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0)
- 2023(9861)
- 2022(7786)
- 2021(7174)
- 2020(6183)
- 2019(14280)
- 2018(14277)
- 2017(27794)
- 2016(15077)
- 2015(16810)
- 2014(16811)
- 2013(16064)
- 2012(14205)
- 2011(12764)
- 2010(13093)
- 2009(11773)
- 2008(11526)
- 2007(10182)
- 2006(9020)
- 2005(8356)
- 学科
- 济(62186)
- 经济(62128)
- 管理(39928)
- 业(39194)
- 企(32644)
- 企业(32644)
- 方法(27914)
- 数学(24383)
- 数学方法(23797)
- 中国(17682)
- 农(16104)
- 业经(13989)
- 学(13880)
- 理论(13010)
- 财(12844)
- 制(10804)
- 地方(10786)
- 技术(10710)
- 农业(10604)
- 贸(9600)
- 贸易(9590)
- 易(9301)
- 银(9180)
- 银行(9162)
- 融(8900)
- 金融(8900)
- 行(8763)
- 体(8695)
- 策(8657)
- 教学(8638)
- 机构
- 学院(206879)
- 大学(206450)
- 济(80517)
- 经济(78777)
- 管理(77838)
- 研究(70143)
- 理学(66991)
- 理学院(66242)
- 管理学(64514)
- 管理学院(64136)
- 中国(51434)
- 科学(44067)
- 京(43968)
- 财(36862)
- 农(35865)
- 所(35595)
- 研究所(32463)
- 江(31908)
- 业大(31607)
- 中心(31549)
- 财经(29271)
- 范(28261)
- 农业(27999)
- 师范(27953)
- 北京(27377)
- 经(26653)
- 州(25611)
- 院(25233)
- 经济学(24708)
- 技术(24324)
- 基金
- 项目(141042)
- 科学(111207)
- 基金(101797)
- 研究(101790)
- 家(90163)
- 国家(89460)
- 科学基金(76683)
- 社会(63414)
- 社会科(60190)
- 社会科学(60173)
- 省(56277)
- 基金项目(52886)
- 自然(50292)
- 自然科(49307)
- 自然科学(49295)
- 教育(49283)
- 自然科学基金(48397)
- 划(47254)
- 资助(42177)
- 编号(41875)
- 成果(34153)
- 重点(32429)
- 部(30466)
- 发(30047)
- 创(29913)
- 课题(29400)
- 创新(27906)
- 科研(26844)
- 国家社会(26758)
- 教育部(26294)
共检索到308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宪洲 孙戈兵 叶子荣
互补性知识的利用已经被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甚至核心竞争力。本文将知识互补性引入具有专业化分工经济和协调费用的经济体,利用杨小凯和黄有光开创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超边际分析,由此得出三个命题:若企业内岗位间知识互补性程度、互补性知识积累程度和互补性知识协调效率足够高,则企业利用互补性经济的收益大于不利用的收益;互补性经济越明显,经济体的雇员-雇主人数比越大;当互补性经济明显时,与未利用互补性经济的企业相比,利用互补性经济的企业将有更高的工资/产品价格比。进而指出,为了利用互补性知识,发挥互补性经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益言 李毅
学术界关于李约瑟之谜的讨论不胜枚举。目前国内学界依照着一种按学科领域精细分工的研究方式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因而他们关于李约瑟之谜这个宏大、动态、复杂的社会话题的探讨,就会陷入盲人摸象即"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的逻辑陷阱之中。若以专业化分工为切入点,可对李约瑟之谜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和讨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和平 吴福象
从2005年至今,人民币已有相当幅度的升值。人民币升值的正面效应,国内外许多学者各有所见。人民币升值,虽然给我国带来不利影响,但是作者一直持赞成态度。在杨小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基础上,文章构建出口商—进口商模型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增加我国居民的消费者剩余;有利于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有利于我国的技术创新;有利于缩小竞争性行业与垄断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出口商—进口商模型 正面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黎德福 黄玖立
各类新古典增长模型在现有教科书中的表述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无技术进步和外生技术进步的模型分别使用"劳均资本"和"有效劳均资本"的动态方程,内生技术进步的模型则使用"产出资本比"的动态方程。本文统一使用"产出资本比"和"消费资本比"变量对代表性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如索洛-斯旺模型、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和卢卡斯模型,进行了重新表述。这种重新表述与现有教材的表述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第一,各种新古典增长模型在表述上具有数学形式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各个模型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第二,本文清楚地揭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核心结论是证明均衡产出资本比与消费资本比的存在且稳定,这是模型...
