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7)
2023(13261)
2022(10435)
2021(9361)
2020(7552)
2019(17107)
2018(16626)
2017(31409)
2016(16072)
2015(17895)
2014(17454)
2013(16958)
2012(15262)
2011(13506)
2010(13254)
2009(11842)
2008(11244)
2007(9576)
2006(8024)
2005(6299)
作者
(43019)
(35910)
(35386)
(33773)
(22662)
(16850)
(16367)
(13960)
(13748)
(12462)
(12166)
(11967)
(11254)
(11032)
(10745)
(10668)
(10556)
(10431)
(10423)
(10116)
(8466)
(8428)
(8399)
(8259)
(8048)
(8025)
(7740)
(7738)
(7010)
(6981)
学科
(70184)
经济(70116)
管理(53605)
(47514)
(40325)
企业(40325)
方法(31017)
数学(27140)
数学方法(26773)
中国(20713)
业经(19091)
(17580)
(16922)
地方(13593)
(11963)
产业(11868)
农业(11826)
环境(11790)
(11417)
理论(11375)
财务(11367)
财务管理(11347)
技术(11159)
(10919)
贸易(10916)
(10859)
企业财务(10783)
信息(10730)
(10626)
(10386)
机构
大学(221565)
学院(221285)
管理(92872)
(89655)
经济(87740)
理学(80804)
理学院(79985)
管理学(78656)
管理学院(78204)
研究(66104)
中国(49979)
(45366)
(40355)
科学(38624)
中心(33172)
财经(32843)
(31463)
(30371)
(30064)
师范(30043)
业大(30014)
(28639)
经济学(27823)
(27763)
北京(27215)
研究所(25986)
(25495)
(25254)
经济学院(25205)
财经大学(24732)
基金
项目(161471)
科学(130101)
研究(121002)
基金(119405)
(102599)
国家(101771)
科学基金(90778)
社会(79890)
社会科(75938)
社会科学(75922)
基金项目(63446)
(62218)
自然(57627)
自然科(56191)
自然科学(56175)
教育(56005)
自然科学基金(55135)
(51864)
编号(49221)
资助(46230)
成果(38122)
重点(35615)
(35506)
(34346)
国家社会(34285)
(33953)
课题(32271)
创新(32120)
教育部(31526)
人文(31222)
期刊
(90023)
经济(90023)
研究(59802)
中国(39691)
管理(34334)
(32328)
学报(27863)
科学(27734)
教育(24384)
技术(23328)
(23327)
大学(22933)
学学(21160)
(16676)
金融(16676)
农业(16066)
业经(15846)
财经(15788)
图书(14514)
经济研究(14081)
(13563)
问题(13511)
技术经济(10500)
理论(10457)
书馆(10061)
图书馆(10061)
科技(10024)
财会(9871)
资源(9790)
(9759)
共检索到311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毅坚  
选取2008—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PSM-DID、空间计量模型验证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正向影响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在提升本地区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基础上,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区域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就空间溢出效应来看,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具有空间异质性,呈现“东部—西部—中部”梯次递减趋势。根据上述结论,提出坚持“高协同”,打造知识产权国际教育合作联盟;突出“区域化”,制定差异化知识产权保护方案;聚焦“高质量”,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的政策建议,期冀为城市参与数字全球价值链提供参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毅坚  
选取2008—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PSM-DID、空间计量模型验证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正向影响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在提升本地区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基础上,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区域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就空间溢出效应来看,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具有空间异质性,呈现“东部—西部—中部”梯次递减趋势。根据上述结论,提出坚持“高协同”,打造知识产权国际教育合作联盟;突出“区域化”,制定差异化知识产权保护方案;聚焦“高质量”,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的政策建议,期冀为城市参与数字全球价值链提供参鉴。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东  
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改变市场中的技术溢出状态对创新和创业活动产生影响。在完全信息动态和静态博弈框架下,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少非法技术溢出提高创新者的创业利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合法技术溢出提高模仿者的创业利润,从而同时促进创新者和模仿者的创业活动。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5—2018年270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多时点双重差分检验发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示范城市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新创企业和有软件著作权信息的新创企业增加,其中存在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增加技术供给和引用的中介机制,且这种创业促进效应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和专利转让数量较多的城市中更为明显。上述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能够通过减少非法技术溢出和增加合法技术溢出的双重路径产生显著的创业促进效应,在非法技术溢出较少和合法技术溢出较多的情形下,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的创业促进效应更大。因此,应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同时,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健康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景国文  陈光  
本文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4—2019年全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对改善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可以显著抑制大气环境污染。具体而言,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科技产业发展来改善大气环境污染。异质性分析结果也表明: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效果,在城市行政等级、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为此,今后在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过程中可以采取继续扩大试点范围,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发展,同时兼顾不同地区的政策差异,从而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对改善大气环境污染的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喜仓   蒋美  
基于中国2006—2020年282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知识产权保护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且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城市促进作用越明显,同时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强化环境规制效果、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增大研发投入等路径,最终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伟  金永杰  
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现代产权制度优化、要素市场改革及资源配置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章利用2008—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48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214个非示范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城市科学技术投入、扩大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数、促进人才资源向非农业产业领域流动来促进经济发展。研究为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未来相关战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永生  李凌飞  邵传林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激励民营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2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5~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战略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战略会显著促进民营企业创新,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知识产权战略对中西部地区、融资约束较高及高技术行业民营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知识产权战略主要通过政府补贴和提升人才集聚作用于民营企业创新。因此,应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励民营企业研发创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扬  韦东明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方向,因此,系统评估城市知识产权政策的创新效应,对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认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促进了企业专利数量扩张,同时还提升了企业专利质量,具有明显的"增量提质"效应;(2)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促进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提升,且主要集中于非国有企业、高竞争强度和易被反向工程行业以及普通地级市;(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趋势;(4)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改善人力资本结构以及提升专利价值,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为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智鹏  
