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7)
- 2023(13693)
- 2022(11936)
- 2021(11236)
- 2020(9330)
- 2019(21553)
- 2018(21737)
- 2017(41187)
- 2016(22430)
- 2015(24949)
- 2014(24956)
- 2013(24305)
- 2012(22255)
- 2011(19981)
- 2010(20032)
- 2009(18293)
- 2008(17634)
- 2007(15607)
- 2006(13564)
- 2005(11729)
- 学科
- 济(84171)
- 经济(84064)
- 管理(72289)
- 业(67443)
- 企(59275)
- 企业(59275)
- 方法(39029)
- 数学(32706)
- 数学方法(32357)
- 中国(22470)
- 财(21934)
- 农(21668)
- 学(20608)
- 业经(20438)
- 技术(20418)
- 制(17372)
- 理论(17022)
- 地方(16868)
- 和(14579)
- 农业(14357)
- 贸(14257)
- 贸易(14247)
- 技术管理(14026)
- 务(14006)
- 财务(13935)
- 财务管理(13911)
- 易(13779)
- 银(13466)
- 划(13463)
- 银行(13415)
- 机构
- 大学(314320)
- 学院(312360)
- 管理(128685)
- 济(119770)
- 经济(117025)
- 理学(112081)
- 理学院(110836)
- 管理学(109027)
- 管理学院(108455)
- 研究(101180)
- 中国(74000)
- 京(66913)
- 科学(63971)
- 财(54602)
- 所(50061)
- 农(49208)
- 业大(47448)
- 研究所(45849)
- 中心(45688)
- 江(45641)
- 财经(44048)
- 北京(41662)
- 范(41653)
- 师范(41221)
- 经(40041)
- 农业(38527)
- 院(37157)
- 州(37053)
- 经济学(34473)
- 技术(34180)
- 基金
- 项目(218718)
- 科学(173070)
- 研究(160835)
- 基金(158489)
- 家(137932)
- 国家(136756)
- 科学基金(118486)
- 社会(100440)
- 社会科(95066)
- 社会科学(95044)
- 省(86574)
- 基金项目(84878)
- 自然(77814)
- 自然科(76062)
- 自然科学(76045)
- 自然科学基金(74706)
- 教育(74229)
- 划(72463)
- 编号(65861)
- 资助(63845)
- 成果(53572)
- 创(49402)
- 重点(48279)
- 部(47677)
- 发(45713)
- 创新(45323)
- 课题(45305)
- 项目编号(41408)
- 科研(41395)
- 教育部(40989)
- 期刊
- 济(129305)
- 经济(129305)
- 研究(89856)
- 中国(61703)
- 学报(50066)
- 管理(49108)
- 科学(46370)
- 农(43759)
- 财(41103)
- 教育(39949)
- 大学(37809)
- 学学(35373)
- 农业(30244)
- 技术(28087)
- 融(23737)
- 金融(23737)
- 业经(22111)
- 财经(21213)
- 经济研究(20095)
- 图书(18165)
- 经(18094)
- 科技(17853)
- 问题(16329)
- 业(15952)
- 技术经济(15529)
- 理论(15290)
- 版(14158)
- 实践(14101)
- 践(14101)
- 现代(14042)
共检索到450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健宇 李柏洲 袭希
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对个体知识创造行为的影响决定组织知识创造的绩效。基于组织激励理论、心理学理论和行为学理论,以知识产权契约激励作为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和知识心理所有权的前因变量,探讨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对个体知识心理所有权和知识创造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知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产权契约激励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选取上海大众汽车一厂技术中心的研发人员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R&D知识产权契约激励、附加知识产权激励、知识心理所有权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D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对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具有正向作用,知识心理所有权对个体知识创造行为产生正向影响,R&D知识产权契约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一峰 肖洒
产学研合作模式因其中内在主线知识转移机制的特殊性,将正式契约尤其是具有正向激励功能的设计视为合作绩效的关键,而有形契约的设计如何对相对无形的知识转移机制进行有效约束、监督,尤其是正向激励,恰恰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基于知识形态的特殊产品的生产、管理、库存、运输等常规环节所要进行创新性思考的问题。对知识转移在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中的发生机制、作用机制、成本与风险机制、人员心理关系机制等诸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把握,结合产学研契约设计固有的原则、内容和应用,探讨对知识这一特殊而关键的隐性资源的产品化、利润化、资本化进
关键词:
产学研 知识转移 激励契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文韬 黄宝磊
本文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子系统"中的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匹配,以企业是否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和申请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数量来衡量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能够有效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企业专利数量出现明显增长;企业生产效率、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等都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表现存在差异。因此,如果企业积极主动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利用该制度抵御出口潜在侵权风险,能够激励企业发挥自身知识产权优势获得更多技术专利,从而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思亚
