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95)
2023(16731)
2022(14409)
2021(13431)
2020(11704)
2019(26985)
2018(26704)
2017(51570)
2016(28128)
2015(31828)
2014(31937)
2013(31480)
2012(29290)
2011(26541)
2010(26672)
2009(25160)
2008(25175)
2007(22747)
2006(19767)
2005(17710)
作者
(82952)
(69464)
(69432)
(66103)
(44263)
(33371)
(31717)
(27091)
(26481)
(25064)
(23653)
(23544)
(22325)
(22130)
(21912)
(21753)
(21107)
(20709)
(20296)
(20188)
(17379)
(17307)
(17152)
(15913)
(15803)
(15602)
(15585)
(15568)
(14285)
(13840)
学科
(114100)
经济(113952)
管理(88744)
(82958)
(69809)
企业(69809)
方法(55336)
数学(48853)
数学方法(48182)
(35331)
(31065)
中国(28411)
(26030)
业经(24713)
(23637)
(22173)
财务(22102)
财务管理(22044)
(21636)
贸易(21630)
(21046)
企业财务(20927)
地方(20780)
农业(20331)
(18740)
银行(18687)
(17818)
金融(17813)
技术(17795)
理论(17748)
机构
大学(407922)
学院(406346)
(165634)
经济(162047)
管理(158177)
理学(135753)
研究(135503)
理学院(134305)
管理学(131887)
管理学院(131140)
中国(103585)
(85322)
科学(83161)
(81843)
(70661)
(69274)
财经(63658)
中心(63634)
(63220)
研究所(62428)
业大(61682)
(57637)
农业(55855)
北京(53353)
(51062)
师范(50442)
经济学(50389)
(49183)
(49074)
财经大学(47010)
基金
项目(270137)
科学(212126)
基金(196382)
研究(194138)
(172203)
国家(170807)
科学基金(146018)
社会(122333)
社会科(116084)
社会科学(116048)
(105744)
基金项目(103022)
自然(96126)
自然科(93901)
自然科学(93864)
自然科学基金(92180)
教育(90678)
(89653)
资助(82159)
编号(78386)
成果(64898)
重点(61144)
(60719)
(56821)
(55845)
课题(54765)
科研(52493)
创新(52373)
教育部(51790)
(50845)
期刊
(180272)
经济(180272)
研究(117231)
中国(80195)
(66727)
学报(65724)
(62718)
科学(59368)
管理(58178)
大学(49873)
学学(47158)
农业(42004)
教育(41449)
(38930)
金融(38930)
技术(36466)
财经(32067)
业经(28613)
经济研究(28520)
(27400)
问题(23685)
(22642)
统计(21111)
技术经济(20529)
(20188)
(20041)
(19441)
理论(19307)
图书(18644)
科技(18043)
共检索到606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任庆华  蔡跃洲  
知识产权省部会商制度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各省级政府就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进行合作的制度安排。本文运用当量准值法和双重差分法两种方法,从实证角度考察会商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在当量准值法基础上得出的各省份实施会商制度前后排名变化情况表明,实施会商制度对各地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总体有促进作用。以"云南省/贵州省"和"上海市/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的双重差分法的实证结果表明,实施知识产权会商制度提高了贵州省和上海市的发明专利年申请受理量,推动了贵州省和上海市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此外,人力资本投入、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技术市场活跃度也会对会商制度实施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实施会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因地制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浩  孙斌栋  
行政区划调整是政府调整空间资源配置的有力工具,而政府主导的城市空间调整能否带来人口的集聚以及经济绩效的提升,有待实证检验。本文基于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地级市数据,利用2000~2005年发生的区界重组实验回答了这一问题。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选择性偏误问题后发现:区县重组改革显著提高了重组城市市辖区城镇常住人数,也显著提高了重组城市的经济绩效。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区界重组绩效提升的实现机制,指出重组后的区域市场融合和城市集聚经济有助于提升重组城市的效率与就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文豪  刘斌  
本文对中国的研发、创新水平和专利申请授予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计量模型对中国的两次专利变革的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绩效不仅与技术、经济发展阶段有关,还与中国的产业发展不均衡状况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丽颖  郭敏  
自贸区作为一项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国家战略,其设立是否可以释放增长红利,是政策制定者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利用2009—2016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自贸区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地方财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对地方财力增长呈现出6. 43%~9. 09%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效应具有两年左右的滞后期。基于检验结果,本文提出:扩大试验范围,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优化制度设计,缩短政策效应的滞后期;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外商投资利用质量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柳天恩  田学斌  曹洋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策试验田",国家级新区肩负着引领地区经济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历史使命。基于2006—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及地级以上行政级别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以评估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设立国家级新区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存在1~2年的政策预期效应;中西部地区国家级新区比东部地区国家级新区能更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低行政等级城市的国家级新区比高行政等级城市的国家级新区能更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跨行政区域的国家级新区比单一行政区内的国家级新区能更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科选  余林徽  
利用2009—2018年间250个城市层面的数据,并运用双重差分法,全面分析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论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能有效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东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均获得了显著提升,东部地区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不同类型的城市均获得了显著改善,且随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其提升效果也依次增强;不同财政实力和金融实力的城市均获得了显著改善,但高财政实力和高金融实力的城市提升效果则更为显著。最后,通过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改善营商环境等途径来促进中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且技术创新的作用最为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楠  乔榛  
