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1)
- 2023(8507)
- 2022(7086)
- 2021(6363)
- 2020(5055)
- 2019(11218)
- 2018(11005)
- 2017(20161)
- 2016(10567)
- 2015(11909)
- 2014(11958)
- 2013(11882)
- 2012(11656)
- 2011(10894)
- 2010(11436)
- 2009(10133)
- 2008(9961)
- 2007(9265)
- 2006(8516)
- 2005(8019)
- 学科
- 济(52201)
- 经济(52149)
- 业(35162)
- 管理(32369)
- 企(27548)
- 企业(27548)
- 中国(18341)
- 地方(17509)
- 技术(16771)
- 农(16135)
- 方法(13847)
- 业经(13513)
- 农业(11501)
- 数学(10949)
- 数学方法(10859)
- 学(10537)
- 发(10025)
- 地方经济(9966)
- 融(9926)
- 金融(9926)
- 技术管理(9889)
- 银(9574)
- 银行(9554)
- 行(9392)
- 贸(9290)
- 贸易(9279)
- 制(9254)
- 易(8923)
- 环境(8757)
- 财(8442)
- 机构
- 学院(161366)
- 大学(159511)
- 济(68291)
- 经济(66803)
- 研究(62676)
- 管理(60175)
- 理学(49918)
- 理学院(49272)
- 管理学(48604)
- 管理学院(48276)
- 中国(46745)
- 科学(37476)
- 京(35962)
- 所(32599)
- 财(29537)
- 研究所(29220)
- 农(28593)
- 中心(28191)
- 江(26876)
- 范(24014)
- 师范(23793)
- 北京(23468)
- 业大(23116)
- 财经(22465)
- 院(22323)
- 农业(21854)
- 州(21622)
- 经(20295)
- 省(20232)
- 经济学(20035)
- 基金
- 项目(102315)
- 科学(80808)
- 研究(78383)
- 基金(71804)
- 家(63500)
- 国家(62477)
- 科学基金(52365)
- 社会(49809)
- 社会科(47321)
- 社会科学(47309)
- 省(41565)
- 基金项目(37511)
- 教育(34414)
- 划(34308)
- 编号(32263)
- 自然(31191)
- 自然科(30369)
- 自然科学(30360)
- 自然科学基金(29815)
- 发(28614)
- 资助(28077)
- 成果(27258)
- 发展(23244)
- 重点(23178)
- 课题(22888)
- 展(22818)
- 创(22757)
- 部(21955)
- 创新(21310)
- 国家社会(20752)
共检索到269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小鲁
技术进步过程中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的比例反映了一国技术进步的基本模式。本文通过引入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两种基本的技术进步方式拓展了中间产品内生增长模型,并由此讨论了后发国家技术进步模式的决定机制、自主研发比重对技术进步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对后发国家而言,在均衡增长路径上,自主研发比重的提高对技术进步有正向推动作用,而知识产权保护的增强将会同时强化对本国研发成果以及外国专利的保护,从而既能激励本国自主研发,也会强化国外已有专利对技术后发国家自主创新的阻碍效应;均衡时,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研发比重、技术增长率以及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倒"U"型关系。应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自主研发比重 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国强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跨国研发和本国的技术进步都具有重要影响,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的认识仍存有争议。本文基于垄断势力视角,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垄断势力与研发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逻辑上得出与以往观点不同的结论,同时对相关争议给出了新的解释,具有特殊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余长林 王瑞芳
本文基于南北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假定发展中国家同时进行自主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模仿,其知识产权保护在鼓励自主创新和国外技术模仿的两难中权衡取舍。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差距都对其技术进步都有重要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效应不显著。因此现阶段鼓励国外技术模仿的宽松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但随着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将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亚斌 易先忠 刘智勇
本文基于拓展的南北技术扩散模型分析了同时进行自主创新与国外模仿的后发国的技术赶超问题。认为在技术进步初期,后发国较松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技术进步;但长期内,加强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技术进步,后发国能否实现技术赶超取决于自主研发投入和研发效率。日、韩和印度的发展经验也验证了该理论。其政策含义十分明显:后发国要实现技术赶超需要提高自主研发投入和研发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易先忠 张亚斌
已有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技术扩散模型都假定后发国只进行模仿,不进行自主创新,并且没有考虑技术差距和模仿能力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安排的影响。本文基于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内生增长模型,考虑了知识产权保护在鼓励自主创新和模仿国外技术两难中的权衡,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对后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取决于技术差距和对国外技术的模仿能力。并据此分析了我国相关政策的选择。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差距 自主创新 模仿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安民 黄静波
建立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来探讨技术落后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对外经贸往来程度如何影响其技术进步,并使用我国数据来对模型结论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增加对自主创新的激励来促进技术进步,也会降低我国通过对外经贸往来而接触新知识、新技能并进行学习与模仿的机会,从而减弱这一途径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就溢出渠道而言,对外贸易比FDI对我国技术进步更为重要。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钧霆 董丹丹 李凯杰
偏向性技术进步是影响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构建了基于开放贸易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模型,采用标准供给面系统方法测度了我国各省份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程度,并结合我国200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丰富了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会促使我国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在采用工具变量法、替换解释变量、Probit面板估计以及采用PSM-DID估计后,结果依旧稳健。(2)知识产权保护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知识产权保护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在中、西部省份和知识产权保护弱省中更强。(3)从影响机制来看,国际贸易是知识产权保护影响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其中进口贸易起正向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则发挥了负向抑制作用。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国际贸易 偏向性技术进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宫旭红 齐丹丹
