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3)
2023(16699)
2022(14110)
2021(13163)
2020(11355)
2019(26280)
2018(25484)
2017(48154)
2016(25855)
2015(29208)
2014(28598)
2013(28416)
2012(26220)
2011(23646)
2010(23398)
2009(21813)
2008(21411)
2007(18686)
2006(15971)
2005(14089)
作者
(75732)
(63621)
(63248)
(59994)
(40361)
(30826)
(28771)
(24809)
(24046)
(22239)
(21609)
(21361)
(20164)
(19959)
(19866)
(19680)
(19333)
(18721)
(18283)
(18282)
(15720)
(15468)
(15422)
(14481)
(14447)
(14247)
(14001)
(13801)
(12721)
(12533)
学科
(110389)
经济(110263)
管理(73902)
(71289)
(58658)
企业(58658)
方法(54218)
数学(48418)
数学方法(47861)
中国(29546)
(28114)
(27944)
(23226)
(22978)
贸易(22969)
(22392)
业经(22023)
(19241)
地方(18817)
农业(18508)
(17699)
财务(17649)
财务管理(17610)
企业财务(16742)
技术(16498)
(16119)
金融(16116)
环境(16108)
(15974)
(15971)
机构
大学(376211)
学院(371087)
(157812)
经济(155024)
管理(144859)
研究(128053)
理学(126259)
理学院(124879)
管理学(122714)
管理学院(122054)
中国(96222)
科学(78766)
(78504)
(69922)
(66531)
(64631)
研究所(59316)
中心(59029)
业大(58281)
财经(57104)
农业(52910)
(52706)
(52257)
经济学(49339)
北京(48919)
(46826)
师范(46218)
(45697)
经济学院(44712)
财经大学(42772)
基金
项目(257365)
科学(203256)
基金(191431)
研究(180084)
(170329)
国家(168760)
科学基金(143973)
社会(117245)
社会科(111415)
社会科学(111382)
基金项目(100849)
(97616)
自然(95249)
自然科(93090)
自然科学(93056)
自然科学基金(91449)
(83892)
教育(82880)
资助(78589)
编号(69530)
重点(58460)
(57932)
成果(55976)
(54220)
(53619)
科研(50486)
创新(50252)
国家社会(50204)
教育部(49612)
大学(48183)
期刊
(160725)
经济(160725)
研究(102832)
中国(67441)
学报(64929)
(58541)
科学(58246)
(54299)
管理(51492)
大学(48411)
学学(45835)
农业(39690)
教育(32223)
(30674)
金融(30674)
技术(30572)
财经(28361)
经济研究(27648)
业经(24701)
(24334)
(23005)
问题(21713)
(20375)
统计(18989)
(18907)
技术经济(18312)
世界(17687)
国际(17603)
(17415)
科技(17388)
共检索到534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莎莎  孙本芝  
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中国OFDI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影响的基础上,借助2007—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存量和世界经济论坛的知识产权指数等数据,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中国OFDI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中国OFDI的流入,即知识产权保护对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作用。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中国与沿线各国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邱斌  邓荣霞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以新兴技术为基础的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飞速发展,而知识产权保护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从法律的角度看,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知识产权改革自20世纪90年代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冠宇  卢小兰  
基于扩展的空间投资引力模型,文章研究2007—2016年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的空间效应、政治制度影响及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并测算OFDI潜力。结果表明:OFDI的空间效应来源于空间集聚、第三国市场规模直接效应和第三国不可测因素效应,OFDI表现为集聚垂直复合型投资。OFDI受东道国政治制度水平影响并不显著,但偏好于"制度接近"的国家。OFDI呈现出较强的贸易导向、基础设施偏好和一定的资源寻求特征。此外,采用更换权重矩阵和估计方法等两种方式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国经济总量对OFDI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而东道国市场规模、距离成本和税负水平呈现出显著负向效应。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小平  陆靖  李江  
本文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研究背景,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2003~2012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签订BIT能够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并且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要比发达国家更加显著且效应更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晖  陈志华  李童侠  
文章利用2006—2019年5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以及作用机理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中1国OFDI能够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并随着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提升,中国OFDI的边际效应呈“倒U”型趋势;中国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资本供给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贸易促进效应的中介效应显著。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加强中国OFDI的促进程度和效果;中国不同转移类型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以及中国OFDI促进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区域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均存在显著异质性。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晶  徐玉冰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ICT产品在全球价值链的重塑与再造、国际分工与合作、贸易利益分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05-2019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ICT产品出口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系统GMM和分位数回归,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ICT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对我国ICT产品出口具有显著提升效应,并且这种提升效应在电子元件类产品出口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ICT产品出口的贸易提升效应主要分布在高分位点。因此,要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并根据ICT产品出口的阶段性特征,灵活调整出口策略,进一步提高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ICT产品的贸易质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蔡玲  申君歌  
