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39)
- 2023(19100)
- 2022(15905)
- 2021(14753)
- 2020(12511)
- 2019(28680)
- 2018(28417)
- 2017(54320)
- 2016(29378)
- 2015(33067)
- 2014(33072)
- 2013(32742)
- 2012(30465)
- 2011(27394)
- 2010(27692)
- 2009(25881)
- 2008(25948)
- 2007(23585)
- 2006(20777)
- 2005(19183)
- 学科
- 济(130027)
- 经济(129861)
- 业(105459)
- 管理(101183)
- 企(92980)
- 企业(92980)
- 方法(54222)
- 数学(44127)
- 数学方法(43602)
- 财(39286)
- 农(37979)
- 业经(36694)
- 中国(34387)
- 制(28938)
- 地方(27482)
- 务(26965)
- 财务(26899)
- 财务管理(26846)
- 农业(26179)
- 企业财务(25505)
- 学(23611)
- 技术(23293)
- 贸(22425)
- 贸易(22408)
- 和(21950)
- 易(21738)
- 理论(21736)
- 银(21090)
- 银行(21051)
- 体(20375)
- 机构
- 学院(426799)
- 大学(422920)
- 济(176875)
- 经济(173167)
- 管理(167620)
- 理学(142672)
- 理学院(141179)
- 研究(140585)
- 管理学(138908)
- 管理学院(138104)
- 中国(110422)
- 京(89730)
- 财(85949)
- 科学(84037)
- 农(71883)
- 所(70860)
- 江(67349)
- 财经(66873)
- 中心(66192)
- 研究所(63332)
- 业大(61440)
- 经(60467)
- 北京(56416)
- 农业(56061)
- 范(53812)
- 师范(53253)
- 经济学(53153)
- 州(53093)
- 院(50680)
- 财经大学(49116)
- 基金
- 项目(275226)
- 科学(218064)
- 研究(203176)
- 基金(199692)
- 家(172658)
- 国家(171120)
- 科学基金(148472)
- 社会(129456)
- 社会科(122795)
- 社会科学(122764)
- 省(109128)
- 基金项目(105385)
- 自然(95418)
- 教育(93576)
- 自然科(93194)
- 自然科学(93165)
- 自然科学基金(91521)
- 划(90558)
- 编号(83536)
- 资助(81368)
- 成果(67987)
- 发(61758)
- 重点(61713)
- 部(60912)
- 创(59256)
- 课题(57115)
- 创新(54799)
- 国家社会(53397)
- 制(53363)
- 科研(52595)
- 期刊
- 济(204733)
- 经济(204733)
- 研究(125912)
- 中国(88798)
- 财(71449)
- 管理(67100)
- 农(66794)
- 学报(62254)
- 科学(59138)
- 大学(48199)
- 学学(45376)
- 农业(45198)
- 教育(45173)
- 融(42471)
- 金融(42471)
- 技术(40350)
- 业经(35277)
- 财经(34039)
- 经济研究(31506)
- 经(29275)
- 问题(26943)
- 业(26110)
- 技术经济(23025)
- 贸(20780)
- 统计(20203)
- 图书(20079)
- 理论(20073)
- 财会(20038)
- 现代(20030)
- 版(19796)
共检索到654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找出了知识产权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假设,并利用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一种“U型”关系,只有当知识产权保护产生的费用超过一定的值后,才会“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并进一步从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和不同行业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春霞 李倩 丁琳
研究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创新驱动的中介作用以及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对这一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选取1998—2020年我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正向互补中介效应。较低的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显著负向调节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之间的关系。政府效率和市场化程度都正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公平程度负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随着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间接效应逐渐减弱。研究结论为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经验证据,并揭示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对于相关部门制定重要政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喜仓 徐亮 罗雨森
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保障。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与城市数据库相匹配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TOPSIS法测度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通过固定效应、面板分位数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探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显著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替换变量、改变样本量和更换估计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依赖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东部地区、大城市、国有、成熟期企业对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依赖性更大,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显著抑制西部地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区域创新活力是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介渠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春涛 郭培培 张璇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在全球61个国家(地区)2万多家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和融资途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我们用知识产权保护指数、专利保护指数和国际产权指数作为一国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指标,并检验了包括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和股权融资在内的不同融资途径对创新的影响。在控制了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所有权性质等通常被认为会影响企业创新性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发现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投资;与股权融资相比,内部融资和银行融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本文进一步利用一国所处的纬度、宗教传统、语言、殖民历史和民族特征等变量作为产权保护的工具变量,在控制了知识产权保护内生性的基础上再次估计以上...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融资途径 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国恒 刘珊
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全球化逆转背景下中国经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采用三要素C-D生产函数阐释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海关进出口和企业专利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最有利于提升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外资企业、一般贸易和东部企业的效应更显著;自主创新总能提升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考虑中介效应,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抑制自主创新而不利于提升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内附加值率提升具有显著的累积效应,说明制度环境和迭代空间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不可或缺。
关键词:
出口国内附加值 知识产权保护 自主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繁华 纪洁
