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82)
2023(13709)
2022(11991)
2021(11144)
2020(9530)
2019(21745)
2018(21686)
2017(42041)
2016(23095)
2015(25846)
2014(25643)
2013(25552)
2012(23531)
2011(21512)
2010(21388)
2009(19717)
2008(19150)
2007(16814)
2006(14889)
2005(12973)
作者
(70592)
(58505)
(58295)
(55202)
(36952)
(28201)
(26388)
(22961)
(22184)
(20634)
(19761)
(19659)
(18672)
(18393)
(17990)
(17926)
(17822)
(17361)
(16769)
(16660)
(14757)
(14240)
(14186)
(13219)
(13132)
(13099)
(12935)
(12896)
(11753)
(11637)
学科
(90193)
经济(90094)
管理(66549)
(64058)
(51691)
企业(51691)
方法(43832)
数学(38244)
数学方法(37878)
(25438)
中国(24664)
(22258)
(21595)
业经(20278)
(18397)
贸易(18390)
(17919)
(17269)
农业(16968)
地方(16305)
技术(15688)
环境(14975)
(14468)
理论(14379)
(14266)
银行(14197)
(13858)
财务(13798)
财务管理(13775)
(13542)
机构
大学(340135)
学院(337060)
管理(133356)
(132182)
经济(129362)
理学(116358)
理学院(115062)
管理学(113103)
研究(112896)
管理学院(112514)
中国(82326)
科学(73350)
(72544)
(62345)
(59631)
(58079)
业大(56517)
研究所(53442)
中心(50241)
农业(49655)
财经(48885)
(47299)
北京(45535)
(44440)
(43300)
师范(42779)
(40436)
经济学(39452)
(38586)
财经大学(36458)
基金
项目(234149)
科学(182022)
基金(169478)
研究(165089)
(150601)
国家(149378)
科学基金(126277)
社会(103088)
社会科(97691)
社会科学(97665)
(91090)
基金项目(90881)
自然(84568)
自然科(82514)
自然科学(82485)
自然科学基金(81022)
(77660)
教育(75015)
资助(69587)
编号(66942)
成果(53474)
重点(52400)
(51042)
(49399)
(48641)
创新(45426)
科研(45325)
课题(45241)
计划(44216)
教育部(42957)
期刊
(139300)
经济(139300)
研究(95927)
学报(61228)
中国(57389)
(55580)
科学(53412)
管理(46802)
大学(44850)
学学(42495)
(41893)
农业(38587)
教育(33171)
技术(26761)
(26231)
金融(26231)
业经(24036)
财经(23297)
经济研究(22669)
(19818)
(19456)
问题(19273)
图书(18084)
科技(17889)
理论(17089)
技术经济(16548)
业大(16283)
(16210)
实践(15725)
(15725)
共检索到475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树林  
通过构建包含执法力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区际度量指标,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运用2000~2010年我国的时间序列及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不同方面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技术效率部分,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贸易开放、FDI是推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要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衡  李扬  
基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区域差异,本文实证检验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分解项的影响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加强沿海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助于激励绿色技术的创新,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内陆地区则不然。鉴于此,建议设置绿色专利审查优先权、采用结果导向原则授予或撤销授予绿色专利、大力推广绿色知识产权概念等手段,鼓励企业实现绿色研发成果化、成果产权化、产权资本化、资本营运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于洋  
本文基于前期关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分类和主要指标核算的研究成果,利用经济普查资料和投入产出资料进一步测算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增加值、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和就业人数等指标。在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基础之后,采用资本服务物量指数和劳动服务物量指数分别衡量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并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指数法测算得到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以及专利、版权和商标密集型这三类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以及对经济的贡献率。研究结果发现,近10余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化呈现周期性波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中专利密集型产业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驱动经济增长;版权密集型产业和商标密集型产业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驱动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纪红  李东海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18年上市企业数据,探究知识产权保护、贸易成本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三者间的关系,并进行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验证其交互作用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贸易成本则显著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贸易成本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即贸易成本制约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自主创新效应”和“分工效应”是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抑制出口收益”和“竞争释放效应”是贸易成本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路径;知识产权保护对一般贸易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强烈,贸易成本对一般贸易企业和中部地区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方紫薇  陶爽  郑德昌  
从中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关联性视角出发,基于2004—2018年24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BM模型测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探讨该空间效应的异质性特征并揭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地区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同时提升本地区和邻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对邻区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本地;对位于东部地区、规模大以及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的城市而言,知识产权保护的绿色发展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以达到提升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效果。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东部地区以及城市规模大的地方政府应营造良好的研发创新环境并保障知识技术创造者的合理合法权益;中西部地区以及规模较小的城市则应积极建立与大城市之间的技术帮扶关联,强化地区间的技术交流和信息流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闫永生  李凌飞  邵传林  
以2012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5—2019年A股民营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制度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非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民营企业相比,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显著促进了辖区内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检验显示,知识产权制度对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较高民营企业及行业竞争程度较高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通过增加地区科学技术支出和激励民营企业创新产出,进而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知识产权制度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为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励民营企业创新、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志军  康鑫  
