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4)
2023(4327)
2022(3747)
2021(3429)
2020(2890)
2019(6607)
2018(6676)
2017(12333)
2016(6808)
2015(7939)
2014(8296)
2013(8189)
2012(7647)
2011(7044)
2010(7223)
2009(6362)
2008(6482)
2007(6023)
2006(5418)
2005(4780)
作者
(20641)
(16759)
(16703)
(16066)
(10627)
(7954)
(7871)
(6600)
(6439)
(6309)
(5800)
(5537)
(5512)
(5343)
(5249)
(5203)
(5115)
(4936)
(4894)
(4743)
(4329)
(4185)
(4099)
(3982)
(3919)
(3832)
(3781)
(3683)
(3447)
(3436)
学科
(30702)
经济(30676)
管理(21113)
(19447)
(17358)
企业(17358)
方法(11656)
数学(8817)
业经(8570)
数学方法(8543)
产业(8391)
地方(7922)
技术(7612)
(7369)
(7271)
中国(6956)
理论(6816)
(6019)
(5608)
(5436)
结构(5155)
农业(4918)
地方经济(4789)
(4546)
(4473)
教育(4308)
教学(4155)
(4043)
财务(4025)
财务管理(4004)
机构
学院(101441)
大学(98651)
管理(38738)
(38251)
经济(37135)
理学(32371)
理学院(31982)
研究(31966)
管理学(31251)
管理学院(31063)
中国(24286)
(21999)
科学(20073)
(17547)
(17290)
(16111)
中心(15254)
(14292)
(14177)
研究所(14144)
师范(14066)
北京(13997)
业大(13512)
(13407)
财经(13341)
技术(12987)
(12075)
(11714)
(11269)
经济学(11105)
基金
项目(62147)
科学(48679)
研究(48044)
基金(42518)
(36164)
国家(35864)
科学基金(31221)
社会(28703)
社会科(27346)
社会科学(27342)
(26038)
基金项目(22228)
教育(21920)
编号(21461)
(21208)
自然(19458)
自然科(18973)
自然科学(18970)
自然科学基金(18617)
成果(17842)
资助(17654)
课题(14723)
(14390)
重点(13692)
(13461)
项目编号(13439)
(12580)
创新(12464)
(12142)
发展(11759)
期刊
(47370)
经济(47370)
研究(30939)
中国(23494)
管理(15881)
教育(15128)
(14431)
科学(12854)
学报(12620)
(12233)
技术(11549)
大学(9628)
业经(8918)
学学(8685)
农业(8387)
图书(8264)
经济研究(6858)
(6841)
金融(6841)
统计(6501)
问题(6210)
技术经济(6158)
财经(6103)
(5984)
科技(5678)
情报(5591)
书馆(5583)
图书馆(5583)
现代(5567)
(5481)
共检索到159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军  宋德勇  
随着20世纪末由经合组织(OECD)提出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概念后,世界经济的竞争本质上已成为技术进步与知识创新及智力投入的竞争,以自然资源、人力和资金投入为特征的传统产业正转向以技术、创意与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知识产业。知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极大提高,要求人们更系统地分析界定知识产业的行业构成。本文论述了知识产业的基本特征,知识产业划分的各种方法,提出了指标分析法划分知识产业的设想及方法,并作了相关的应用分析,指出各种方法相互结合运用可提高知识产业划分的客观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玉川  
本文分析了传统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关于产业划分的内在根据和区别 ,阐述了环境产业的地位 ,提出了建立环保产业统计指标的初步构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曼  叶文虎  
一、引言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三次产业的划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通用的经济结构的分类和统计方法,并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变动,了解经济发展水平,指导产业发展和制订产业政策的主要依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和环境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学英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event that marks the birth of knowledge industry,its structural components and the relations among these structural components,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knowledge industry mainly consists of information industry,high tech industry and manpower capital industry.The relati...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珏  叶涛  
依据2000年统计数据,以县域为统计单元,建立中国城市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选用非农产业GDP比重、非农从业人员比重、人均GDP、人口密度4个参数构建都市区的门槛指数等模型,同时建立了数字地图。通过分析我国2000年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特点,划分出3级,共2个都市连绵区、2个亚都市连绵区和5个城市密集地带,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诚尧  
本文认为,税收执法权的划分,应改变国税、地税两套征税主体对同一税种交叉征管的现状,完全按中央税、共享税、地方税确定征管执法权。为适应现实情况,也可考虑把共享税中的个人所得税完全划归地税系统征管。国家税务局与地方税务局可协商相互代征、代管属于对方征管的税种,并进行各种形式的税收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鸿  何万波  
中央和地方之间税权的合理划分,是国家财政体制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下,中央和地方之间在税权的纵向划分问题上,存在税权过度集中于中央、税权划分不合理等问题。如何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合理划分税权,这是我国在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建议为:选择合理的税权划分模式;以法律规范税收立法权的划分;以事权和财权为基础科学合理划分税收归属权;理顺国税、地税的税收征收管理权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彦  
专业划分是中职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专业划分得适当与否在根本上决定着中职教育的发展状况,因此,有必要对专业划分的原则进行深入探讨。在回顾我国历史上各次中职教育专业划分状况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专业划分应依据时代现实性、适度前瞻性和科学性等原则进行,以保证我国中职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廉  
在我国高校把知识划分为学科、专业完全是人为的产物。这种划分有其合理性和有利的一面 ,但因是人为的又带有主观性 ,暴露出很多弊端。当前 ,这些弊端已经成为实施创新工程和科教兴国战略之大碍。这也直接牵涉到高校在学科专业划分和授权上的自主权问题。必须转变观念 ,从放权后建立相应的评价体制和监督保障机制上进行重大改革。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世江  
图书馆员的使命是在读者服务活动中认识读者个体并根据读者个体特点进行类型划分,最终找到自己在"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价值目标中的规划点和定位点。因此,图书馆员对读者类型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英国学者哈特的内、外在观点论有助于对读者类型进行分析和考查。对读者类型进行划分有助于深入挖掘图书馆员为读者服务的潜力,深化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目标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发国  叶华谷  邢福武  马其侠  陈红锋  
海南岛虽然是热带区域 ,但内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仍比较明显 ,就南北差异可把全岛划分成南部热带和北部热带两部分 ,已有学者尝试着划分出亚地带的分界线 .龙脑香林作为亚洲热带林的标志 ,在海南主要分布于东南部 .龙脑香科植物为海南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热带常绿季雨林优势类群 .通过分析龙脑香林的分布与生态学特性 ,并参考了植物地理区划的原则 ,笔者尝试重新界定海南亚地带分界线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志勇  
"十二五"时期,中国财政体制改革还需全面突进。税收划分应按照财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行改革。本文提出了一个税收划分的基本方案,并对房产税、营业税、资源税等相关问题作了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飚 ,侯玉环 ,王彦  
制订划分农村居民贫富的标准是考查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不但直接反映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也是考察政府的一些重大改革政策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依据。对制定农村的发展计划、扶贫政策等措施,估价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现行划分方法的弊端 划分农民贫富标准的现行方法是一个阶段性的静态标准。1982年国家统计局把我国贫富农民的标准由原来的年人均收入100元提高到150元,1985年又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定为贫困线, 200-500元为温饱; 500-1000元为宽裕;1000元以上定为小康水平,这种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