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1)
- 2023(9653)
- 2022(8085)
- 2021(7420)
- 2020(6159)
- 2019(13624)
- 2018(13308)
- 2017(25755)
- 2016(13481)
- 2015(14597)
- 2014(14098)
- 2013(14084)
- 2012(12826)
- 2011(11861)
- 2010(11734)
- 2009(11098)
- 2008(10750)
- 2007(9666)
- 2006(8708)
- 2005(7592)
- 学科
- 济(58808)
- 经济(58751)
- 业(47001)
- 农(45092)
- 管理(36019)
- 农业(29663)
- 企(26796)
- 企业(26796)
- 贸(23046)
- 贸易(23038)
- 易(22475)
- 方法(22359)
- 业经(18870)
- 数学(18869)
- 数学方法(18740)
- 中国(13014)
- 制(11750)
- 学(11324)
- 地方(11254)
- 财(11045)
- 技术(10837)
- 农业经济(9983)
- 发(9941)
- 策(9561)
- 体(9002)
- 村(8992)
- 农村(8984)
- 出(8953)
- 环境(8756)
- 银(8285)
- 机构
- 学院(199910)
- 大学(195634)
- 济(88805)
- 经济(87432)
- 管理(79654)
- 理学(70073)
- 理学院(69396)
- 管理学(68429)
- 管理学院(68102)
- 研究(66834)
- 农(58587)
- 中国(50626)
- 农业(45323)
- 科学(41729)
- 业大(40128)
- 京(39030)
- 所(33916)
- 财(33505)
- 中心(31820)
- 研究所(31110)
- 江(29115)
- 农业大学(28603)
- 财经(27674)
- 经济学(25997)
- 经(25396)
- 经济管理(24863)
- 范(24027)
- 经济学院(23859)
- 师范(23704)
- 北京(22976)
- 基金
- 项目(140521)
- 科学(111009)
- 基金(104586)
- 研究(99317)
- 家(93293)
- 国家(92470)
- 科学基金(78819)
- 社会(66665)
- 社会科(63073)
- 社会科学(63058)
- 基金项目(56436)
- 省(55299)
- 自然(51140)
- 自然科(49957)
- 自然科学(49939)
- 自然科学基金(49093)
- 划(45186)
- 教育(42187)
- 资助(40160)
- 编号(40082)
- 农(33366)
- 发(31106)
- 部(31001)
- 重点(30719)
- 创(30369)
- 成果(30277)
- 业(28636)
- 国家社会(28563)
- 创新(28350)
- 科研(27050)
共检索到287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琳琛 董银果 王悦
知识产权保护引致的育种创新颠覆了传统农业集约化生产模式和贸易竞争格局,其对全球农产品贸易依赖网络演化的影响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本文基于1995—2019年101个经济体的农产品贸易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时态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以及其分离的形成模型和解除(或持续)模型(STERGM),定量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对全球农产品贸易依赖网络演化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行影响机制解析。研究发现:出口方与进口方知识产权保护分别形成推力和拉力两股相斥作用力。出口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质量提升效应、种类扩张效应和市场分散化效应阻碍农产品贸易依赖网络中新依赖关系的形成,并提高旧依赖关系的解除概率,总体上降低了经济体间农产品贸易依赖程度。然而,进口方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市场势力效应和质量筛选效应,更有利于贸易依赖网络新关系形成和旧关系维持,进而加深了经济体间贸易依赖程度。本研究为我国建立有效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提升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琳琛 董银果 王悦
基于1995-2017年101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系统分析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对植物类农产品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出口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植物类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主要体现在遵从UPOV法案、免除农民特权、扩大植物品种保护周期以及专利保护范围的创新激励作用;进口方知识产权保护会因加强市场势力效应的主导地位而负向作用于植物类农产品进口贸易,主要体现在遵从UPOV法案、免除育种者特权和扩大专利保护范围对贸易集约边际的抑制作用;贸易双方知识产权保护均有利于农产品双边贸易新联系的建立。异质性检验发现,发达国家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建设中受益更多,促进了其大多数植物类农产品行业的出口贸易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会抑制除水果类以外的多数行业的出口贸易,紧缩农产品进口贸易;进一步检验发现,进口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贸易市场挤入,而挤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市场份额,造成南北国家间的植物类农产品贸易失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清如 王冰雪
基于2007—2021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字产品贸易数据,构建全球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网络,从“整体—社群—个体”三个层面系统分析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基于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对全球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网络演化的内部和外部机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全球数字贸易依赖网络呈现明显的“中心-边缘”分布结构,经济体间的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程度逐渐加深;全球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网络主要形成由中国和美国共同领导的亚太贸易社团和以德国和荷兰为中心的欧洲贸易社团;中国在网络中的中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网络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枢纽性角色;全球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受到相互依赖效应、聚集效应、感染效应与时间依赖效应等内生机制的影响,经济规模等外生因素也显著影响数字产品贸易依赖网络的形成,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内生机制和外生机制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国柱 祁春节 顾雨檬 徐东普
