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67)
- 2023(18162)
- 2022(15221)
- 2021(14100)
- 2020(12250)
- 2019(28105)
- 2018(28006)
- 2017(54142)
- 2016(29440)
- 2015(33343)
- 2014(33092)
- 2013(32791)
- 2012(29959)
- 2011(27010)
- 2010(27304)
- 2009(25786)
- 2008(25774)
- 2007(23350)
- 2006(20331)
- 2005(18336)
- 学科
- 济(128451)
- 经济(128285)
- 业(106659)
- 管理(101571)
- 企(93643)
- 企业(93643)
- 方法(61939)
- 数学(52145)
- 数学方法(51388)
- 财(40038)
- 农(37601)
- 业经(34521)
- 中国(29835)
- 制(27988)
- 务(27444)
- 财务(27372)
- 财务管理(27316)
- 企业财务(25937)
- 农业(25868)
- 地方(23289)
- 贸(22619)
- 贸易(22606)
- 技术(22559)
- 理论(22239)
- 学(22043)
- 易(21946)
- 和(21011)
- 划(20077)
- 体(19704)
- 银(19024)
- 机构
- 学院(429693)
- 大学(426047)
- 济(177986)
- 经济(174391)
- 管理(172318)
- 理学(148748)
- 理学院(147208)
- 管理学(144529)
- 管理学院(143742)
- 研究(134216)
- 中国(105240)
- 京(88797)
- 财(85845)
- 科学(81089)
- 农(70719)
- 财经(67904)
- 所(67239)
- 江(65736)
- 中心(63728)
- 业大(62511)
- 经(61558)
- 研究所(60351)
- 农业(55403)
- 北京(55246)
- 经济学(54426)
- 范(51882)
- 州(51620)
- 师范(51346)
- 财经大学(50213)
- 经济学院(49357)
- 基金
- 项目(283912)
- 科学(225608)
- 基金(208633)
- 研究(206348)
- 家(180626)
- 国家(179112)
- 科学基金(156334)
- 社会(132374)
- 社会科(125656)
- 社会科学(125623)
- 省(111331)
- 基金项目(110127)
- 自然(102242)
- 自然科(99907)
- 自然科学(99881)
- 自然科学基金(98158)
- 教育(96304)
- 划(92649)
- 资助(86244)
- 编号(83605)
- 成果(67165)
- 部(63410)
- 重点(63274)
- 创(60971)
- 发(59591)
- 课题(56778)
- 创新(56485)
- 国家社会(55014)
- 教育部(54985)
- 制(54637)
- 期刊
- 济(195768)
- 经济(195768)
- 研究(121077)
- 中国(81035)
- 财(71121)
- 管理(67241)
- 农(64725)
- 学报(62573)
- 科学(59648)
- 大学(48724)
- 学学(46169)
- 农业(43655)
- 教育(40839)
- 技术(40543)
- 融(39506)
- 金融(39506)
- 财经(34412)
- 业经(33540)
- 经济研究(30578)
- 经(29516)
- 问题(26037)
- 业(25585)
- 技术经济(23472)
- 统计(22831)
- 策(21411)
- 贸(20422)
- 财会(20252)
- 商业(20009)
- 版(19999)
- 现代(19722)
共检索到632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秦放鸣 张宇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攻关期,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推动质量变革、建设制造强国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首次把知识产权保护和地区制造业升级纳入统一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2003-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地区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及边际效应。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推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且地区制造业升级存在一定路径依赖,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及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创新激励效应、人力资本配置效应和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等作用机制促进地区制造业升级,其中,创新激励效应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影响效果次之,而人力资本配置效应的效果有限;知识产权保护对地区制造业升级的边际效应呈现倒U型特征,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存在“最适强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卢飞 刘明辉
人口红利不等同于人口转变,本文将人口红利的内容扩展至人口结构、人力资本和劳动资源再创造三个方面,形成广义人口红利概念。理论分析表明,广义人口红利引发产业结构变迁,该"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进一步地,借助空间面板模型及面板分位数回归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发现,广义人口红利对制造业结构的影响在面临行政距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时表现不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持续显著。人口结构的变化带动整个产业增长,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人力资本的提高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促进作用较大,而邻近区域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桂梅 程开明 罗雨森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熵值TOPSIS法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改进GP指数量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解析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发现:不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知识产权保护均呈现显著促进作用;考虑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则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社会和谐均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军 陈伟
文章将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绩效与产业升级纳入统一框架下进行系统分析,运用我国制造业29个行业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考察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绩效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而言,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有着显著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有着负向效应,但不显著;二者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按照要素密集型分样本的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保永文
本文在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中24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引进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创新,但其影响在不同层次创新成果间存在差异;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互补效应,由于吸收能力差异,国外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存在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只有以研发支出存量和人力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高于临界值的行业,技术引进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保永文
本文在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中24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引进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创新,但其影响在不同层次创新成果间存在差异;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互补效应,由于吸收能力差异,国外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存在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只有以研发支出存量和人力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高于临界值的行业,技术引进才能有效提高其技术创新水平;自主研发是推动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积累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胡亚南 尹文玺 田茂再
本文控要地区和时间的变化,文究2011-2013年控部六省各地市地低工区标和上调对企时劳动力成本的间的性影响。利用2011-2013年控国微观数据库控控部六省要造时企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低工区标和每提升1%,要造时企时劳动力将整体平均上涨0.039%,其控,劳动密集型企时上涨0.107%,而区本密集型企时劳动力成本将平均下降0.055%。借助2011-2013年安徽省和江西省地低工区上涨的“和自然实验”证实了地低工区标和提升对劳动力成本的影响主要集控在低工区水平的企时的结论。对工区水平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企时存在溢出效应,但对区本密集型企时有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效应。并且地低工区政策对于不同行时性的的企时影响具有间的性。相关部门在调整地低工区标和时应将地低工区的分位水平考虑在内,实行行时差间性地低工区水平,并且需要考虑企时的成本创新效应。
