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8)
- 2023(12910)
- 2022(11066)
- 2021(10668)
- 2020(8702)
- 2019(20451)
- 2018(20517)
- 2017(37275)
- 2016(21278)
- 2015(23861)
- 2014(24016)
- 2013(22846)
- 2012(20916)
- 2011(18830)
- 2010(19075)
- 2009(16662)
- 2008(16080)
- 2007(14127)
- 2006(12346)
- 2005(10619)
- 学科
- 济(70334)
- 经济(70264)
- 管理(60944)
- 业(57911)
- 企(50293)
- 企业(50293)
- 方法(33080)
- 数学(27765)
- 数学方法(27405)
- 中国(24687)
- 教育(24059)
- 技术(21177)
- 学(19689)
- 农(19243)
- 理论(18695)
- 业经(17421)
- 财(17305)
- 地方(14499)
- 技术管理(13662)
- 和(12962)
- 农业(12958)
- 教学(12731)
- 制(12392)
- 贸(11595)
- 贸易(11586)
- 划(11401)
- 易(11236)
- 环境(11195)
- 务(11113)
- 财务(11053)
- 机构
- 大学(288924)
- 学院(284836)
- 管理(112820)
- 济(100428)
- 理学(98334)
- 经济(97869)
- 理学院(97168)
- 管理学(95471)
- 管理学院(94925)
- 研究(94429)
- 京(63081)
- 中国(62545)
- 科学(60215)
- 范(47614)
- 师范(47287)
- 所(46552)
- 财(44567)
- 研究所(42866)
- 农(42484)
- 业大(42470)
- 江(42340)
- 中心(41890)
- 北京(40415)
- 教育(39601)
- 师范大学(38535)
- 财经(36314)
- 技术(35931)
- 州(34537)
- 院(34393)
- 经(33063)
- 基金
- 项目(199458)
- 科学(158003)
- 研究(152878)
- 基金(139969)
- 家(121151)
- 国家(119964)
- 科学基金(103184)
- 社会(91931)
- 社会科(86760)
- 社会科学(86738)
- 省(81019)
- 教育(77297)
- 基金项目(75034)
- 划(69326)
- 自然(66792)
- 自然科(65220)
- 自然科学(65205)
- 编号(65104)
- 自然科学基金(64042)
- 资助(55877)
- 成果(54680)
- 课题(47427)
- 重点(45655)
- 创(45634)
- 部(44464)
- 发(43082)
- 创新(41676)
- 项目编号(40384)
- 教育部(38731)
- 年(38589)
- 期刊
- 济(106586)
- 经济(106586)
- 研究(88852)
- 教育(67515)
- 中国(63302)
- 学报(44242)
- 管理(41632)
- 科学(40826)
- 农(37884)
- 大学(34329)
- 财(32069)
- 学学(30617)
- 技术(30256)
- 农业(27076)
- 业经(18147)
- 融(18032)
- 金融(18032)
- 图书(17659)
- 职业(17213)
- 财经(16838)
- 科技(16669)
- 经济研究(15895)
- 业(14862)
- 经(14306)
- 坛(14130)
- 论坛(14130)
- 技术经济(13657)
- 理论(13507)
- 问题(13265)
- 发(12927)
共检索到414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颖 尹志国
从探讨知识产权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方面入手,分析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产权教育缺失的归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层级渗透和多维融合的思路设计,并从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师资力量和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实施举措。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知识产权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立芬
为探讨大学与中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国内优质大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高中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第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文化源远流长的正定古城、在古色古香的正定中学开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共同使命。《中国髙等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李红梅
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英国研究型大学秉持学术自由的坚定信念,以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借鉴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国高校应该树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理念、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英国研究型大学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振元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九五"、"十五"期间的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更好地适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目标的总要求,切实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来,促进教育质量的大提升,实现高等教育的新跨越,使我国高等教育大国稳步迈向高等教育强国,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更加稳固的教育基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迎军
拔尖创新人才是未来社会的引领者,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对于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来说,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建华
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深刻论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所肩负的立德树人的使命,提出了"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原则。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需要明确当前和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准确定位,把握好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之本,切实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责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立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和学校的目标定位,着眼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校持久竞争力的提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08年7月建立创新实验学院,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独立学院体制,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管委会主任、首任院长由学校常务副校长赵忠教授担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祖超 别雪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特别强调,高等学校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要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国高校要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努力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其模式,以便少走弯路,快见成效。本文仅就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简要评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成祯 钟蓉戎
当前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出现了如招生过程过分强调高荣誉、课程设置过分强调高难度、滚动机制过分强调高分数、学生价值理想过分功利化、校园文化过分追求形式化等"不实的卓越"。"有灵魂的卓越"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终极诉求。所谓"有灵魂的卓越"主要是在于培养受教育者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使之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者。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以兴趣和创新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学生选拔机制;以自由和人文为导向,设置多维度的课程体系;以理性和个性为导向,建立人性化的流动机制;以理想和责任为导向,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以德性和审美性为导向,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真正实现"有灵魂的卓越"。
关键词:
灵魂 卓越 拔尖创新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廷奇
学科交叉已成为知识创新、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不仅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传统管理体制及"单科制"组织体系的"惯性",使我国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不少困境和障碍。当务之急是树立大学科意识,积极推进学科交叉的制度创新,整合不同学科资源,实现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的互动和协同。
关键词:
交叉学科 拔尖创新人才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飞
得创新人才者得天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着眼于"大",注重全人教育,;聚焦于"小",注重自主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华永 陈芷 王宗元
文章分析了高职教学管理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制定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量身定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教学管理视角下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并指出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现和挖掘具有拔尖创新潜质人才等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教学管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平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新课题,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是核心,高水平大学要更好地承担起历史重任,关键是要着力培养一大批高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在科学技术上有超越他国的能力,关键要看世界科学中心能否在中国逐步形成,关键是我国能否培养和造就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家。特别是基础学科在国家创新体系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祖超 杨淞月
从招生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及人才培养的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对美、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特点、共性与差异,从中得出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