[目的]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理清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演变的特征及趋势,对于及时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风险、提高国际循环利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1996—2021年世界农产品贸易数据,该文从总体——行业——加工程度三个维度分别构建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定量分析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的格局演化及重要节点特征。[结果](1)各国间农产品贸易关联日益加深,处于核心地位的国家数量显著增加,以美国为代表的单中心主导地位被削弱,但由少数国家主导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情形并未改变。(2)中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中地位显著提升,点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均位于前列,但中介中心度处于较低水平,说明中国对全球农业资源和市场的掌控能力依然不足。(3)各国在不同细分行业中的地位呈现明显的异质性,大多数国家的进口集中于少数贸易伙伴的少数产品,加工贸易逐渐成为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主流,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贸易成为各国农业贸易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结论]为此,应持续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拓展与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不断提升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祥 强文丽 牛叔文 刘爱民 成升魁 李真
论文基于复杂网络视角,选择谷物、油料、纤维、糖料、果蔬、肉类6大类57种农产品,用1986—2013年间的贸易数据,构建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定量分析了这个复杂网络的特征和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1986—2013年,全球农产品贸易总量增加了2.26倍,其中油料作物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4.97倍。参与到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中的国家(地区)逐年增多。2)拟合节点累积度分布的幂函数曲线,表明全球农产品贸易节点度分布具有不均匀性,节点度小的节点数量多,节点度大的节点数量少,满足幂律分布。"枢纽"节点不断成长。3)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密度上升、平均路径长度下降、多元化趋势加强、网络结构复杂化等特征日益突出。4)我国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地区)集中程度较高,农产品进口潜在风险较大。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展进口来源国(地区)的数量,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另一方面强化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范风险,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左宗文 金玉萍 冯德连
本文基于2000—2021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的ICT产品贸易数据,构建ICT产品贸易依赖网络,分析其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ICT产品贸易依赖网络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分布,中国从网络的相对边缘位置跃升至网络核心;利用聚类分析世界各国的网络地位发现,中国由跟随者转变为领导者;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在ICT核心产品电子元件方面对欧美发达经济体存在严重的贸易依赖;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距离、技术距离、研发距离、中心距离、地理距离、文化距离、殖民关系和同盟关系均对ICT产品贸易依赖关系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邵言波 张煜嘉
以中国2012—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讨论要素价格扭曲在其中起到的中介效应,测算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以东、中、西部地区为标准进行了异质性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知识产权保护、资本价格扭曲、城镇化水平、环境规制、交通设备水平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但劳动力价格扭曲和产业集聚程度过高会抑制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发展。第二,知识产权保护的直接促进作用和其缓解劳动力价格扭曲所产生的正向中介作用,大于知识产权保护缓解资本价格扭曲从而减少“成本优势”来降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负向中介作用。第三,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和直接效应,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从溢出效应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从直接效应看,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群勇 孟雅婧
随着世界贸易的深入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加强,知识产权贸易展现出了新的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知识产权贸易网络的特征与我国在其中的地位,利用指数随机图模型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产权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贸易网络在逐渐变得活跃而密集的同时出现了去中心化的趋势,但是两极分化的情况依然明显,我国在该网络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了重要的网络枢纽;(2)两个国家间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差距越大,保护水平较强的国家向较弱的国家的知识产权出口额越大;两国间知识产权保护的总水平与知识产权出口额间呈现“U”型关系;(3)知识产权贸易网络存在自组织效应,互惠性、传递闭合性等网络效应对网络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4)国家发展水平和创新水平越高,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产权贸易的推动作用越强;(5)国家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有利于推动贸易协定的签订,进而促进了知识产权贸易关系的产生。本研究为知识产权保护与出口间的关系提供了客观的经验证据,丰富了知识产权贸易网络的文献,并对我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协调对外贸易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志本
