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3)
- 2023(7500)
- 2022(6312)
- 2021(5616)
- 2020(4544)
- 2019(10137)
- 2018(9698)
- 2017(18493)
- 2016(9528)
- 2015(10242)
- 2014(9786)
- 2013(9584)
- 2012(8619)
- 2011(8030)
- 2010(7683)
- 2009(6949)
- 2008(6804)
- 2007(5965)
- 2006(5178)
- 2005(4361)
- 学科
- 济(40920)
- 经济(40881)
- 管理(29645)
- 业(28091)
- 企(22850)
- 企业(22850)
- 方法(20935)
- 贸(19861)
- 贸易(19854)
- 易(19310)
- 数学(18082)
- 数学方法(17990)
- 农(10717)
- 财(10244)
- 中国(9207)
- 业经(9083)
- 学(8554)
- 出(8199)
- 技术(8060)
- 环境(7508)
- 关系(7127)
- 农业(6976)
- 地方(6790)
- 制(6629)
- 口(6591)
- 出口(6590)
- 出口贸易(6590)
- 务(6384)
- 财务(6381)
- 财务管理(6375)
- 机构
- 大学(143526)
- 学院(142448)
- 济(65975)
- 经济(65124)
- 管理(56804)
- 理学(50896)
- 理学院(50393)
- 管理学(49723)
- 管理学院(49492)
- 研究(46982)
- 中国(33035)
- 科学(29169)
- 农(28994)
- 京(27695)
- 财(26210)
- 业大(25215)
- 农业(23447)
- 所(23238)
- 财经(22490)
- 研究所(21747)
- 经济学(21455)
- 中心(21084)
- 经(20709)
- 经济学院(19985)
- 江(18906)
- 财经大学(17003)
- 院(16869)
- 商学(16769)
- 商学院(16585)
- 经济管理(16405)
- 基金
- 项目(105667)
- 科学(83697)
- 基金(80382)
- 家(72750)
- 国家(72217)
- 研究(70833)
- 科学基金(61531)
- 社会(49195)
- 社会科(47142)
- 社会科学(47131)
- 基金项目(43536)
- 自然(40668)
- 自然科(39852)
- 省(39839)
- 自然科学(39838)
- 自然科学基金(39181)
- 划(33890)
- 资助(31321)
- 教育(31010)
- 编号(26099)
- 重点(23496)
- 部(23427)
- 创(23067)
- 发(22215)
- 国家社会(22130)
- 创新(21657)
- 科研(21072)
- 计划(20424)
- 教育部(20163)
- 业(19886)
共检索到190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晓燕 朱玮玮
基于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双循环”有效联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发现,二者发展变化具有显著的内在逻辑一致性。理论分析认为,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可以通过加快高水平自主创新、激发高品质消费需求等,对“双循环”有效联动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利用200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开展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第二,由于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双循环”有效联动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促进作用不仅发生在本地区,而且对相邻地区的“双循环”有效联动也有积极促进效应;第三,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促进作用,因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差异而存在一定的“门槛特征”。上述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认识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现实影响和作用机制,而且对于如何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国内贸易推动“双循环”互促互进也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晓燕 朱玮玮 薛平平
知识产权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其关键的作用机制在于,从技术维度看,知识产权贸易主要通过发挥要素配置优化、技术创新协同、产业结构升级三项技术创新作用机制,对“双循环”有效联动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从市场维度看,知识产权贸易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消费催生、需求引领倒逼、消费能力提升三项消费扩容作用机制,促进“双循环”有效联动。选取2001—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上述理论预期的正确性及其作用机制的存在性。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知识产权贸易角度深化认识“双循环”有效联动的影响因素,而且对于如何从技术维度和市场维度探寻知识产权贸易促进“双循环”有效联动思路和对策,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令羽
国内贸易(INTERNALTRADE)和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共同构成了贸易(TRADE)这一概念。贸易一词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进行商业活动”,即进行区别于生产,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英文中贸易的解释与中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霞
量化评估"全球化效应"是贸易研究领域亟待突破的重要现实问题。在包含"时变距离变量"的结构引力模型中纳入国内贸易成本因素以全面考量"全球化"对跨国贸易成本和国内贸易成本的影响,使用时变距离效应估计系数的变化率(即"距离效应变化率")捕捉1997—2018年期间全球化对全球具有较强工业竞争力的国家之间制造业贸易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在引力模型贸易效应估计中引入国内贸易成本因素是解决"距离之谜"的关键,能够更为准确地捕捉全球制造业贸易中的"全球化效应";全球制造业贸易中的"全球化效应"具有明显的行业和国家异质性,其中行业视角下的经验估计揭示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化"慢化"的趋势,国家视角下的经验估计揭示了金融危机后全球化效应的逆转、深化、慢化、显现等四种不同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谈东华 戴翔
贸易数字化是全球数字经济兴起背景下的必然演进趋势。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角度看,数字化转型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是当前正在经历的发展过程。贸易数字化条件下,社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循环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环节国内外边界日益模糊并呈现"全球一体化"特征,从而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具备"联动"的客观条件和基础。目前,虽然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关键和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自给率不足的短板,但考虑到中国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等长板优势也十分显著。依托数字赋能大力推动贸易数字化发展,并积极探索和参与高水平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有助于打造双循环有效联动"新引擎",助力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关键词:
