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4)
- 2023(10830)
- 2022(8904)
- 2021(7994)
- 2020(6688)
- 2019(15071)
- 2018(14734)
- 2017(28898)
- 2016(15053)
- 2015(16391)
- 2014(16000)
- 2013(16121)
- 2012(14832)
- 2011(13091)
- 2010(13445)
- 2009(12743)
- 2008(13034)
- 2007(11812)
- 2006(10517)
- 2005(9473)
- 学科
- 业(80719)
- 济(76787)
- 经济(76702)
- 企(75110)
- 企业(75110)
- 管理(67096)
- 方法(35803)
- 数学(27651)
- 数学方法(27562)
- 业经(26784)
- 财(25497)
- 农(23158)
- 技术(20223)
- 务(19968)
- 财务(19965)
- 财务管理(19944)
- 中国(19807)
- 企业财务(19001)
- 农业(17061)
- 制(15234)
- 技术管理(14296)
- 划(14245)
- 理论(13751)
- 地方(13744)
- 策(13385)
- 和(13159)
- 体(12263)
- 经营(11478)
- 企业经济(11376)
- 贸(11097)
- 机构
- 学院(224580)
- 大学(220307)
- 济(101274)
- 管理(99725)
- 经济(99498)
- 理学(86278)
- 理学院(85547)
- 管理学(84876)
- 管理学院(84426)
- 研究(63839)
- 中国(52416)
- 财(48058)
- 京(44428)
- 财经(38529)
- 经(35078)
- 江(34216)
- 科学(33560)
- 经济学(31123)
- 中心(30344)
- 农(30118)
- 商学(28966)
- 商学院(28721)
- 所(28589)
- 财经大学(28419)
- 经济学院(28282)
- 业大(27400)
- 州(27129)
- 北京(27011)
- 经济管理(26397)
- 范(25329)
- 基金
- 项目(145597)
- 科学(120168)
- 研究(111436)
- 基金(110117)
- 家(92118)
- 国家(91291)
- 科学基金(83446)
- 社会(77251)
- 社会科(73604)
- 社会科学(73585)
- 基金项目(59192)
- 省(56978)
- 自然(51204)
- 自然科(50168)
- 自然科学(50161)
- 教育(49659)
- 自然科学基金(49386)
- 划(45672)
- 编号(43433)
- 资助(42408)
- 创(37121)
- 成果(34044)
- 业(33673)
- 创新(33602)
- 部(33274)
- 国家社会(32730)
- 重点(31257)
- 发(31194)
- 制(30853)
- 人文(30334)
- 期刊
- 济(113128)
- 经济(113128)
- 研究(67714)
- 管理(42052)
- 财(40794)
- 中国(39808)
- 农(28066)
- 科学(26571)
- 学报(22563)
- 融(22035)
- 金融(22035)
- 技术(20826)
- 业经(20480)
- 财经(20380)
- 大学(19319)
- 农业(19048)
- 学学(18373)
- 经(17572)
- 经济研究(17282)
- 教育(17043)
- 问题(16558)
- 技术经济(14866)
- 现代(12929)
- 业(12523)
- 商业(12106)
- 财会(11791)
- 科技(11479)
- 贸(11129)
- 策(10999)
- 经济管理(10558)
共检索到331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军平 曹倩雯
基于2009-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知识产权治理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治理使城市创业活力显著提高了13.89%,并且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因城市的行政等级、地理区位、金融发展水平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机制分析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主要通过政府引导作用、城市创新推动和人才集聚这三方面渠道提高了城市的创业活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富森 李璐
知识产权制度能否成为创业的有效支撑?这是知识产权强国背景下通过发掘制度比较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结合手工收集的2003—2019年260个地级市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创业效应。研究发现,与非示范城市相比,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创业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估计方法有效性检验、纠正样本选择偏误以及其他多重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通过创新活力激发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引致效应以及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促进创业。结合进一步的异质性和调节效应分析发现:该政策实施的促进作用具有时期动态性,对于科技型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较非科技型创业明显较强;金融发展水平、互联网发展水平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均是正向调节知识产权制度的创业效应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对于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展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叶 张天硕 曲如晓
创新国际化是深度融合创新驱动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途径。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8年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创新国际化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显著促进了创新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创新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在行政等级更高、经济发展更快以及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城市更大。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降低海外专利申请难度和成本,以及提升城市创新能力,进而推进城市创新国际化。建议积极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范围,推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知识产权方面引导支持的作用,以全面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助推创新国际化。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扬 韦东明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方向,因此,系统评估城市知识产权政策的创新效应,对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认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促进了企业专利数量扩张,同时还提升了企业专利质量,具有明显的"增量提质"效应;(2)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促进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提升,且主要集中于非国有企业、高竞争强度和易被反向工程行业以及普通地级市;(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趋势;(4)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改善人力资本结构以及提升专利价值,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为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伟 金永杰
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现代产权制度优化、要素市场改革及资源配置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章利用2008—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48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214个非示范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城市科学技术投入、扩大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数、促进人才资源向非农业产业领域流动来促进经济发展。研究为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未来相关战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文政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3年实施了“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计划”,经研究发现入选企业在经过相关的知识产权培育工作后,显著地提升了自身价值。在经过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该研究结论仍然成立,具体来说工具变量是2018年《知识产权认证管理办法》的实施与各省知识产权的保护指数的交乘项。机制分析的结果发现,知识产权培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原因是在于促使企业披露风险信息,这对于我国制定相应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异质性分析的结果发现,知识产权培育政策的作用主要存在于高科技行业企业和中小企业,因为它们对于知识产权的依赖程度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商誉以及研发强度都具有调节作用。总之,这些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相关工作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永生 李凌飞 邵传林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激励民营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2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5~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战略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战略会显著促进民营企业创新,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知识产权战略对中西部地区、融资约束较高及高技术行业民营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知识产权战略主要通过政府补贴和提升人才集聚作用于民营企业创新。因此,应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励民营企业研发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东
