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7)
- 2023(13299)
- 2022(11724)
- 2021(11169)
- 2020(9223)
- 2019(20920)
- 2018(20947)
- 2017(40283)
- 2016(21602)
- 2015(23966)
- 2014(23377)
- 2013(22853)
- 2012(20474)
- 2011(18453)
- 2010(18282)
- 2009(16750)
- 2008(15707)
- 2007(13438)
- 2006(11633)
- 2005(9890)
- 学科
- 济(79656)
- 经济(79565)
- 管理(64968)
- 业(59461)
- 企(49901)
- 企业(49901)
- 方法(37242)
- 数学(31447)
- 数学方法(31077)
- 农(23457)
- 财(20161)
- 中国(20105)
- 业经(19512)
- 学(19007)
- 地方(16472)
- 农业(16019)
- 环境(15830)
- 贸(15383)
- 贸易(15373)
- 理论(15076)
- 易(14909)
- 和(14477)
- 技术(14075)
- 制(13986)
- 务(13239)
- 财务(13172)
- 财务管理(13146)
- 划(13006)
- 企业财务(12416)
- 银(11719)
- 机构
- 大学(295351)
- 学院(294894)
- 管理(122324)
- 济(112575)
- 经济(110106)
- 理学(107203)
- 理学院(106086)
- 管理学(104287)
- 管理学院(103779)
- 研究(93373)
- 中国(68122)
- 京(61705)
- 科学(59008)
- 财(49920)
- 农(45443)
- 所(45145)
- 业大(44892)
- 中心(43122)
- 研究所(41539)
- 江(41092)
- 财经(41043)
- 范(39876)
- 师范(39536)
- 北京(38276)
- 经(37408)
- 农业(35360)
- 院(34269)
- 州(34127)
- 经济学(32462)
- 师范大学(31969)
- 基金
- 项目(211244)
- 科学(166878)
- 研究(156526)
- 基金(153538)
- 家(133142)
- 国家(132034)
- 科学基金(114599)
- 社会(97924)
- 社会科(92672)
- 社会科学(92651)
- 基金项目(82446)
- 省(82340)
- 自然(75130)
- 自然科(73333)
- 自然科学(73320)
- 自然科学基金(71987)
- 教育(71659)
- 划(69219)
- 编号(65497)
- 资助(61810)
- 成果(51832)
- 重点(46623)
- 部(46142)
- 创(44465)
- 发(44374)
- 课题(43042)
- 创新(41268)
- 项目编号(40538)
- 科研(40241)
- 教育部(39941)
- 期刊
- 济(120477)
- 经济(120477)
- 研究(82141)
- 中国(50957)
- 学报(45444)
- 管理(43114)
- 科学(42381)
- 农(40772)
- 财(36222)
- 大学(34444)
- 教育(34024)
- 学学(32267)
- 农业(28656)
- 技术(25003)
- 业经(21950)
- 融(21820)
- 金融(21820)
- 经济研究(18926)
- 财经(18705)
- 图书(17896)
- 经(15940)
- 问题(15273)
- 科技(15120)
- 理论(14638)
- 业(14404)
- 实践(13677)
- 践(13677)
- 技术经济(13549)
- 资源(13515)
- 版(13482)
共检索到410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炜炜 王清烨 张敏
[目的/意义]从知识交流生态视角出发,探究基于视频资源的用户跨平台知识交流行为偏好规律,为用户利用多平台开展交互、实现高价值知识交流提供有效指导。[方法/过程]通过对齐在B站和微博上进行跨平台知识交流的用户,并获取其在两个平台发布的全量视频内容7215条和同质化视频的330367条评论文本,基于知识生态系统框架,分别针对知识生产者和知识分解者进行内容发布和评论互动等跨平台知识交流偏好的探究。[结果/结论]知识生产者会在不同平台规律性地发布同质化视频以获得知识消费者更好的互动反馈,且根据平台定位和平台功能差异进行标题差异化展示;跨平台知识交流中,知识分解者的评论互动偏好与平台特性相关。[局限]仅选择B站和微博中高影响力知识生产者群体进行研究,后续研究中可对更为多元的知识交流平台以及更丰富的大众知识生产者行为规律进行拓展分析。
关键词:
跨平台 知识交流 知识生态系统 互动偏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翠萍 戚阿阳
调查和分析用户利用微博进行学术信息交流的行为,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微博用户学术信息交流行为的相关数据,从用户行为、非正式交流、微博对学术信息交流的影响等角度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探讨。用户利用微博进行学术信息交流的行为主要包括关注、评论、发布等;微博中存在正式与非正式学术信息交流相互演化的趋势;微博在信息获取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对学术信息交流有积极作用,在信息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万健 张云 茆意宏
在梳理交流与协作信息行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交流行为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移动阅读用户都会与别人交流阅读内容,26-30岁、本科学历的用户移动阅读交流的比例最高,收入越高的用户交流比例越高;即时通信工具和微博是当前移动阅读交流最受欢迎的公共平台,腾讯、新浪、中国移动、百度的阅读平台是最受欢迎的专门阅读社区;移动阅读用户交流最多的对象是自己的好友,其次是其他读者和作者;交流最多的内容是评论,其次是摘要,再次是阅读笔记、标签、批注等;使用最多的移动阅读交流方法是聊天讨论,其次是发表评论,再次是转发、发表日志心情、关注或收看收听、上传、推荐;移动阅读交流后最多的延伸行为是查询了解相...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社会化阅读 阅读交流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必坤 周慧娴 钟周燕 王曰芬