数字革命 贸易数字化 双循环 联动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敏 孙慧
文章构建损益偏离指数探讨经济内循环视角下国内贸易中的环境不公平问题。结果表明:经济内循环中经济收益较大的地区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山东、湖南、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受损地区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河南、黑龙江、吉林及西部等资源密集地区;省际贸易引致隐含碳转移规模差异显著,隐含贸易增加值与隐含碳转移在空间上分离,有逆向转移的特征,印证了"损益偏离"现象;通过进一步的损益偏离分析发现中国省际贸易中普遍存在损益偏离现象,偏离程度以中度和轻微偏离为主;高度偏离关系发生在东部与中部省区之间、东部省区内部及东部与西部省区之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敏 孙慧
文章构建损益偏离指数探讨经济内循环视角下国内贸易中的环境不公平问题。结果表明:经济内循环中经济收益较大的地区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山东、湖南、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受损地区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河南、黑龙江、吉林及西部等资源密集地区;省际贸易引致隐含碳转移规模差异显著,隐含贸易增加值与隐含碳转移在空间上分离,有逆向转移的特征,印证了"损益偏离"现象;通过进一步的损益偏离分析发现中国省际贸易中普遍存在损益偏离现象,偏离程度以中度和轻微偏离为主;高度偏离关系发生在东部与中部省区之间、东部省区内部及东部与西部省区之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俊文 曹玲娟
文章利用CEADs数据库中的城市尺度投入产出表,运用列昂惕夫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和σ收敛实证考察了中国19个城市群制造业国内贸易循环的典型事实和空间差异演进态势。结果表明:19个城市群的制造业国内贸易发展差异明显,内陆城市群制造业更依赖于国内贸易循环。城市群制造业国内贸易依存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珠江三角洲群内差异最大,滇中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群间差异最大,群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主要差异来源,制造业国内贸易依存度整体不具有收敛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剑文 杨君佐
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其成员应将其国内贸易政策对所有成员公开,增加其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同时还要求成员应努力使其国内贸易政策在其关税领土上保持一致,消除地区差别,消除差别待遇,特别是在实施关贸总协定的各项协定和实施其国内的贸易政策时应实现公正、公平。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贸易规则 公开 公平 实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介跃建 李国辉
本文利用 SAS 软件对1985年~1995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的国内贸易(8项主要指标)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中的类平均法进行分析,分析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国内贸易中的作用,分析结果为有关部门的决策者调查、统计经济资料提供依据,加大政府对落后地区的投资,促进国内贸易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国内贸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海
中国的国内贸易行业,按照目前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所管理的范围划分,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批发零售、佣金代理等商品流通业;二是餐饮、旅店、理发、照相、洗染、修理等服务业;三是由商品流通行政部门所管理的肉类屠宰、企业加工、酒类酿造、调味品生产和商用机械等加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克明 王东梅
外贸与内贸相结合,外贸作内贸的补充,是日本综合商社不同于其他国家外贸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通过对日本综合商社的国内贸易方式、综合商社从事内贸的意义、综合商社在国内贸易中与中小企业的关系的分析,认为日本综合商社的国内贸易方式对我国的外贸企业发展有相当的启示意义。我国外贸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逐步建立起国内贸易网络,尽早实现两个市场的接轨,实现外贸企业的最大化利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立伟 徐才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而国内贸易发展则相对缓慢。当前我国国内贸易与发达国家国内贸易相比较,主要存在国内贸易信用体系发展滞后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国内贸易及内贸信用体系发展状况及我国国内贸易信用体系低下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完善金融体系、发展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以及建立区域内试点信用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内贸易 信用体系 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苗晓娜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流通产业通过一系列变革取得了快速发展,已经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贸易流通体制已经十分完善。为了进一步推动流通产业的发展,必须从流通体制出发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在分析国内贸易流通体制现状的基础上,就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国内贸易 流通体制 信息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南楠 程中海
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倒逼顶层设计上对部分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宏观经济思路进行反思,引发了学界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关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促进国内贸易繁荣是实现国内市场统一的重要途径。本文首次对国内贸易的本质内涵及外延进行了系统诠释,甄别国内贸易相似概念及其异同,开创性地对已有国内贸易的测算方法加以拓展,并比较不同测算方法的优劣和差异。当前,学术界对于国内贸易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不同估算方法对中国国内贸易的衡量偏误较大。该研究为推动国内贸易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探索,对各地区的经济决策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国内市场一体化 国内贸易 区域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