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37)
- 2023(21281)
- 2022(18248)
- 2021(16897)
- 2020(14562)
- 2019(33296)
- 2018(33079)
- 2017(63364)
- 2016(34858)
- 2015(39253)
- 2014(39170)
- 2013(38891)
- 2012(35705)
- 2011(32170)
- 2010(32184)
- 2009(30329)
- 2008(30516)
- 2007(27340)
- 2006(24074)
- 2005(21494)
- 学科
- 济(141494)
- 经济(141297)
- 业(114532)
- 管理(111906)
- 企(99833)
- 企业(99833)
- 方法(66735)
- 数学(55138)
- 数学方法(54396)
- 财(43154)
- 农(41633)
- 业经(37046)
- 中国(33811)
- 学(31120)
- 贸(30675)
- 贸易(30661)
- 制(30239)
- 易(29758)
- 务(29522)
- 财务(29433)
- 财务管理(29373)
- 农业(28036)
- 企业财务(27840)
- 地方(26014)
- 理论(25225)
- 技术(24256)
- 和(23812)
- 划(21602)
- 环境(21455)
- 银(21388)
- 机构
- 学院(509591)
- 大学(508775)
- 济(201686)
- 管理(197987)
- 经济(197304)
- 理学(170602)
- 理学院(168704)
- 研究(168547)
- 管理学(165554)
- 管理学院(164650)
- 中国(126787)
- 京(108312)
- 科学(107869)
- 财(95368)
- 农(95165)
- 所(87121)
- 业大(82079)
- 研究所(79166)
- 江(76987)
- 中心(76804)
- 财经(75835)
- 农业(75369)
- 经(68707)
- 北京(67699)
- 范(63456)
- 师范(62683)
- 州(61232)
- 院(60885)
- 经济学(60047)
- 财经大学(55969)
- 基金
- 项目(342119)
- 科学(266527)
- 基金(247423)
- 研究(242129)
- 家(218368)
- 国家(216556)
- 科学基金(184471)
- 社会(151069)
- 社会科(143141)
- 社会科学(143101)
- 省(134886)
- 基金项目(131003)
- 自然(123354)
- 自然科(120451)
- 自然科学(120411)
- 自然科学基金(118260)
- 划(113355)
- 教育(111068)
- 资助(102774)
- 编号(97781)
- 成果(79005)
- 重点(76921)
- 部(74341)
- 发(71975)
- 创(71550)
- 课题(67427)
- 创新(66592)
- 科研(66519)
- 计划(63973)
- 大学(63341)
- 期刊
- 济(222619)
- 经济(222619)
- 研究(143355)
- 中国(94470)
- 学报(88729)
- 农(86926)
- 科学(77675)
- 财(77196)
- 管理(74284)
- 大学(66007)
- 学学(62813)
- 农业(58961)
- 教育(48500)
- 技术(44220)
- 融(42601)
- 金融(42601)
- 业经(37686)
- 财经(37429)
- 经济研究(34325)
- 业(32761)
- 经(32045)
- 问题(30063)
- 版(26246)
- 技术经济(26090)
- 贸(25468)
- 科技(24630)
- 统计(24190)
- 图书(23424)
- 理论(22989)
- 现代(22788)
共检索到746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蕙萍 万平
近年来,在影响出口贸易利益的各因素中,作为一国制度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产权状况,其影响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增加贸易利益进行了研究,利用附加值贸易(TIVA)数据库测算了40个国家的制造业的贸易利益,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贸易利益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进制造业贸易利益的增加。同时,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对制造业分行业的贸易利益促进作用有明显的行业差异,对资本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行业贸易利益的推动作用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秋红 赵乔
利用OECD-Ti VA数据库和KPWW附加值贸易核算框架,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和国内附加值,衡量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加值贸易现状,并构建面板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附加值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较高,但分工地位偏低,国内附加值提升缓慢。劳动密集型行业国内附加值最高,知识密集型行业最低。中国陷入了价值链"低端锁定"的窘境。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与国内附加值正相关,且影响最大,通过加深参与程度提高国内附加值的前提是提高贸易地位。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和鼓励科研创新有利于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曾铮 张路路
中美贸易摩擦是近几年中美经济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其焦点在于双方对贸易利益分配的不同理解。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传统的贸易利益评价指标已经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关系。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的附加值指标较好解决了贸易转移、国内循环和贸易回流这几个统计问题,对贸易利益的刻画要更为真实、科学。本文通过运用传统顺差指标和贸易价格指标以及现代的贸易附加值指标,对1997~2006年中国8个主要制造业部门对美贸易利得进行界定,发现对贸易利益核算方法的不同是造成贸易争端的主要技术因素。更加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业对美贸易的附加绝对价值逐年增长,但附加值比重却没有实质改善。由此,我国应该利用融入全球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非 黄伟
两岸自开展经贸合作以来,分工模式逐步从产品分工向全球价值链分工转变,在这种全新的分工模式下,传统的贸易利益衡量方式发生了变化。为了准确衡量两岸贸易利益的分配,本文引入贸易附加值,分别核算了2004-2014年大陆和台湾9个主要制造业部门的贸易附加值及其比重。通过对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无论在贸易附加值的总量,还是在贸易附加值占出口的比重方面,台湾都占据较大的优势,这说明台湾地区在两岸贸易中获取了更多的利益,两岸加强贸易往来对台湾总体有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禹 赵树宽
建立贸易附加值的模型框架,借鉴WIOD制定的最新世界投入产出表,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测算出2009-2019年~((1))我国制造业出口的附加值与全球对应产业的出口附加值。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公式中代入贸易附加值,将此结果与传统总值核算法所测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从结果可知,中国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缺乏明显的发展优势,针对研究结果反映出的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真实情况,提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合理的改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贸易附加值 制造业 总值核算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戴翔