本文利用1999~2006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s-in-differences),对始于20世纪末第三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国有企业绩效虽仍有别于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但经济绩效自2003年前后发生明显好转,国有企业绩效已经与非国有经济较好的三资企业无差异。这表明,自1999年以来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国有企业整体绩效获得了明显提高。同时,本文也间接揭示了国有企业规模、行业垄断地位以及国有经济战线的缩小对其绩效改善所起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芸  刘艳琴  
文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好坏和盈利能力的高低对其是否能争取到保留上市资格的机会并无显著影响,撤销特别处理后的公司也普遍出现业绩下滑。这说明上市公司对自身质量改进缺少足够的关注,最终导致退市制度所应产生的正面效应长期弱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均英  齐乐  
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的当年,我国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着大量转回以前年度已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现象;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抑制了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为工具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良成  高畅  
以我国2005-2012年颁布的48份知识产权服务相关政策为样本,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政策按政策级别、政策所作用的层面以及政策的功能属性建立了分析维度。分析了知识产权服务的政策所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政策效力等级整体上与作用层面不相适应;知识产权服务针对性政策数量不足,缺乏可操作性;专利政策与国家经济科技政策的衔接不够紧密。分析了知识产权服务政策制定所出现的良性态势,表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服务政策日益受重视;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展;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政策向体系化和结构合理化迈进。并提出了政策制定的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代宏霞  林祥友  
以50种纳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股票构造处理组,以50种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但未纳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股票构造控制组,利用转融通制度实施前后各10个交易月份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转融通制度的实施对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等市场质量的净影响,得到的可靠结论是:转融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显著抑制了证券市场的波动性,显著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总体上改善了证券市场质量。监管者应进一步拓宽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范围,增加转融通标的证券的数量,并对证券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之前和之后进行区别对待;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佳  彭佳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约谈是否有效抑制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研究方法:基于2004—2016年中国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土地约谈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长短期影响效应。研究结果:(1)土地约谈对土地财政绝对规模没有影响,但对土地财政相对增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有效缓解土地财政不断扩张;(2)土地约谈政策效力仅能维持两年,难以起到长期持续的抑制作用;(3)土地约谈在中部地区和经济水平较低城市具有显著约束作用,而对东西部地区及经济水平较高城市没有影响。研究结论:建议深化土地约谈制度,强化问责刚性约束;提升信息公开程度,搭建多渠道监管平台;实施差异化约谈,精准土地约谈效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秀娟  
从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和农民收益角度出发,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分别考察该政策对小麦和稻谷的播种面积、产量、价格波动与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和稻谷的播种面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有效支撑了国家粮食供给安全;对小麦总产量具有显著增产效应,有助于实现小麦增产高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小麦和稻谷的价格波动,国内外粮价倒挂明显收窄,相比之下,稻谷价格波动受该项政策的影响更加突出;对小麦和稻谷的种植收益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稳定并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激励不足。中国粮食市场发育仍然处于自发调节、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组织方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议保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增强政策弹性,实施渐进式改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井珊珊  Lizheng Shi  尹爱田  Jinan Liu  
目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病门诊费用补偿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慢病门诊费用补偿政策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通过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前/后农村慢病患者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变化情况。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病补偿政策对慢病患者家庭的疾病经济负担减轻不明显,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村慢病患者家庭提供了经济保障。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慢病患者门诊费用的补偿政策需要在补偿范围和强度上进一步加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科  李钊  
文章对我国特有的ST制度以及伴生的"摘帽"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两个实证模型。第一个实证模型是运用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摘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真正影响ST"摘帽"能否实现的因素并不是公司规模的大小和盈利能力的高低,而是宏观经济形势、控股股东的性质、非经常性损益等上市公司本身不能直接控制的因素。第二个实证模型运用事件分析法研究了"摘帽"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虽然"摘帽"在短期内能够增加上市公司股票的财富效应,但是这种效应的持续时间非常短暂;"摘帽"对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也很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