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4)
2023(16089)
2022(14094)
2021(13155)
2020(11213)
2019(25877)
2018(25465)
2017(49010)
2016(26771)
2015(30047)
2014(29579)
2013(29026)
2012(26904)
2011(24034)
2010(23911)
2009(21501)
2008(20793)
2007(17936)
2006(15561)
2005(13272)
作者
(77164)
(64404)
(63822)
(60969)
(41134)
(30916)
(29086)
(25333)
(24728)
(22749)
(22308)
(21749)
(20556)
(20109)
(20047)
(19735)
(19407)
(19136)
(18559)
(18481)
(15950)
(15853)
(15529)
(14787)
(14366)
(14305)
(14200)
(14116)
(12968)
(12833)
学科
(105775)
经济(105660)
管理(75318)
(70517)
(58443)
企业(58443)
方法(51318)
数学(44700)
数学方法(44049)
(29012)
中国(25939)
(25550)
(25545)
业经(23789)
地方(23154)
农业(19645)
理论(18028)
(17658)
贸易(17649)
(17393)
环境(17171)
技术(17097)
(17052)
(16804)
(16400)
财务(16328)
财务管理(16293)
企业财务(15489)
(14930)
(13832)
机构
大学(375957)
学院(372371)
管理(148929)
(142773)
经济(139605)
理学(130128)
理学院(128604)
管理学(125919)
管理学院(125254)
研究(123801)
中国(89624)
科学(81020)
(80220)
(64283)
(63615)
(61882)
业大(60275)
中心(57369)
研究所(57140)
(54549)
财经(52125)
(51145)
师范(50643)
农业(50304)
北京(49636)
(47565)
(45312)
(43969)
经济学(42448)
师范大学(41286)
基金
项目(267556)
科学(210547)
基金(194769)
研究(190751)
(171313)
国家(169946)
科学基金(146182)
社会(119305)
社会科(113104)
社会科学(113071)
(105239)
基金项目(104515)
自然(98018)
自然科(95743)
自然科学(95713)
自然科学基金(93956)
(88890)
教育(88089)
资助(79969)
编号(77264)
成果(61592)
重点(60015)
(58298)
(56169)
(55294)
课题(52580)
科研(51849)
创新(51630)
教育部(49630)
计划(49527)
期刊
(150008)
经济(150008)
研究(103186)
中国(68025)
学报(64432)
科学(58408)
(57116)
管理(51964)
大学(48481)
(47343)
学学(45511)
教育(40515)
农业(39646)
技术(32589)
(27073)
金融(27073)
业经(25210)
财经(24423)
经济研究(22923)
图书(22189)
(20837)
(20215)
问题(20188)
科技(19001)
资源(18500)
(18482)
理论(17813)
技术经济(17733)
统计(16900)
业大(16844)
共检索到529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清  
在中国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的执法力度对于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文测算中国各省份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并且采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其决定因素及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各省份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与空间相关性;(2)外商直接投资、贸易开放度、市场规模、人力资本与基础设施对于各省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具有根本的解释力;(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外资与贸易开放度的外部约束作用一直是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主要因素,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市场规模、人力资本与基础设施等内生作用开始逐步显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梽芳  胡日东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的空间依赖性已得到越来越多文献的证实,但FDI区位选择决定因素实证研究方面,大多数文献都忽略了这种空间依赖性,直接导致模型估计结果无法令人信服。文章利用最新发展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中国区域FDI决定因素的动态演变,在模型中纳入空间效应后,发现:①模型的估计结果比OLS估计更为稳健;②吸引FDI的传统因素依然存在,但作用已弱化,然而新经济地理所揭示的贸易成本、集聚效应等传导机制的作用日益凸现;③相邻省份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地影响FDI的区域分布,一省FDI的增加对相邻地区FDI流入有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文余源  
现有FDI区位问题的研究多强调各类传统区位因素的作用,却忽略了地理空间效应的影响。文章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与普通计量经济模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大陆省域FDI区域分布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FDI区域分布决定除受传统因素影响外,空间效应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并对我国(尤其中西部地区)引进FDI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玉鸣  
应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各省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决定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我国各个省域的能源需求主要由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决定,价格机制在调控能源需求方面还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用空间滞后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和空间误差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能源消费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检验证实: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未能影响到本地区的能源消费,但能源利用效率等被忽略的因素对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泉恩  孙斌栋  
本文基于2003-2012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地统计方法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空间分布,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创新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2003-2012年间,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空间差异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空间分布呈现出先集聚后扩散的变化特征;相邻省域间的创新水平存在明显溢出现象,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高校研发水平、企业规模和市场开放度均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起到促进作用,且研发人员投入和市场开放度还能进一步促进相邻地区的创新发展,而企业规模则对相邻地区的创新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重视高校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破除区域壁垒促进技术流动以及加大市场开放度,都有利于提高整体创新水平和缩小创新空间差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保庆  
先从服务品市场需求量(宏观层面)、服务业市场结构(中观层面)以及服务企业模仿能力(微观层面)三个层面对服务业增长中知识产权保护"最适强度"动态演化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接下来以服务业企业微观数据开展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服务业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理论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最适强度",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服务业增长呈现出先扬后抑的"倒U型"作用特征,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远远低于理论上的"最适强度";服务品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服务业市场结构趋于竞争型以及服务企业模仿能力的提高均会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最适强度"向上动态演化,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宏观、中观和微观多维度的服务业发展检测指标,阶段性地调整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强度标杆。上述研究结论在总体样本和分类样本中均具有一般性,并且在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丽文  张毅  李永盛  