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改变市场中的技术溢出状态对创新和创业活动产生影响。在完全信息动态和静态博弈框架下,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少非法技术溢出提高创新者的创业利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合法技术溢出提高模仿者的创业利润,从而同时促进创新者和模仿者的创业活动。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5—2018年270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多时点双重差分检验发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示范城市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新创企业和有软件著作权信息的新创企业增加,其中存在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增加技术供给和引用的中介机制,且这种创业促进效应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和专利转让数量较多的城市中更为明显。上述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能够通过减少非法技术溢出和增加合法技术溢出的双重路径产生显著的创业促进效应,在非法技术溢出较少和合法技术溢出较多的情形下,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的创业促进效应更大。因此,应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同时,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冬
以2010~2020年我国77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238个非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2712家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机制、实现条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创新,且对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创新具有更强的推动作用。质量基础设施、高等人力资本是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创新的主要传导路径;市场分割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创新中产生负向调节效应;随着质量基础设施、高等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作用呈现“边际递增”特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与企业数字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据此,应加快完善数字知识产权管理框架,构筑“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基站,发挥区域联动治理功能,促进企业数字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喜仓 蒋美
基于中国2006—2020年282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知识产权保护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且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城市促进作用越明显,同时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强化环境规制效果、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增大研发投入等路径,最终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豪杰 杜伟岸
文章基于2009—2021年我国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政策的内在作用机制包括吸引人才集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政策对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科教水平异质性和沿海特征异质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尚沅 唐恩宁 胡晖
从制度环境的视角出发,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风险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显著促进了当地风险投资的发展,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主要是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和激发创业活力这两个机制对风险投资产生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该促进效果在人力资本丰富和信用环境良好的城市中更为突出。示范城市成功吸引了更多市场化投资机构的进入,获得了更多联合投资的资金支持。同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还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城市的风险投资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据此,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重视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培养和信用环境建设,充分利用示范城市的积极溢出效应,促进风险投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继武 姜凯
本文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19年中国273个地级市的数据,采用逐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对城市吸引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可以显著增加城市境外直接投资的流入量,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可以通过增加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来增强城市的区位优势,进而吸引更多的境外直接投资;但同时也通过增加境外技术授权来挤出部分境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显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对东部地区、行政级别高以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城市境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本文分析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空间效应,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于境外直接投资吸引量不是来源于存量资源的空间再配置效应,而是来自于净增长效应。本研究对我国进一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优化城市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外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玉燕 王春燕
制造业企业升级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试图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探讨城市层面的知识产权制度与制造业企业升级的关系。本文以沪深A股2008—2020年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PSM—多期DID方法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企业升级,这一结论在考虑更换被解释变量、更换匹配方法和反事实检验等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知识产权司法保障推动制造业企业升级。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竞争激烈程度较高行业的企业而言,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企业升级有着更加显著的激励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玉燕 王春燕
制造业企业升级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试图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探讨城市层面的知识产权制度与制造业企业升级的关系。本文以沪深A股2008—2020年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PSM—多期DID方法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企业升级,这一结论在考虑更换被解释变量、更换匹配方法和反事实检验等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知识产权司法保障推动制造业企业升级。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竞争激烈程度较高行业的企业而言,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企业升级有着更加显著的激励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治理与城市创业活力——来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的证据
数据要素共享与城市创业活力——来自公共数据开放的经验证据
制度创新、营商环境与城市创业活力——来自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证据
知识产权保护、异质性企业与创新: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地区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对企业OFDI的影响——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法治强化能够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吗?——来自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的证据
知识产权治理与数字创新韧性: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企业关键技术创新——基于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