型城市及胡焕庸线东部城市的数字创新韧性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提出布设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交织化网络、加快推进数字产业“聚链成群”、纵深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建议,为切实提升数字创新韧性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哲仁  韩峰  钟李隽仁  
利用GMM-SAR-RE模型测算城市经济韧性,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政策效果,并系统考察政策实施对经济韧性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有利于提高城市经济韧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政策效果的产生会通过人才集聚和创新成果产出两条路径实现。从异质性角度,试点政策对东部城市、政府参与度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高城市政策提升效果更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喜仓   蒋美  
基于中国2006—2020年282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知识产权保护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且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城市促进作用越明显,同时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强化环境规制效果、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增大研发投入等路径,最终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赵飞   周娟美  
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能否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基于2008—2020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方法以及双重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的城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设立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提升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引领作用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在普通地级市显著,且在中部城市和北方内陆城市提升作用更强。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为城市经济韧性提升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芦彩梅   李欣瑜  
当前全球经济模糊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突出,企业韧性成为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指标,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国2009—2022年八大高耗能行业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高能耗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有助于提升高能耗企业韧性,主要通过发挥创新效应、信息效应和绿色治理效应提升高能耗企业韧性水平。内部控制水平和政府补助在这一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融资约束发挥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大规模以及高科技企业中,碳排放权交易对高能耗企业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因此,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高能耗企业韧性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永生  李凌飞  邵传林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激励民营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2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5~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战略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战略会显著促进民营企业创新,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知识产权战略对中西部地区、融资约束较高及高技术行业民营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知识产权战略主要通过政府补贴和提升人才集聚作用于民营企业创新。因此,应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励民营企业研发创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放   蒋国梁   马婉莹  
激发数字产业创新活力是提升我国数字竞争力、把握数字经济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一环。本文将大数据平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考察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高了数字产业创新水平,且随着数字产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促进效果整体呈现出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第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主要通过加速数字产业集聚和强化政府数字治理,促进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第三,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数字发展水平较低和创新环境较差的省份数字产业创新水平的促进效果强于数字发展水平较高和创新环境较好的省份。因此,未来应加快培育统一规范的数据要素市场,优化数字产业布局,提升政府数字服务能力,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持续赋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彦庆   吕萍  
本文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供应链数字化对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经济韧性水平,并通过了平行趋势、PSM-DID和安慰剂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对东中部地区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城市消费能力提升是供应链数字化影响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重要机制路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扬  韦东明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方向,因此,系统评估城市知识产权政策的创新效应,对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认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促进了企业专利数量扩张,同时还提升了企业专利质量,具有明显的"增量提质"效应;(2)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促进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提升,且主要集中于非国有企业、高竞争强度和易被反向工程行业以及普通地级市;(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趋势;(4)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改善人力资本结构以及提升专利价值,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为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伟  金永杰  
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现代产权制度优化、要素市场改革及资源配置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章利用2008—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48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214个非示范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城市科学技术投入、扩大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数、促进人才资源向非农业产业领域流动来促进经济发展。研究为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未来相关战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鲲   潘均柏   李北伟  
采用2009—2021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基于多样性、缓冲性、进化性、流动性、协调性五维特性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评价体系及基于市场环境、政府治理环境、法制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的区域软环境评价体系,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就全面创新改革和软环境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机制进行准自然实验,结果发现:全面创新改革和软环境均能显著强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全面创新改革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具有负向空间效应,而软环境的空间效应能够强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全面创新改革能够强化软环境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促进作用,而软环境的空间效应对全面创新改革的空间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全面创新改革能够通过优化软环境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五维特性产生促进作用,但对多样性的影响有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科选  余林徽  
利用2009—2018年间250个城市层面的数据,并运用双重差分法,全面分析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论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能有效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东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均获得了显著提升,东部地区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不同类型的城市均获得了显著改善,且随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其提升效果也依次增强;不同财政实力和金融实力的城市均获得了显著改善,但高财政实力和高金融实力的城市提升效果则更为显著。最后,通过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改善营商环境等途径来促进中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且技术创新的作用最为明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小乐   林淑仪  
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中国省际出口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出口韧性,且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通过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效应提升出口韧性。从区域维度看,经济欠发达地区与非边疆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从时间维度看,后设立批次对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强于前设立批次。为更好发挥制度优势对提升出口韧性的积极作用,应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注重欠发达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同时发挥产业集聚、技术进步的中间作用,不断提升中国出口韧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婧  方军雄  秦璇  
交通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创新则是经济增长最为持久的动力。本文利用高铁开通的外生冲击检验交通条件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显著促进当地企业的创新投资。进一步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高融资约束、高科技行业及民营企业当中。同时,主要的影响渠道包括技术人才的流动、信息环境的改善和融资约束的缓解等。这表明,交通改善有助于加快区域创新要素流动,促进企业创新的投入产出活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  赵映雪  
促进出口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然而,关于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和潜在机制依然存在争议。本文利用中央政府“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3年的企业层面数据,探索了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有效约束了受规制企业的污染排放行为并促进了其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做出贡献的结论在考虑政策设计的非随机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同时期的其他环境事件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环境规制对一般贸易和非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更明显,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力度可以强化环境规制与出口产品质量的正向关系;机制检验显示,由环境规制引发的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本文为政府制定科学的环境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了经验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