关键词:
地低工区 间的性 分位数处理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开良 秦慧
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在考虑了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本投入5个因素后,利用面板Tobit回归分别构建了全国、东部、中部及西部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率影响因素模型。模型结果发现这5个因素对于各区域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产业集聚度对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的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正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仅仅对于西部区域的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人力资本对于东部、中部及西部的效率有着显著的负影响。对外开放度对东部区域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开良 秦慧
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在考虑了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本投入5个因素后,利用面板Tobit回归分别构建了全国、东部、中部及西部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率影响因素模型。模型结果发现这5个因素对于各区域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产业集聚度对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的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正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仅仅对于西部区域的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人力资本对于东部、中部及西部的效率有着显著的负影响。对外开放度对东部区域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与中部及西部区域效率之间呈现相反的相关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卫红 胥富俊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内在要求。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竞争和创新产出之间的作用机理,使用2010-2020年28个细分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我国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和研发投入在其中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表现为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有效发明专利产出的增加,且对专利产出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新产品销售收入;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行业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市场竞争与研发投入影响创新产出。基于此,应继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促进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提升、依照行业专利密集度选择适宜的创新路径、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加创新研发投入以提升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长生 程琳 庄佳强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25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424个政府融资平台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地方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债务-基础设施建设-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分位数上影响系数存在显著差异,落后地区较发达地区在债务融资过程中处于劣势,举债融资建设的效果较差,因此落后地区在适度举债融资的同时,更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效率。
关键词:
地方债务 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卢倩倩
本文基于2014-2018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回归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减税降费对消费扩容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1)平均消费倾向位于0.6898-0.7888区间内时,减税措施对消费扩容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降费措施对消费扩容存在显著抑制作用;(2)非基本生活必需品比重高于0.3492时,减税措施对消费升级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3)无论非基本生活必需品相对于居民家庭总消费的比值如何变化,降费措施对消费升级均不存在显著影响。本文从充分发挥减税措施对消费扩容升级的促进作用、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能力、提高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质量、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磊 唐秋雨 徐亮
基于2003—2018年中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在检验中国制造业进出口协同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该协同发展关系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机制及知识产权保护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关系,该种协同发展关系对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及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在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协同发展的创新驱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效应。其中,知识产权保护也发挥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且具体表现为负向调节于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机制的直接效应,却正向调节于该机制的间接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芦婷婷 祝志勇
以2006—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检验了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边际效应。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并且该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即对西部地区的负向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对东北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在劳动力丰裕程度较低的地区,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较大;随着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边际抑制效应逐渐减弱,该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则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本文基于环渤海44个城市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二者间的关系受经济发展水平、运输成本和空间集聚影响和制约。在中等经济发展水平、中等运输成本条件下空间集聚有利于经济增长极的形成,突破一定临界值后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制造业适度集聚有利于经济增长,制造业过度集聚引发拥挤效应会抑制经济增长。环渤海地区各城市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集群发展政策,并通过区域产业整合和空间布局优化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致的城镇化效应研究——一个省级面板分位数模型的实证检验
中国城市更新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遗传算法投影寻踪和面板空间分位数模型
异质性、人口密度与民族地区保险业发展——基于面板分位数模型
财税政策对医药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的研究
多元响应面板单指标分位数模型的同质性识别及应用
新基建、产业结构与城市蔓延——基于中介效应和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影响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分位数模型
中国制造业集聚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税收增长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和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