研究中文学术论文用户使用模式有助于分析使用规律,为应用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八个学科被CSSCI或CSCD收录的61本开放获取期刊发表于2014—2015年的学术论文为样本,以期刊官网和信息集成平台上的使用数据为来源,采用Usage Metrics的方法,从用户平台偏好和用户兴趣偏好两方面比较中文学术论文的用户使用模式。研究发现:(1)期刊官网与信息集成平台的用户平台偏好存在差异。一是从学科视角看,用户整体上倾向于使用期刊官网而不是信息集成平台获取所需论文,而社会科学的信息集成平台篇均下载次数均大于自然科学。二是从期刊视角看,社会科学用户比自然科学用户更倾向于使用信息集成平台获取所需论文;与信息集成平台相比,期刊官网的用户下载数据呈现更为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期刊官网下载次数与信息集成平台下载次数整体上的相关性较低。(2)期刊官网与信息集成平台的用户兴趣偏好存在差异。每本期刊官网和信息集成平台下载次数前20%的学术论文的Jaccard相似系数较低;在所列举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中,期刊官网与信息集成平台的用户关注主题不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兴 张向先 张莉曼 卢恒
[目的/意义]文章利用LDA主题模型与W2V-MMR自动摘要技术实现多个网络学术社区的跨平台知识聚合。弥补了现阶段单一平台提供专业知识不充分的问题,为社区内的科研工作者带来知识获取的便利。[方法/过程]首先利用LDA主题模型对用户生成内容文本进行主题获取、过滤与融合,形成跨平台知识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W2V-MMR摘要生成方法进行跨平台知识摘要生成。[结果/结论]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跨平台知识聚合中的有效性,为网络学术社区中的知识聚合服务提供了方法依据。[局限]聚合方法对文本要求质量较高,低质量文本会导致主题的知识丰富度降低。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袁心茹 金镇 钟倩茹 赵一飞 何旭凤 李丹娜
互联网技术的提高与范围的扩大,使得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快速与便捷。在信息双向传播过程中,客户经过偏好形成机制,受环境信息影响,形成个人需求及行为偏好,在收集企业产品与服务等信息后,通过购买行为将部分偏好信息传给企业;企业依托CRM、ERP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了解客户偏好,以产品、服务为主要的信息载体,结合多种信息传播渠道,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价值体验。在此过程中企业与客户通过直接与间接的信息交流相互影响,努力排除噪音的干扰,实现客户价值的提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盼盼 邓小昭
[目的/意义] 探索在线知识付费平台衍生产品用户的信息行为特征、过程以及影响因素,为理解衍生产品用户的信息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平台优化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选取18个样本作为半结构化访谈对象,利用扎根理论来探索在线知识付费平台衍生产品的用户信息行为特征、过程和影响因素。[结果/结论]在线知识付费平台衍生产品的用户信息行为特征表现为冲动性和怀旧情感倾向性;其信息行为过程可归纳为信息需求认识与表达、信息查寻、信息交互、信息选择、信息采纳、信息反馈6个阶段;其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对母体平台的情感、从众心理、冲动情绪)、商家因素(服务态度、商家粉丝量、产品介绍详情程度)、平台因素(母体平台知名度、母体平台口碑、界面友好度、界面响应速度)和情境因素(产品关联程度、产品评价、优惠活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建伟 李月琳 张泰瑞
[目的/意义]“推荐交互行为”特指用户在信息检索过程中与系统提供的推荐功能进行交互的行为。揭示用户检索行为与推荐交互行为之间的关系,为改善知识服务平台的推荐算法提供实证参考。[方法/过程]以CNKI和ScienceDirect为实验平台,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开展用户研究,招募36位实验参与者,利用Morae软件采集用户的交互行为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6种检索行为与用户推荐交互行为具有相关性,且构建查询、浏览文献详情页面、在线阅读文献及下载文献对用户的推荐交互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影响用户使用推荐次数、浏览推荐文献详情页面、在线阅读推荐文献和使用推荐总时长。
关键词:
知识服务平台 检索行为 推荐交互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文章分析了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服务特性,研究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的用户偏好和情景化的内涵,提炼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中典型的信息用户群体行为模式,进行了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情景化偏好预测、采集和识别研究。提出了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情景化用户行为预测与感知方案,在用户偏好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中体现情景化的特征,建立了移动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和偏好的预测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卢珂 周晶 和欣
