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3)
2023(12527)
2022(10268)
2021(9502)
2020(8089)
2019(18274)
2018(17886)
2017(34001)
2016(18164)
2015(20532)
2014(20202)
2013(20436)
2012(18912)
2011(17105)
2010(17284)
2009(16764)
2008(16766)
2007(15136)
2006(13514)
2005(12859)
作者
(50790)
(42490)
(42486)
(40333)
(27337)
(20052)
(19184)
(16392)
(16220)
(15161)
(14726)
(14343)
(14012)
(13644)
(13377)
(12917)
(12641)
(12304)
(12298)
(11982)
(10757)
(10237)
(10115)
(9768)
(9617)
(9591)
(9392)
(9378)
(8418)
(8375)
学科
(85039)
经济(84905)
(83293)
(76694)
企业(76694)
管理(74472)
方法(35612)
(30100)
业经(28473)
数学(26789)
数学方法(26649)
(26081)
中国(23400)
(22172)
(21123)
财务(21106)
财务管理(21082)
企业财务(19987)
(18491)
贸易(18477)
技术(18238)
农业(18166)
(18122)
(16546)
(16406)
(16101)
(16066)
理论(14635)
体制(14499)
(14190)
机构
学院(272957)
大学(271780)
(128081)
经济(126026)
管理(110864)
理学(94243)
理学院(93361)
管理学(92565)
管理学院(92023)
研究(91624)
中国(75841)
(62308)
(57031)
财经(48685)
科学(48211)
(44745)
(44404)
中心(40844)
(40804)
经济学(40176)
(39947)
研究所(39682)
北京(36393)
经济学院(36153)
财经大学(36089)
业大(33601)
(32589)
商学(32273)
商学院(31957)
(31628)
基金
项目(170504)
科学(138317)
研究(130093)
基金(129083)
(110003)
国家(109092)
科学基金(95996)
社会(88097)
社会科(83820)
社会科学(83805)
基金项目(67391)
(62665)
自然(58670)
教育(57886)
自然科(57318)
自然科学(57301)
自然科学基金(56430)
(52331)
资助(52298)
编号(50778)
成果(41908)
(40332)
(38732)
(38653)
国家社会(38078)
重点(37616)
(37088)
(36099)
教育部(35789)
创新(35324)
期刊
(146893)
经济(146893)
研究(87395)
中国(55320)
(51949)
管理(47105)
(38130)
科学(35438)
学报(33043)
(29809)
金融(29809)
大学(27058)
农业(26158)
财经(25815)
学学(25552)
技术(23839)
经济研究(23629)
业经(23405)
教育(22400)
(22380)
问题(19615)
(19240)
国际(18352)
世界(17226)
(16832)
技术经济(15923)
现代(13910)
财会(13338)
会计(12632)
理论(12482)
共检索到427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子龙   和军  
保护知识产权可以推动创新发展,进而实现产业升级,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将知识产权保护、技能溢价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利用200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且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替换变量检验及外部冲击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技能溢价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但技能溢价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技能溢价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技能溢价水平较高时,不利于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作用的发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孙婷  
强化环境规制、保护生态环境是大势所趋,然而环境规制趋紧是否会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基于双层嵌套Dixit-Stiglitz模型的理论分析与面板估计,发现环境规制趋紧对技能溢价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差异,在重度和中度污染行业的正向效应更大。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出多维性,既有直接"环境—经济"效应,也有通过技能溢价所体现出的显著中介效应,但其作用方向与理论预期不完全一致。为此,进一步设定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介效应存在一定的非线性特征,技能溢价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在技能溢价处于较低水平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积极影响;当技能溢价较高时,由于技能—需求错配等原因而不利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但是,技能溢价有助于更好发挥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制定分类规制政策、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优化要素禀赋结构、推进资本与技术的融合,能够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孙婷  
强化环境规制、保护生态环境是大势所趋,然而环境规制趋紧是否会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基于双层嵌套Dixit-Stiglitz模型的理论分析与面板估计,发现环境规制趋紧对技能溢价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差异,在重度和中度污染行业的正向效应更大。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出多维性,既有直接"环境—经济"效应,也有通过技能溢价所体现出的显著中介效应,但其作用方向与理论预期不完全一致。为此,进一步设定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介效应存在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导言自80年代早期以来,中国进行了两个调整过程:一个是工业化过程,另一个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国成功地采用了贸易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调鳖过程的两个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明远  范爱军  
本文针对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费景汉-拉尼斯分解等方法研究人口红利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及贡献度,分析了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和制约因素。研究表明,人口红利、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地理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的增加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物质资本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力市场灵活度越高,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效果越明显,人口红利提升国际竞争力相关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程度因行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明身  田兰章  王俊杰  
由于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以及降低信息化成本、IT技术生命周期的原因,提升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本文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指标对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IT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型等产品领域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高附加值、高技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但在这些领域,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提升我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资源禀赋的改善和升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抱负水平和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燕娟  
跨国种业巨头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不断强化科技先发地位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并以知识产权、基因专利等手段对中国种业实行压制。中国种业知识产权创新存在着种子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品种遗传基础狭窄,产学研严重脱节等问题。本文提出培植中国种业旗舰,充分利用"技术溢出效应",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等一系列提升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甄峰  赵彦云  
我国经济总量和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已进入世界前列,但从产出、效率、市场、制度、创新等全方位衡量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却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番不尽人意的景象。本文应用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通过与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国际比较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硬实力具有较高的水平,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大市场,但也面临挑战;软实力则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有待全面提升和改善。此项国际比较有助于全面理解我国制造业所处国际竞争地位,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指明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跃  欧阳新琳  
本文采用RCA指数、RRCA指数、TC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方面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与RCA指数、TC指数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0年以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增强,RCA指数对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影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池超  孙江明  
本文运用NTB指标和RCA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结合中日制造业间的国际分工类型和两国在不同分工领域的竞争关系,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日本的差距,并基于以上分析,从劳动力资源、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米建伟  陈强  
一、我国制造业部门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部门的快速发展成为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对总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来看,2005年~2010年,制造业部门年均贡献率达到43.8%。从生产能力的国际比较来看,无论是钢铁、化纤等从事中间产品制造的重化工业部门,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海涛  任若恩  
本研究以中德制造业的双边国际比较为基础,测定了1991-2000年的劳动生产率和1995年的单位劳动成本,并集中从相对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成本等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对纺织业、服装业和皮革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等行业进行了具体分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光亚  振佳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化步伐密切相关,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更是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因其在制定产业国际化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仍比较弱,应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加强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出口市场占有率,从而提升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