本文基于贸易附加值,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各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布局中,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但有弱化迹象;资本以及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均未取得显著比较优势,但有迹象表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而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的比较劣势特别显著且无明显改善趋势。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的现实地位及进一步发展基本上是"依托低端,挺进中端,遥望高端"。基于贸易附加值所得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纠正传统总值核算法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误判,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方向及政策的科学制定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贸易附加值 国际竞争力 显示性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文秀 刘艳 马鹏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基于附加值贸易框架,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整体及不同要素密集度类型服务业进口的国别(地区)结构,并与传统总值核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且考察了不同国家(地区)服务业附加值贸易与服务贸易及货物贸易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服务业进口来源国是以美日为主的发达国家,不同类型服务业的进口来源国差异较大,且两种核算方式下发达国家内部结构和不同类型服务业进口来源国结构均存在着显著差异;(2)总体而言,通过货物进口引致的间接服务附加值进口要略大于通过服务进口带来直接服务附加值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附加值进口主要通过货物进口间接实现,而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进口主要通过服务进口直接实现。对此,中国应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扶持知识技术密集型先进制造业和扩大制造企业的服务需求来加大服务进口溢出效应的扩散力度,并通过扩大进口服务类型和货物服务进口来源国来适当扩大服务进口复杂度和货物进口复杂度,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全球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
附加值贸易 服务业进口 国别(地区)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喻春娇 陈咏梅 张洁莹
本文结合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现状,采用反映进口中间产品在国内的产业循环效应或产业波及效果的净附加值指标来衡量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后归属于中国的直接的贸易利益。基于1992-2007年期间中国20个工业部门从东亚进口的中间产品在国内产业循环后所创造的净附加值分析表明:从净附加值的绝对量来看,中国工业部门从东亚进口中间产品所创造的净附加值增长迅猛,且在从世界进口的中间产品所创造的总的净附加值中平均占了42%左右的份额,但该净附加值占中国工业部门总出口的比重总体上不高且年均增长幅度有限。细分行业的考察发现,来自东亚的中间产品创造的净附加值比重较高的部门主要是技术、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但在大多数工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龙 陈雪菲
本文采用分行业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法,运用WIOD面板数据分析中间投入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利益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总中间投入与其四个子类对出口贸易利益都具有促进作用,国外中间产品投入对利得的影响最大,国内中间服务投入对利得的影响最小。(2)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各产业出口贸易利益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低技术产业国内产品投入更能促进出口贸易利益的增长;中低技术产业对国外产品投入作用更大;高技术产业对中间产品起到正向效应的同时,国外中间服务投入也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明 林玲 赵素萍
贸易转移现象导致海关统计难以反映真实的双边贸易净额。文章基于最终消费品价值来源分解的视角构建了多国双边附加值贸易统计模型和海关统计模型,从总量、产业、行业3个层面比较分析了两种统计方式下的中美贸易差额。结果显示:海关统计始终高估中美贸易顺差额,平均幅度为20%,各产业的贸易失衡状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在附加值贸易统计方式下顺差的产业结构有所改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取代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成为顺差的最大来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孟祺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采取了"再工业化"的措施。由于美国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这对中美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分析美国再工业化取得成绩基础之上,依据国际垂直分工的贸易附加值相关理论,研究了美国再工业化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
再工业化 中美贸易 贸易附加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长远 张军
结合对现有文献的拓展和应用,本文给出了一个理解中国附加值贸易发展的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OECD/WTO的TiVA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出口中,本地附加值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88%降至2005年的64%。此后,这一比重缓慢回升,至2009年达到67%。从产业角度所作的分解显示,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走低(回升),主要是产业内本地附加值比重下降(提高)造成的,而出口行业构成的变化则是第二位的因素。从国际比较来看,行业内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偏低是中国整个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主要因素,而出口行业构成偏重于本地附加值比重低的制造业则是中国整个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低于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营营 白东北 高煜
在构建贸易便利化影响企业附加值贸易的理论框架基础上,文章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贸易便利化综合指数,还是贸易便利化分领域指标,推进贸易便利化会显著提高企业出口DVAR。同时,相对于中西部企业、中低技术行业企业和本土企业而言,贸易便利化对东部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DVAR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贸易便利化的相对价格渠道降低了企业出口DVAR,但通过成本加成渠道提高了企业出口DVAR,贸易便利化总体上对企业出口DVAR的净效应为正。上述结论意味着,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对于提高企业出口DVAR和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郁秋 刘海云
文章在简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差异的现状和原因之后,从利益集团的视角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需求和供给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诱发机制。研究结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集团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从政治捐赠和总福利水平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形成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供给。从而形成了制度层面和产品层面的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诱发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提升——基于微观数据的研究
中国制造业出口附加值估算与影响机制分析
贸易摩擦、企业附加值和研发投入对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申请的影响——基于中国2013—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基于价值链延伸的视角
环境治理、政府绿色投入与贸易高质量增长——基于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视角
GVC参与度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
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基于28个细分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16个行业净附加值比重的分析
基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分布的国际贸易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贸易逆差的真实利益探析——基于贸易附加值的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