基于组间网络外部性以及出行用户对平台服务质量偏好的视角,运用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方法,对网约车平台的定价策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平台服务质量的提高会使得平台向出行者和司机收取较高的费用,并最终促进平台均衡收益的提高;组间网络外部性均与网约车平台对双方定价及收益成反比;提成比例增加时会降低平台定价以及均衡收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阮霞 姚战琪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共享住宿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学界对共享经济背景下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使用联合分析法,从属性水平的效用值、属性的相对重要性、不同产品组合的模拟市场占有率、不同样本特征的属性重要性值四个方面,对共享住宿平台用户的偏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产品属性依次是房东头像、价格、房源好评率、配套设施和地理位置;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消费者对共享住宿平台产品的偏好具有异质性;研究结论可为国内共享住宿平台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饶艳超 赵嘉璐 陈建勇
科技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偏好和交流语言,这些变化逐渐渗透到商业环境中,影响人们的业务行为。本文分析了交流方式偏好和语言演变特征以及这种变化对审计师的挑战,探讨了审计师和审计机构应对挑战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交流方式 偏好 语言演变 挑战 审计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黄传慧
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基于情景化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行为的文献,旨在对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系统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综合、归纳、比较等方法,分为概念研究、理论研究、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应用研究四部分进行述评。其中概念研究分为情景化、用户偏好、学术信息概念分别述评;理论研究分为情景化、学术信息行为、基于情景化与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行为进行述评;应用研究分为情景感知服务、基于情景化用户偏好的信息获取和知识获取服务、基于情景化用户偏好的信息推荐服务三部分进行述评;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对基础理论体系、用户的情景化偏好数据获取、基于情景化用户偏好的信息服务模式的理论研究,以及注重国内外成功的实践案例研究。
关键词:
情景化 用户偏好 学术信息行为 述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达天 张雪 米艳霖 孔婧媛
[目的 /意义]旨在从算法感知的视角出发,探明用户对跨平台信息推荐接受意愿的成因与作用机制,为解决用户与智能算法交互领域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过程]从感知公平性、感知可问责性和感知透明度3方面阐释用户对跨平台信息推荐的算法感知内涵,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框架,探究不同维度的算法感知对用户接受意愿的差异化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 ]感知公平性、感知可问责性和感知透明度可以显著降低用户的隐私关注,进而提升用户对跨平台信息推荐的接受意愿,感知可问责性对隐私关注产生的负向影响最大;感知公平性和感知可问责性还可以增强用户的社会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对用户的推荐接受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为在线平台企业更好地实施跨平台信息推荐策略,以及互联网信息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推荐算法治理模式提供对策与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玥 李青宇 刘雨琪 朱庆华
[目的/意义]从组态视角对AIGC应用平台用户的中辍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明确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痛点与边界,更好地优化服务,以促进技术赋能。[方法/过程] 使用问卷收集219份有效数据,采用扎根编码与定性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AIGC应用平台用户中辍行为的因素进行识别,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揭示引致AIGC应用平台用户中辍行为发生的条件组合。[结果/结论] 将AIGC应用平台用户中辍行为归纳为潜在威胁感知型和技术因素主导型两种模式,发现感知威胁、期望失验、系统质量、内容质量在AIGC应用平台用户中辍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后续的研究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