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8)
2023(8112)
2022(6736)
2021(5890)
2020(4993)
2019(10926)
2018(10670)
2017(20936)
2016(10669)
2015(12236)
2014(12295)
2013(12468)
2012(11908)
2011(10932)
2010(11328)
2009(10847)
2008(10568)
2007(9743)
2006(9073)
2005(8238)
作者
(32886)
(27803)
(27786)
(26396)
(17669)
(13095)
(12498)
(10871)
(10442)
(10006)
(9591)
(9080)
(8925)
(8830)
(8683)
(8427)
(8351)
(7959)
(7770)
(7768)
(7196)
(6807)
(6723)
(6364)
(6320)
(6292)
(6067)
(5904)
(5736)
(5381)
学科
(75273)
经济(75228)
管理(37803)
(34888)
(29909)
企业(29909)
方法(23579)
数学(19764)
数学方法(19564)
地方(19480)
业经(15459)
中国(14460)
地方经济(14412)
(13866)
(13606)
产业(12281)
(10908)
技术(9417)
(9396)
农业(9205)
(9112)
(8812)
贸易(8806)
环境(8679)
理论(8535)
(8433)
经济学(8432)
(8250)
(7900)
金融(7900)
机构
学院(172855)
大学(171756)
(84606)
经济(83179)
管理(66743)
研究(60420)
理学(57221)
理学院(56606)
管理学(55718)
管理学院(55409)
中国(44953)
(35687)
(34852)
科学(34562)
(30256)
财经(27652)
经济学(27105)
研究所(27076)
中心(26555)
(26444)
(24793)
经济学院(23999)
(23710)
北京(22455)
业大(21845)
(21844)
师范(21666)
(21047)
(20885)
财经大学(20012)
基金
项目(107833)
科学(86329)
基金(79607)
研究(79227)
(68223)
国家(67714)
科学基金(58981)
社会(54406)
社会科(51773)
社会科学(51764)
(42175)
基金项目(41255)
自然(35791)
自然科(34985)
自然科学(34978)
教育(34614)
自然科学基金(34393)
(33944)
资助(32510)
编号(30552)
(25413)
成果(24934)
重点(23828)
(23487)
国家社会(23253)
(22572)
发展(21385)
(21106)
创新(21085)
课题(20797)
期刊
(103712)
经济(103712)
研究(55187)
中国(32998)
管理(28175)
(27436)
学报(23523)
科学(23185)
(22122)
大学(18408)
经济研究(17996)
学学(17528)
技术(16732)
业经(15517)
财经(15205)
农业(14919)
(13944)
金融(13944)
(13506)
教育(13482)
问题(13045)
技术经济(11714)
(10150)
统计(9974)
商业(9555)
(9260)
世界(9138)
国际(8736)
经济管理(8418)
经济问题(8376)
共检索到270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大辉  
新经济是充满创新的经济 ,人的智能是创新的源泉。知识产业最根本的功能是提高人的智能 ,在新经济增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与其他产业不同 ,知识产业既具有私人性又具有直接的社会性 ,这决定了它特殊的运作机理。图书馆属于知识产业 ,对它的功能和运作机理都可以从知识产业的角度进行再认识。表 1。参考文献 18。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任德海  孙杰  
一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指那些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多、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和产品。我国已具备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条件和基础,但近几年来并未真正形成具有全局意义的经济增...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炳功  
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不仅指科学技术,还包括经营管理、文化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内容。知识经济是区别于以前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群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具有高素质并会运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信息的各类人才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 知识经济在配置上以人力资本、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知识经济的消费或使用,主要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知识经济是一种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有其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二是资产投入的无形化。三是经济决策的知识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增正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知识经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明确界定产权 ,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并不能一蹴而就。这不仅需要完善的物质基础设施 ,更需要合理的经济制度设置。为此 ,要实现我国长期经济增长 ,除去继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重视与发展科学教育及技术创新以外 ,必须改善我国的国土资源状况 ,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朱林宁  黄文涛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可持续的较高GDP增长需要高生产结构变换率。而货币利率周期与产业革命周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周期紧密相连。文章阐述了如何理解经济增长、货币周期、科技突破和产业革命的逻辑架构,从通胀、就业、利率的超预期和赤字财政等角度分析了当前美国经济态势,并评述我国经济恢复的增长潜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明鹏  刘国新  李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戴志敏  
中国经济已持续高速增长20多年,但是经济繁荣浮华背后隐藏的客观事实:就业率停滞不前,不少行业持续不景气,通货膨胀与紧缩交替上演等现象,让我们不能不对现有经济模式产生担心。如何看待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在中国的应用?如何对中国经济增长做系统的解构?如何看待我国的投资冲动并在中国这个特定经济体中应用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本文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尝试作恰当的修正,以期解释我国特有的经济增长态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碧涛  赵付民  
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日益开放,促使企业越来越重视从价格、成本方面获取优势转向从创新获取优势,从企业间的竞争开始转向供应链的竞争。本文从理论方面分析论证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对建立合作研发联盟RJV进行合作创新的动机及最佳规模的确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立志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对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知识、信息、教育这三大新资源的生成及开发利用,将是区别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显著标志。为突破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必须从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上迅速实现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主向以开发利用知识、信息、教育三大新资源为主的转变,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怫翔  施丽萍  
辽宁省阜新市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煤电生产基地之一,“一五”时期在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就有4个能源项目安排在阜新。从1949年到2000年底,阜新发电1500亿千瓦,累计生产原煤5.3亿吨。然而,2006年露天煤矿就要关闭了。在过去的近20年里,阜新枯竭的煤矿逐年增多,资源枯竭而导致的经济危机及一系列生存问题、社会问题日渐显露。随着煤矿相继报废,依靠矿山生存的职工及家属成建制、规模性地失去生活来源。78万人口的城市,下岗失业人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嘉珊  郑湫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德步  
目前我国出现的经济波动和通货紧缩 ,反映了 2 0年左右的库茨涅兹周期。根据经济周期规律分析 ,我国经济即将进入第三个库茨涅兹周期和新一轮经济增长。在前两个周期中 ,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 ,但在新一轮周期中必将是中速增长。为迎接新的增长周期和新的经济高涨 ,我们必须实行供给创新、产业升级和培育中等收入群三大战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敬峰  王彬  
当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和调整,国内价值链成长对于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将国内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与世界投入产出表相结合,构建嵌入式世界投入产出表,以此为工具定义并测算了省内价值链、国内区域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研究发现,省内价值链在整个价值链构成中居于主导地位,我国东部地区相对更多地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推动了地区经济增长,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更多地通过融入国内区域价值链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因此,东部地区应将在研发和技术方面优势形成的生产能力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优化地区间资源配置,加快国内价值链成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苏丹妮  邵朝对  
本文首次利用2002、2007及2010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考察了参与全球价值链(GVC)和国内价值链(NVC)对中国地区-产业维度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GVC和NVC均能显著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且两者的促进作用存在互补关系。同时,参与GVC和NVC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异质性,参与GVC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明显减弱;参与GVC和NVC及两者的互动效应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大于内陆地区。此外,NVC的不同参与方式与GVC参与在促进经济增长上的互动关系呈非对称特征,NVC下游参与是衔接GVC与NVC有效互动的主要方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安佑  潘鸿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