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3)
2023(15835)
2022(13732)
2021(12754)
2020(10623)
2019(24715)
2018(24649)
2017(46531)
2016(25133)
2015(28288)
2014(28580)
2013(28007)
2012(25760)
2011(23755)
2010(24092)
2009(22101)
2008(21641)
2007(19131)
2006(17560)
2005(15591)
作者
(73367)
(61003)
(60535)
(57801)
(38895)
(29036)
(27603)
(23699)
(23420)
(21713)
(20822)
(20787)
(19747)
(19414)
(18956)
(18816)
(17844)
(17667)
(17503)
(17169)
(15338)
(15110)
(14730)
(14073)
(13758)
(13526)
(13440)
(13399)
(12375)
(11894)
学科
(117014)
经济(116866)
管理(70357)
(61912)
(52211)
企业(52211)
方法(43442)
数学(36948)
数学方法(36493)
中国(31750)
地方(28704)
(27271)
(25500)
业经(24768)
(23813)
(22358)
理论(18432)
农业(18020)
(17915)
环境(16610)
(16533)
(16440)
金融(16437)
(16124)
贸易(16110)
(16006)
银行(15966)
地方经济(15873)
(15504)
(15369)
机构
大学(362682)
学院(358219)
(147792)
经济(144412)
管理(138621)
研究(128958)
理学(118422)
理学院(116999)
管理学(115022)
管理学院(114326)
中国(94088)
(79016)
科学(78326)
(68122)
(64850)
研究所(58696)
中心(56872)
(54977)
(53810)
财经(53036)
业大(51134)
北京(50840)
(50255)
师范(49850)
(48045)
(47020)
经济学(44644)
(43445)
农业(42329)
师范大学(40707)
基金
项目(239938)
科学(187637)
研究(177498)
基金(172252)
(150479)
国家(148952)
科学基金(126958)
社会(111863)
社会科(105804)
社会科学(105771)
(92430)
基金项目(91653)
教育(81051)
自然(81021)
自然科(79008)
自然科学(78988)
(78344)
自然科学基金(77533)
编号(72521)
资助(70187)
成果(60717)
重点(53897)
(52605)
(51794)
课题(50704)
(49084)
国家社会(45887)
创新(45847)
教育部(45234)
大学(44788)
期刊
(174366)
经济(174366)
研究(115207)
中国(74722)
学报(55721)
管理(53234)
科学(51665)
(50390)
(50138)
教育(44991)
大学(42520)
学学(39117)
农业(34235)
技术(32249)
(30953)
金融(30953)
经济研究(27392)
财经(26631)
业经(25695)
问题(23456)
(22947)
图书(22856)
技术经济(17924)
理论(17515)
(17382)
科技(16867)
现代(16810)
书馆(15849)
图书馆(15849)
资源(15780)
共检索到552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罗爱静  陈荃  
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用修正的广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回归模型,探讨知识产权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中的配置与贡献率,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贡献明显。就如何有效把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重点与发展方向,实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产出目标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路径和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郝寿义  高进田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正在为国内外所关注。它的提出顺应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体现。本文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现实背景分析入手,阐述其具体的内涵、本质及其特征,并结合区域发展实践,提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具体目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施红星  方志耕  阮爱清  
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客观定位我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实现目标,设计了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思路,并对我国如何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提出了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孔泾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在此之前,国家按照"明确目标、划定范围、封闭运行、锁定风险"的原则,先后批准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9年来,各试验区充分调动地方主动性和群众首创精神,"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有序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改革试点取得了丰富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家祥  郭春明  
综合配套改革这一全新的改革思路和理念的提出,为建设自由贸易港区提供了条件。同时,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也赋予了综合配套改革以新的特征。当前,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应当充分利用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优势,在外汇政策、贸易政策、税收政策、行政管理体制等各个领域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自由贸易港区建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春洋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推动下的新一轮中国体制改革和创新。中部地区不仅与东部地区一样有创新的动力和机制,而且有着强烈的发展渴望和冲动,因为东部经验在中部地区无法复制。迫切需要通过试行试点创造中部模式,武汉凭借自己的比较优势可以成为中部地区最合适的试验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进田  
传统的增长极理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曾经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增长极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佩鲁式"的回归与充实。基于制度创新的增长极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基于制度创新的增长极理论对于转型的中国经济发展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也构成了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先行先试,将在新时期为全国改革开放起到示范作用。当前这三个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有:进行政府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创新型社会体制和机制,建立法制社会,建立循环经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进行金融体制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这三个试验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落实“选行先试”的有关政策,给这些地区一定的空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立国  
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在新形势下,对上海天津等城市提出的具有探索性的任务,通过试验应该产生先行先试的先发效应,制度创新的示范引领效应和聚集扩散的外部转移效应。除了基本目标,还应处理好先发优势与服务全局的关系,重点突破与综合配套的关系以及坚持特色与示范引领的关系。要做好改革的风险评估、价值判断,建立改革效果的评估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在界定和解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涵义的基础上,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以往改革模式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基本结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种制度变迁内生化的变革模式,具有制度变迁累积创新传导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家祥  戴超  
随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及其实践的不断深入,理论界就此开展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研究。本文以现有的微观研究即分区研究为基础,分析各试验区理论研究的热点,阐述了分区研究的特点、所取得成果的意义及仍需深化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严汉平  郭海阳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经济特区的比较(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经济特区的相同点(1)改革目的相同。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经济特区,还是在现阶段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找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局部的试验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国,均体现了共同发展的目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随着各地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争夺热潮的高涨,研究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基础和准入条件,为中央在全国选取试验区时提供一个客观的、可以量化的和能够操作实施的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遴选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与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浦东进行双向比较,以其转型轨迹印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转型进程,折射其转型支点在于个性化的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推进企业、财税、金融、投资、中央与地方关系、农村和开放方略改革等,其中,政府如何转型、转型的效果如何是重要前提,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中国转型的实际步骤。并引申,从"裁撤机构"到"界定职能"、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从"裁判员"到"守夜人"、从"投资冲动"到"宏观调控",以及从"银根收缩"到"适度宽松",不同时期的操作方略实乃中国转型和发展的有力注脚,而深圳与浦东的特定个案将为中国"十二五"规划和长期发展战略的制订提供蓝本。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家祥  崔丽娟  
在我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关键环节的农地制度创新问题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理论的热点,阐述了此方面研究的特点,取得成果的意义及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