运用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法对2000~2012年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并将知识产权保护、FDI与研发创新TFP纳入统一的框架下进行系统分析,考察知识产权保护、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TFP及其分解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TFP年均增长6.3%,主要动力为技术进步;我国各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差异显著;回归结果显示:对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TFP而言,知识产权保护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FDI表现出显著的负溢出效应,二者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淑娟  吴海民  
为了测量我国智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2011~2017年上市智能企业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智能全要素生产率先升后降并逐步平稳;产业的技术进步、企业智能资金和人力投入与智能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和智能资金投入,企业资金集中度和周转率与智能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但具体行业有所差异。因此,应采取措施促进智能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并加强部分子行业企业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祖立义  傅新红  李冬梅  
论文收集我国种植业1985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索洛模型和C-D生产函数模型分别测算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贡献作用。研究表明:11985年~2005年我国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44%,种植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2在影响我国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各因素中,改革开放等政策的贡献较为突出;在余下影响因素中,科研成果的贡献最大,农技推广次之,结构调整作用不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传忠   曹效喜   任俊慧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分别基于宏观省级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利用企业机器人数据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准自然实验,采用交叠DID和双重机器学习等方法实证识别了人工智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在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均较为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宏观层面,人工智能对东部沿海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应强于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对高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效应更明显。在微观层面,人工智能对低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强于对高技术企业的影响,对规模较大企业的影响强于对规模较小企业的影响。人工智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包括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和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本文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确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展  崔雪  
本文采用KLEMS方法并遵循理论核算产出和投入指标,测算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在1978-2018年的增长状况,揭示其在建筑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增长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建筑业总产出的增长主要源自于中间投入增长,资本和劳动投入贡献较小,TFP起抑制作用;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源自于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两者发挥同等促进作用,TFP同样起抑制作用,且其较强的波动性导致增加值增长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建筑业TFP在整个时期总体上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建筑企业仍需改善技术水平和提高要素投入使用效率以促进其TFP增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泳泽  刘冉  杨晓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应从加大要素投入向结构效率提升转变。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总结出生产要素再配置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分工专业化效应三个机制。并采用静态和动态的面板模型,以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工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结构升级为主要变量,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升级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起反作用。由此,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朝阳  李雪松  
本文基于WIOT2016和ADB—MRIOT构建了我国2000—2020年分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在估算各行业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整体和分行业的要素配置效率及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整体要素配置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农、林、牧、渔业的配置效率持续改善,而金融业的配置效率持续降低。资本配置效率下降是导致我国2000—2015年要素配置效率逐渐下降的主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我国要素配置效率明显上升但与发达国家及最优配置水平之间仍有一定距离。反事实分析表明,配置效率改善具有较大的生产率效应,我国要素配置效率在达到美国和加拿大要素配置效率水平时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可分别提升28.02%和25.23%,处于最优状况下可提升约37.3%。为优化我国资源配置效率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应进一步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作用,促进各类人才在市场间自由合理流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资本要素在行业间的错配程度;着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扭转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增速普遍下滑的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洁  马从文  刘运材  
文章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探讨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和投资效率在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承担部分中介作用;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市场竞争激烈、大型企业、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样本中更为显著,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中小企业和成长期的样本中不显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思维  周洪洋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与先导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正在日益成为流通产业增长的重要源泉。运用超效率SBM-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测度了2004—2015年我国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空间相关性分析发现,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全域和局域上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本省份流通产业TFP具有促进作用,但二者均会对邻域省份的流通业TFP增长产生抑制效应;研发强度的加大和连锁化程度的提升对流通产业TFP增长的提升作用非常显著,且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