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2014~2018年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和考察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行业数字化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能显著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水平,而行业的数字化则强化了服务贸易开放的正向效应。服务贸易自由化与行业数字化的影响机制主要表现在降低企业中间品成本、压缩管理费用、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从企业特征的异质性来讲,服务贸易开放和行业数字发展水平对经营时间长、规模大、资本密集度低的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助推作用更为明显;从区域特征异质性来看,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行业数字化对处于城市化、经济发展和外商投资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服务化进程的正向效应更为强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鲁 刘乃全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利用生产法估算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并实证检验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制造企业成本加成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从时间滞后性看,抑制效应具有随滞后期数增加而逐步衰减的趋势特征;从企业异质性看,抑制效应表现出民营企业高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高于内资企业,出口企业高于非出口企业;从行业异质性看,对高新技术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抑制效应表现出由高及低的特征;从区域差异性看,抑制效应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且可以凭借区域经济一体化来调节和改善。因此,应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以此激发企业市场活力,促进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九斤 张爽 邓小凡
我国制造业企业依托数字技术转型升级可以抢占技术革命的主导优势。文章基于2016—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发展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中介效应上看,营运成本、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从调节效应上看,提升服务化水平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对促进国有制造业企业、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东华 王梅娟
数字经济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企业家精神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二者都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关键动能。将企业家精神纳入产业发展分析框架,从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契约精神三个维度,探讨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和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测算数字经济指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数字经济、企业家精神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改善技术效率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契约精神是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现阶段企业家创业精神的促进作用大于创新精神和契约精神。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低生产率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提升作用更大,数字经济的普惠性特征开始显现。由收敛模型检验可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收敛性客观存在,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其区域收敛的“加速器”。数字经济时代,更需要激发和培育企业家精神,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家精神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晓云
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了进口中间产品多样性与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进口中间产品多样性对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不同方式构造多样性指标、加入时变控制变量和缓解内生性问题均不影响结论的稳健性。"学习效应"和"互补效应"两种渠道的相互交织同时提升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进口中间产品的可替代性越低,作用效果越明显。而企业自身研发强度的提高对以上促进机制起到了强化作用。
关键词:
中间产品 多样性 产品创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强
在当下环境集权化改革的背景下,能否找到一种合理的环境规制方式来缓解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不协调尤为重要。文章将环境分权因素加入企业生产率提升决策模型,在垄断竞争的环境中分析环境分权对本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分权与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的关系。此外,文章通过分样本、替代变量以及实证检验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是十分稳健的。根据实证结果,文章认为,政府要加大中央在环境事务中的支出和职责范围,而企业则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规避环境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环境分权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强
在当下环境集权化改革的背景下,能否找到一种合理的环境规制方式来缓解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不协调尤为重要。文章将环境分权因素加入企业生产率提升决策模型,在垄断竞争的环境中分析环境分权对本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分权与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的关系。此外,文章通过分样本、替代变量以及实证检验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是十分稳健的。根据实证结果,文章认为,政府要加大中央在环境事务中的支出和职责范围,而企业则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全
关键词:
环境分权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国新 王静 江露薇
基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出"经济、创新、高级、开放、生态"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格局显著,呈现"东高、中平、西低"态势。基于此,提出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协同发展的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曲立 王璐 季桓永
研究目标:明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测度2011~2020年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模型分析法、描述性统计和泰尔指数等方法,解析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征及差距。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稳步提升态势,四大板块、五大经济带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别,地区内差异是造成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创新: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绿色、开放、共享、高效和风险控制六个维度系统构建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价值:丰富和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为推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 测度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耀群 邓羽洁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中国2008—2019年31个省(区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总结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序演进特征,运用聚类分析及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时序演变来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在区域上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依次递减的特点;第二,从空间格局来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同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高值地区与低值地区在空间上集聚效应显著;第三,从区域差距来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区域间差距最大的为东部与东北之间,区域内差距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知识产权保护能否促进中外价值链关联?: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基于28个细分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经济绩效与ESG绩效复合视角
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经济分析——基于价格机制与制度结构的视角
地方债发行能否推动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A股和新三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
企业家精神、垂直网络质量与制造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绩效与产业升级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29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公司治理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对先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知识产权保护与离岸采购——基于美国制造业数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