本研究以心理契约与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探讨组织变革感知、心理契约违背与员工创新绩效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员工的组织变革感知对心理契约违背具有正向效应,而对知识创造绩效具有负向作用,心理契约违背既是中介变量同时也对知识创造绩效具有消极影响;在员工感知组织干预措施中,除组织沟通感知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外,员工参与感知与员工培训感知皆对它们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彤梅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设计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以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为基础建立研究量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心理契约与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关系,为企业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向阳 李帆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承载着知识、技能、信息、技术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力量。在现代管理中,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21世纪新型经济的重要命题。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除了经济契约外,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和员工之间建立一种心理契约。本文将从心理契约的理论入手,在公平理论、激励理论等的指导下,得出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特性;同时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划分为交易型心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黎萤 陈劲
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对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型员工与组织之间心理契约的结构进行探索,认为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的心理契约结构维度存在差异,突出人际支持和协作发展更符合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通过心理契约的信守、巩固、修正和发展整合各种激励机制,以期提高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
心理契约 高新技术企业 知识型员工 激励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春玲 高鹏
本文以2010-2013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股权激励契约各要素对投资异化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同时存在,且行权条件和激励年限要素能显著抑制这两种投资异化行为,激励力度与激励方式对公司投资异化行为不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对实务界和理论界正确认识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契约要素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东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本文选取2006-2011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中包含的激励强度、激励模式、激励有效期三项内容与公司业绩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强度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较弱证据支持非业绩股票模式比业绩股票模式更能提升公司业绩;股权激励有效期与公司业绩不存在相关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慧 郭婧娟
针对目前正式契约不能有效激励EPC合作主体共同努力的问题,借助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两种不同契约关系下双方的合作关系,探讨关系契约的激励作用。研究表明,在正式契约下节能项目的系统收益并不能达到最优,引入关系契约之后,通过具有"自我实施"性的承诺可以使双方共同努力,从而使节能项目的系统收益达到最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伟巍
针对"网络知识爆炸式增长与企业知识产权捉襟见肘"的矛盾,本文以众包网络化创新模式为研究对象,以知识转移机制为研究视角,探索众包模式下知识内容和知识产权同步转移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激励众包网络化创新的政策目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为推动网络众包模式发展,提升我国创新生态系统网络化协同创新效率。
关键词:
众包模式 网络化创新 知识产权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春野 庄子银
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具有自主创新的南北产品周期模型,讨论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南北双方的总体影响。本文发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南北双方的总体效应依赖于南方的初始技能劳动水平和北方创新性质导致的市场结构。在垂直创新的寡头市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没有激励效应,它对南北双方都造成伤害;在水平创新的垄断竞争市场,当南方技能劳动短缺时,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在短期有利于南北双方,但并不激励南方自主创新。当南方技能劳动充裕时,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激励南方的自主创新,并在长期对南北双方都有利。研究发现,南方存在一个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其依赖南方的技能...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自主创新 激励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文豪
文章分析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弹性对知识产权的创新激励效应的影响,认为市场需求和知识产权保护在激励创新活动方面具有替代效应,政府可以根据不同产业的市场需求弹性和市场规模特征,选择适合该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市场需求 创新激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静静 高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多变性和任务的复杂性使得单个个体已经无法推动科技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团队而非单独的个体形式创业。团队成员作为劳动力的载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有效激励组织员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心理契约研究的引入弥补了传统经济契约在员工内在心理活动中调节的不足,尤其是在员工的态度、情感、组织忠诚度等方面,对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