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能力是重塑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格局、赋能价值链技术扩散的原动力。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聚焦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层面,借助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具有显著推动效应,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以技术创新与吸引外商投资为影响路径,驱动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加工贸易类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驱动作用更显著。我国应优化知识产权市场环境,完善现代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监管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基层渗透力度;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以协同发展赋能企业技术创新,塑造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格局,发挥数据要素资源优势,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促进知识产业集聚,畅通知识要素流动,提升产业链外循环水平,“靶向性”制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举措。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珍增  刘晶  
知识产权保护是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文章利用全球价值链贸易数据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用GP指数和Fraser指数构建有效知识产权保护指标,基于2000~2009年的国家-行业面板数据计算Koopman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标,在考虑知识产权保护和行业专利密集度交互作用的前提下,通过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完成了经验检验。研究发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提高一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在专利密度较高、模仿成本较低的行业上表现更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崔珊珊  张伟豪  汪亚楠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将城市层面实施的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显著提高了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2)平行趋势检验表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效应不存在时滞;(3)异质性检验表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大规模企业、非出口企业、非国有企业、低技术企业、中西部和沿海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4)机制检验表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要通过影响企业成本从而深化进口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影响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三审合一”改革,可以为中国进口贸易的提质升级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新啸  汤泰劼  仲崇阳  
高层次人才是企业和国民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如何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有效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影响,以2014年底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知识产权法院设立为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够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促使其主动改善员工激励机制、工作环境以及加大科研资源投入,从而对人力资本结构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高层次人才规模扩大和比例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优化作用在知识产权涉诉风险较低、行业竞争激烈及技术密集度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这表明在更高程度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下我国企业能够更加主动地研发创新和升级人力资本结构,这不仅支持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决策高层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而且对企业雇员流动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学术研究进行了有益补充。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富森  李璐  
知识产权制度能否成为创业的有效支撑?这是知识产权强国背景下通过发掘制度比较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结合手工收集的2003—2019年260个地级市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创业效应。研究发现,与非示范城市相比,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创业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估计方法有效性检验、纠正样本选择偏误以及其他多重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通过创新活力激发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引致效应以及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促进创业。结合进一步的异质性和调节效应分析发现:该政策实施的促进作用具有时期动态性,对于科技型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较非科技型创业明显较强;金融发展水平、互联网发展水平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均是正向调节知识产权制度的创业效应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对于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展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冬  
以2010~2020年我国77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238个非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2712家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机制、实现条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创新,且对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创新具有更强的推动作用。质量基础设施、高等人力资本是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创新的主要传导路径;市场分割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创新中产生负向调节效应;随着质量基础设施、高等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作用呈现“边际递增”特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与企业数字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据此,应加快完善数字知识产权管理框架,构筑“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基站,发挥区域联动治理功能,促进企业数字创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毅坚  
基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应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知识产权治理对数字创新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治理可驱动数字创新韧性提升,且该作用具有时间滞后与动态效应。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治理可通过促进数字产业集聚、财政科技支出扩容、人力资本升级等路径,间接驱动数字创新韧性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证实,知识产权治理对高水平数字政府、大型城市及胡焕庸线东部城市的数字创新韧性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提出布设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交织化网络、加快推进数字产业“聚链成群”、纵深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建议,为切实提升数字创新韧性提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