中国的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期,但是,人口城镇化速度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速度。为探究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驱动力机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方法对提出的10个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区位因素是影响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最明显;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固定资产的投入在统计意义上具有负向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及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区域创新对人口的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但其统计系数比较小,目前对人口的城镇化的带动能力比较弱;...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玉鸣  
文章利用增长趋同分析原理,构建了碳排放异质性趋同模型,并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测算了省域碳排放量,采用变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域碳排放的趋同性及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克服了常参数计量经济研究的不足。结果表明:省域碳排放不存在绝对趋同,但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条件趋同;不同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决定碳排放趋同的重要因素,而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对碳排放趋同的影响因各地区而有差异性。中国整体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各个省域碳排放趋同的异质性特征,省域碳减排的政策和措施也须充分考虑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口等决定因素的差异性;基于长期有效的政策考虑,继续执行控制人口规模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各省域的碳...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知  
本文基于1992-2005年我国14个FDI主要来源国和地区的数据分析了FDI流入我国的原因。无论是在所有国家样本中还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样本中,资本来源国的市场规模和双边贸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资本来源国相对劳动成本的提高会增加亚洲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资本来源国贷款成本的相对降低会增加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剑  
与传统因素相比,空间地理因素对FDI区域分布的决定作用很少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区域数据可能存在的空间依赖特征也为传统计量模型所忽视,从而导致无效的估计结果。本文利用空间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FDI在中国的省际分布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除了传统决定因素之外,相邻省份的空间溢出效应也显著影响了FDI的区域分布。空间效果的纳入使得本文实证结果更为可信,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几点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乃全  耿文才  
文章基于现有关于城市病研究中忽视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并缺乏实证分析的现实背景,以2005-2012年上海市的区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空间经济的视角对其人口分布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上海市人口的确已出现明显的郊区化趋势,且其人口分布的演变存在明显的空间排斥效应;(2)在考虑人口分布存在空间效应后,发现产业布局调整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都加快了上海市人口的郊区化趋势,而交通设施、基础教育质量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作用由于地域分布的差异则正好相反;(3)房价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合理化的自主调节基本无效;(4)产业布局调整是加快上海市人口分布合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区域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本文对中国1996-2012年31个省市服务经济集聚的空间效应进行了现状描述和实证研究。结论如下:中国省际服务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有超过60%的省市集聚类型具有"高-高"集聚型和"低-低"集聚型的"马太效应"特征;有超过90%的省市集聚类型存在"路径依赖"特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表明,SAR模型的空间自回归系数和SEM模型的空间自相关系数均显著为正,解释变量中的地区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科研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地区服务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中的工业化程度则会抑制服务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初春  吴福象  
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视角,利用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2年—2015年间的空间面板数据,对我国31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考虑到经济发展中的差异性,构建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对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地区经济增长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呈现非均匀分布的特征;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并且需要考虑到空间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仅仅考虑经济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但是考虑到地理因素后表现出了显著的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且产生的影响最大,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当然,从业人员规模、投资规模、人口城镇化的不断完善也将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纯彬  王晓军  
本文基于政府农业公共科研投资内生化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公共农业科研投资的决定,并以我国31个省(市、区)1987-2009年的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以农业份额表示的结构变量是政府农业公共科研投资的负向决定因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正向影响科研投入,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负向影响科研投入,农业人口对科研投入的影响为负,公共农业科研投资是一种联合产品,并不遵循公共物品收入中性理论,技术溢出对农业科研的影响为正。另外,农业生产条件、农民受教育程度对政府农业科研投入产生积极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纯彬  王晓军  
本文基于政府农业公共科研投资内生化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公共农业科研投资的决定,并以我国31个省(市、区)1987-2009年的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以农业份额表示的结构变量是政府农业公共科研投资的负向决定因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正向影响科研投入,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负向影响科研投入,农业人口对科研投入的影响为负,公共农业科研投资是一种联合产品,并不遵循公共物品收入中性理论,技术溢出对农业科研的影响为正。另外,农业生产条件、农民受教育程度对政府农业科研投入产生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