在改进GP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衡量指标,并借助内生门槛方法检验中国自主研发及三大国际技术引进路径的最优知识产权门槛值。实证结果证实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间的倒U型关系,各创新源泉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门槛值按大小顺序依次为自主研发、专利申请、FDI及进口贸易。在权衡各创新源泉技术创新贡献度及其最优知识产权门槛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中国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区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易先忠 张亚斌 刘智勇
本文基于拓展的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在鼓励自主创新和模仿国外技术两难中的权衡,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取决于相对技术水平和模仿能力。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由于中国相对技术水平较低,技术进步以模仿国外技术为主,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效应不强,现阶段较弱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以模仿为主的技术进步,但随着中国相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将逐渐凸显。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自主创新 技术模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代中强 刘从军
本文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反映技术进步,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地区行政垄断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的技术进步;而地区行政垄断程度的降低将使得资源配置进一步合理,从而促进了当地的技术进步。同时还发现,由于研发支出的模仿创新导向,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经济显著性不强。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行政垄断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柒江艺 许和连
本文将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约束的模仿效应参数及模仿成本引入Hausman的技术水平模型,通过建立1994—2009年SITC Rev.3的三位编码产品与中国国民经济中35个工业行业的对应关系,构建了行业出口技术水平测算指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行业出口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在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性体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对出口技术提升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但并未对出口规模扩张做出显著直接贡献,而是通过影响出口技术间接作用于出口规模;不同行业的知识属性差异使知识产权保护的出口技术进步效应在研发强度大、技术水平高、外资渗透率高的行业中更显著。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出口技术进步 行业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国强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对FDI、技术溢出以及本国的福利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Nash-Counot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溢出率均衡和产品的市场均衡以及本国福利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FDI 技术溢出 福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亮
文章运用2009-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与最适强度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高技术产业投入水平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目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提高对促进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依然具有正面作用;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最接近其最适强度,而其他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则明显低于其最适强度,其中东北地区的这一偏差最大;偏差的不同导致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在未来会逐渐拉开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差距,进一步带来市场资源向东部地区流动,使得各个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问题也将愈发严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亮
文章运用2009-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与最适强度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高技术产业投入水平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目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提高对促进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依然具有正面作用;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最接近其最适强度,而其他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则明显低于其最适强度,其中东北地区的这一偏差最大;偏差的不同导致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在未来会逐渐拉开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差距,进一步带来市场资源向东部地区流动,使得各个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问题也将愈发严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施炳展 方杰炜
本文以《知识产权协定》(TRIPS)框架下发展中国家开展知识产权改革的准自然实验为背景,利用1995-2016年34个发展中国家从194个国家的进口贸易数据,考察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对其进口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高技术复杂度产品进口,提升了其进口结构,而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进口广度和进口数量增加实现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来自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和不同生产阶段的产品进口影响存在差异。上述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其他度量方式、零贸易等因素后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复杂度产品进口贸易的扩张效应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这对深化中国知识产权改革、促进进口商品结构优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