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7)
- 2023(15598)
- 2022(12709)
- 2021(11751)
- 2020(9924)
- 2019(22386)
- 2018(21847)
- 2017(41717)
- 2016(22673)
- 2015(25453)
- 2014(24878)
- 2013(24924)
- 2012(22766)
- 2011(20287)
- 2010(20278)
- 2009(19309)
- 2008(19322)
- 2007(17153)
- 2006(15152)
- 2005(14118)
- 学科
- 济(105131)
- 经济(105004)
- 业(96211)
- 企(87042)
- 企业(87042)
- 管理(82629)
- 方法(48581)
- 数学(39247)
- 数学方法(39074)
- 财(35495)
- 业经(32219)
- 农(30737)
- 中国(28244)
- 务(26260)
- 财务(26243)
- 财务管理(26213)
- 企业财务(25032)
- 贸(22143)
- 贸易(22131)
- 农业(21954)
- 易(21639)
- 制(21313)
- 技术(19716)
- 划(17845)
- 策(17628)
- 和(17197)
- 体(16633)
- 融(16174)
- 金融(16174)
- 理论(15847)
- 机构
- 学院(332410)
- 大学(330725)
- 济(150482)
- 经济(148203)
- 管理(133963)
- 理学(115267)
- 理学院(114174)
- 管理学(112930)
- 管理学院(112316)
- 研究(110152)
- 中国(89544)
- 财(70085)
- 京(69009)
- 科学(62612)
- 农(57329)
- 财经(56277)
- 所(55150)
- 经(51570)
- 中心(49638)
- 研究所(49581)
- 江(48463)
- 业大(47595)
- 经济学(47182)
- 农业(45183)
- 北京(43378)
- 经济学院(42877)
- 财经大学(41931)
- 商学(38999)
- 院(38874)
- 商学院(38645)
- 基金
- 项目(215899)
- 科学(172702)
- 基金(162370)
- 研究(156526)
- 家(141692)
- 国家(140499)
- 科学基金(121825)
- 社会(105451)
- 社会科(100307)
- 社会科学(100282)
- 基金项目(85706)
- 省(80961)
- 自然(77522)
- 自然科(75777)
- 自然科学(75753)
- 自然科学基金(74560)
- 教育(70168)
- 划(68286)
- 资助(65731)
- 编号(60225)
- 部(49522)
- 成果(48387)
- 重点(48113)
- 创(47790)
- 发(46012)
- 业(45670)
- 国家社会(45446)
- 创新(44013)
- 教育部(43165)
- 人文(42098)
- 期刊
- 济(163894)
- 经济(163894)
- 研究(97965)
- 中国(61579)
- 财(58074)
- 管理(53420)
- 农(52449)
- 学报(49501)
- 科学(47771)
- 大学(38245)
- 学学(36516)
- 农业(35732)
- 融(34185)
- 金融(34185)
- 财经(29485)
- 经济研究(27460)
- 业经(26985)
- 技术(26950)
- 经(25407)
- 教育(24295)
- 业(23009)
- 问题(22368)
- 贸(21608)
- 国际(20343)
- 世界(19170)
- 技术经济(18662)
- 商业(16017)
- 现代(15991)
- 财会(15950)
- 版(15079)
共检索到499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石丽静 洪俊杰
本文以资源基础观和制度基础观为理论基础,采用2004—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母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母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国际化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母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创新机制和融资机制影响当地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母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还会因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和所处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母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在企业国际化中的作用,推进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宝友 范榕榕 孟丽君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阐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在两者间的调节效应,并以2011—2021年沪深服务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效应;同时,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调节这种呈“U”型非线性特征的促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本文为我国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设时空分异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学提升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志彬 陈卓 欧玲
依据2011-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考量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服务化转型在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调节机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效应,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最适强度”。服务化转型通过收益竞争优势和成本竞争优势对“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绩效”发挥正“U”形调节效应,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长效激励”。对非高技术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东部沿海企业而言,服务化转型调节效应更显著。鉴于此,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化转型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解维敏 唐清泉
在单一经济体背景下,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进行适当保护是必要的。文章以中国证券市场2003年~2005年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上市公司R&D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否能够激励企业进行R&D投资。实证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企业R&D支出有一个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R&D支出 自主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胡晟 王晨晨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能显著提高企业国际化深度;经过替换变量度量方式、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通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国际化深度;同时,管理者短视主义削弱了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促进作用,而高管海外背景则加强了这一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非国有企业,特别是非家族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国际化深度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文章结论为我国企业以数字协同方式深入推进国际化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龙小宁 易巍 林志帆
本文从立法制规保护、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三个维度构造省级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指标并与上市公司专利数据匹配,使用Griliches(1981)"知识资本"价值评估模型定量测算了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研究发现:1.专利的平均价值约为685万元/件,且发明的价值明显高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2.省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每提升1%将使上市公司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价值分别提升128、10、15万元,使用地方知识产权局领导的教育信息作为工具变量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结论稳健成立;3.分维度看,司法保护的价值最大,立法制规保护次之,行政保护尚不明确;4.非国有企业与高科技行业企业的专利价值对知识产权保护更为敏感。本文启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加强知识产权"有法必依"的司法保护、整合司法与行政"双轨制"保护,有助于激励企业研发创新。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价值 企业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沈超