基于嵌套Logit模型,测算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利用中国2004—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内生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中国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中国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质量有着稳定且正向的影响。分地区估计的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呈现省际差异;东部省份、中部省份、"一带一路"重点省份和非重点省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出口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而西部省份的知识产品保护强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为负且不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文佳  魏龙  
"一带一路"倡议是多边框架下的制度联通平台,对中国OFDI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使用全球治理指数(WGI)指标构建制度的全局莫兰指数,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空间关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制度的空间关联对中国OFDI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OFDI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东道国制度的空间关联影响中国OFDI"制度风险偏好"。制度的空间关联强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中国OFDI的空间集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韶军  张璐超  
本文利用PRS发布的ICRG中"一带一路"沿线54国的国家风险数据,探讨有关国家政治风险的12个指标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发现各因素对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而言,投资环境(IP)、政府稳定性(GS)和法律制度(LO)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存在"逆向选择"的特点;民主问责(DA)、官僚体系质量(BQ)、腐败控制(COR)和宗教冲突(RT)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有效保护在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各大部委之间加强相互协作,构建对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增强我国企业的政治风险防控能力;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多双边合作机制建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本文基于开放经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数理模型,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数据,以及43个沿线国家经济指标,探讨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对沿线东道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OFDI整体上推动了沿线东道国产业升级,且沿线国家与中国领导层密切互访有助于强化中国OFDI对沿线国家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OFDI通过技术溢出、要素供给及生产率效应推动了沿线东道国产业升级。区分样本发现:相对投资于中高收入的沿线国家,投资于中低收入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效应更为明显;中国OFDI更能显著推动包含华人经济圈的沿线国家产业升级;与中国非相邻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效应强于与中国相邻的沿线国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博川  唐幸  刘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急剧增加。文章使用2003—2015年6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动机。结果显示:中国在这些国家的主要投资目的是培育国际市场、拓展资源配置空间和基础设施援助建设。门槛回归结果显示,东道国市场规模对中国OFDI的正向影响作用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大,中国在一些人力成本较高的国家不存在效率追求动机;同样,在那些自然资源匮乏的地区也不存在资源寻求动机;出于市场容量与经济成本的考虑,中国将基建水平中等发达的国家作为基建援助的重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赛  
本文利用2007—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OFDI的贸易效应,考察了制度在OFDI的贸易效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本文还对沿线国家按照地区和收入进行分组,以检验制度在OFDI的贸易效应中所产生的异质性。结果显示,OFDI与贸易之间存在显著互补效应,即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增加能显著促进对外贸易的提高;完善的制度能够促进贸易规模的上升,随着东道国整体制度环境的改善,预计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将有明显提升。不过,制度在OFDI的贸易效应中起到了显著的阻碍作用,即在制度薄弱的国家,中国对其直接投资反而能带动贸易的增加;在东南亚和西亚地区,制度对OFDI的贸易效应产生了阻碍作用,在中东欧地区则表现为促进作用;在低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制度均对OFDI的贸易效应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中,既需要发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还需要综合考虑东道国的制度环境,达到投资和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婷  汤继强  
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金融风险综合指数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影响,东道国金融风险抑制中国OFDI流入的同时会将投资挤入邻国。渠道分析发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信贷活动是金融风险影响中国OFDI的重要因素,其中公共部门债务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效应不同,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