在WTO的TRIPS协定中,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具有悠远的农耕文明和深厚的饮食文化,许多以原产地名称闻名的传统名、特、优农产品具有保护价值。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现实市场,将积极引导这些产品在原产地区域的产业化;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用技术及产品质量、特性等方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将有效促进相关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地理标志使用的地域外排他性与地域内共有性,为相关产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供了竞争和协作的“高位平台”。实行地理标志保护将发掘和实现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是入世后农业须着力把握的机遇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雷勤颖
加快对于农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也有助于优化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这对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来看,目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为农产品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商标权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权缺乏保护。对此,为了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相关部门还需重视加强对于农产品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商标权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权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庭竹 杜德斌
集成电路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已成为全球关键核心技术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全球集成电路贸易数据建立网络矩阵,借助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2000—2019年全球集成电路贸易的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并进一步揭示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相互依赖关系。研究发现:(1)20年间全球集成电路贸易网络的整体规模逐渐扩大,但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近年来的网络发展态势受阻;(2)全球集成电路贸易网络“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显著,并呈现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核”向以中韩为核心的“双核”结构转变。(3)全球集成电路贸易格局“东升西降”特征显著,贸易网络空间结构则呈现出以北美为核心的“洲际双拱”格局演变为以东亚—东南亚为核心的“洲内联系为主,洲际互动为辅”的多级格局。(4)研究期内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保持高额贸易往来的同时却维持了较低的贸易紧密度,反而“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洲国家与中国的贸易依赖程度不断加深。(5)中国与世界各国集成电路贸易依赖的非对称性显著,中国对发达国家呈现出单向依赖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林青 陈紫若 田毕飞
传统国际贸易研究聚焦双边关系,然而多边关系有助于审视整个网络的内生性结构依赖特征,推动国际合作与贸易繁荣。文章采用最新发展的指数随机图模型,对结构依赖是如何影响"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形成及演化进行实证分析。文章认为,传统国际贸易研究中地理距离、语言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外生变量的解释性降低,但是内生性结构依赖却更加显著,这表明贸易关联是相互依存并由其自身网络结构决定的。结构依赖特征包括星型、互惠和三角形结构,共同促进贸易网络的形成与演化,且具有明显稳定性。为此,中国应该遵循"稳中求进"原则,重点强化对邻近国家的贸易渗透与贸易辐射,推动贸易关系的双向流动与平衡发展并提升贸易网络的传递性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祥 牛叔文 强文丽 刘爱民 成升魁 邱欣
用实物量与价值量对农产品贸易网络进行加权,可以揭示这种网络结构的变化特点,直观地表现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本研究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八大类农产品两种贸易网络,结果表明:①30年来全球农产品实物总量增加了2.55倍,增长过程平稳;价值总额增加了1.98倍,呈波动上升态势,这充分表现出全球农业经济一体化的趋势。②拟合节点强度的累积分布曲线发现,其满足幂律分布。扩展指数α随时间推移增大,表明网络中各节点的异质性增强,"枢纽"节点的功能进一步强化。③30年来,主要的贸易连线发生了大的变化,中国逐渐成为农产品的最大需求方。④两种贸易网络反映出农产品的属性差异,但主要的贸易关系逐步趋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邵文 张蕙杰 钱静斐
RCEP的签署与实施为中国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采用拓展引力模型分析RCEP区域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空间凝聚力持续增强,连通性显著提高,贸易规模不断扩展,呈现“中心—边缘”结构;(2)RCEP成员国进口格局多样化趋势明显,出口稳步增长,农产品贸易伙伴不断增加,贸易地位出现分化态势,逐渐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单核结构;(3)经济制度质量提升和签订自贸协定有利于改善贸易环境,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农产品贸易。据此,提出中国应充分利用RCEP实施契机,发挥在区域内的核心影响力,推动高质量规则落地,形成区域高互补性农产品市场,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帅伯
从山西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出发,针对其不足,从农业合作社建设、WTO规则下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以及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化等方面,为山西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山西农产品 知识产权保护 农业合作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