尽管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为经济新常态形势下的必然趋势,然而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进程中在应对知识产权问题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通过厘清母国知识产权产出、保护等方面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并采用CIPI的知识产权指数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母国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创造潜力和试点示范都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负向影响,而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为潜在正向的基本结论。此外,基于分位数的回归结果表明,随着分位数提高,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正向效应不断增强。因此在企业"走出去"进程中注重母国知识产权保护将有利于企业更好开展国际化经营。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知识产权产出 分位数回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明明 杜鹏飞 方紫意
出口产品质量事关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及企业国际竞争力,而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变革着外贸企业的生产函数和要素组合,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数字化视角,通过手工整理计算2012-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并与同期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延长生产迂回长度、深化分工网络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先进技术外溢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充足资源投入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高级劳动力条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健威 何正全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证实了人民币国际化可显著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进行更换解释变量、双重聚类调整、防止过度控制、加入可能的遗漏变量等一系列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高会通过融资激励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对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和拥有高管海外背景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人民币国际化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内在机制,可为中国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使其服务实体经济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罗党论 杨玉萍
税负是影响企业价值和企业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企业税负的高低除了与税制和政策规定有关外,也与具体征管过程中政策的执行程度密切相关。本文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政治关系指数,探讨政治关系与企业税负的关系以及产权、外部治理环境等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文章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政治关系显著降低了公司的实际税负,这一关系在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中都存在,但在中央国企中并不显著;同时,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会显著削弱政治关系获取税收好处的作用,这一效果在民营企业上尤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企业税负的影响因素以及政治关系这一非市场力量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的作用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企业税负 政治关系 治理环境 产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超鹏 唐菂
知识产权制度及在其保护下的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本文研究我国各省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及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可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表现为企业专利产出和研发投资的增加;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可以通过减少研发溢出损失和缓解外部融资约束两条途径来促进企业创新。当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较强时,企业专利产出对未来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综合本文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财务绩效,以科技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宏鸣 孙鹏博 郭慧芳
本文以2011—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挖掘技术定量测度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金融这一新兴金融业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数字金融显著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对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及东部和南方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优化营商环境、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增加研发支出四个渠道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通过探索和识别激发企业数字化战略变革的外部条件,为加速形成数字化转型新格局、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薛有志 周杰
产品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是公司成长的两种重要模式。本文以2002-2004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路径分析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公司在实施产品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的程度上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体现了两种战略的互补效应,并且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这种关系更加显著。此外,利用2002-2004年三年的混合样本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战略对公司绩效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对公司绩效的间接影响存在着互补效应。
关键词:
产品多元化 国际化 公司绩效 互补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荣华 杜昊 张磊
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试点地区的实施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优化企业环境绩效,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促使目标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效应和绿色技术进步效应优化企业环境绩效,阻止环境绩效较差的企业进入或促使其退出市场,激励环境绩效较优的企业进入市场,强化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从而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民营和外资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以及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改善效应更为显著。动态演进视角拓展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带来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将有利于企业优化环境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翔宇 刘光强 段华友
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研发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研发强度的上升显著提升了数字技术运用,也催生了数据应用场景生成。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对数字技术运用和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影响程度,显著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在转型机制方面,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其研发活动通过数字技术运用为中介,实现了对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41.3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