关键词: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产出资本比 消费资本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方阳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领域出现了被称为新新古典新综合的融合化趋势。本文建立了一个封闭经济的新新古典综合模型,在不完全竞争和粘性价格假定下,在经济主体理性预期和跨时最优选择基础上推导出总量关系,从而同时融合了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真实周期理论的基本要素。通过与传统的IS-LM-AS模型比较,文章考察了新新古典综合模型中新IS曲线和新菲利浦斯曲线所具有的前瞻性和动态特征。
关键词:
新新古典综合 前瞻性 动态特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元 柳欣
基于古典主义思想对于劳动与资本这一经济运行核心关系的论述,本文对Goodwin周期模型进行了重构,构建一个由工资份额与资本存量组成的二维古典经济周期波动模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均衡状态为非稳定焦点均衡,一旦脱离均衡点,经济将在工资份额与资本存量相互作用的驱动下围绕均衡点做周期性波动,且波动的幅度逐步加大。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工资性收入与资本性收入即资本存量之间比例结构的波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明
目前主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存在着非正统经济学所提出的总量生产函数和边际生产力法则的虚假性质疑与逻辑悖论质疑,并丢失了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所重视的收入分配与阶级分析传统。因此,一类古典-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在最近十余年发展起来并得到相当程度应用。本文利用1978-2012年中国的数据对它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经济存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生产率下降的"马克思有偏技术进步",该模型对中国经济的有效性成立,这意味着固定工资份额假设下,经济将会遇到实际工资率上升、长期利润率下降的"马克思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文博
本文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构建了包含内生和外生技术、资源禀赋以及交易效率等多因素的比较优势模型,为比较优势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数理分析思路,探索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与新结构经济学两个不同领域的比较优势理论融合。研究发现,(1)以上四种比较优势共同决定了产业的相对比较优势;在技术受限的初期发展中国家,不仅由资源禀赋结构决定最优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交易成本也是不可忽略的决定性因素。(2)新结构经济学聚焦于技术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将比较优势局限于资源禀赋,其实质与多因素比较优势理论并不冲突,但需建立更一般化的理论框架。(3)发展中国家应选择相似禀赋结构的先进经济体进行模仿,以降低超越先进国家资源禀赋优势的难度,形成较先进经济体更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新兴古典经济学 新结构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美玉 王成璋 叶子荣
本文借用分工的迂回生产模型对制度创新进行内生化。该模型论证了制度之间的互补性越强,帕累托次优的整体制度安排越可能存在和延续,随着制度安排之间互补性的减弱,新的制度安排可能出现,产生制度创新。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制度互补性 分工 一般均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瑞明 白永秀
本文从分工这一角度出发,在一个包含偷抢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分析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内生化了资源诅咒假说。分析表明,丰富的人均资源本身会提高分工的门槛,使得人们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结构,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另外,由于资源丰富国家往往伴随高的偷抢水平,这也降低了分工合作的可能性及其经济绩效。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为了避免资源诅咒效应,必须打破现存的资源依赖格局,构建良好的制度基础,实现分工深化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资源诅咒 分工 交易效率 偷抢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晗 高煜
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处于较明显的二元格局,城乡之间存在着市场分割和流通不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通过连锁经营建立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但现有研究没有深入探讨双向流通的动力机制。文章通过构建一个以超边际分析为基础的迂回生产模型得出,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是交易效率改进和分工深化的产物,并在此命题基础上得出,随着双向流通的形成,工农业产品的交易迂回程度、分工水平、专业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均会提高。由于工农业在内部分工上的差异,构建城乡双向流通的关键在于科技兴农,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只有当工农业同时实现流通与生产的分离,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才得以形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贺秋硕
文章将劳动力的流动性引进新古典增长模型,对于一个拥有一定资本密度的小型开放经济体而言,当它低于稳态时,劳动力的迁出会加快收入收敛的速度,但同时会对整体资本投资产生抑制作用;在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时,这种抑制作用会超过其正面作用,从而劳动力流动会减缓收入收敛的速度;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劳动力流动性的提高,正面作用最终会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劳动力的无限自由流动会最终导致收入收敛于稳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劳动力流动性 收入收敛 迁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林海
从短期来看,扩大公共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似乎贡献巨大,而要深入判断其对经济发展和民营投资的长期影响并非易事。本文基于新古典投资和增长理论构建动态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我国公共投资对民营投资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对中国1995~2015年的公共投资和民营投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的公共投资的挤入效应比较明显,但随着资本存量大幅增加,尤其是2008年以后,公共投资的挤入效应已逐渐被挤出效应抵消,公共投资的效力已经大大减弱。同时,在我国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机制主要是通过挤占民营部门投资的信贷资金可得性来实现的,这与我国金融深化程度不够、金融市场不完善高度相关。最后本文从公共管理体制、深化金融改革和产业升级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共投资 民营投资 拉出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林海
从短期来看,扩大公共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似乎贡献巨大,而要深入判断其对经济发展和民营投资的长期影响并非易事。本文基于新古典投资和增长理论构建动态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我国公共投资对民营投资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对中国19952015年的公共投资和民营投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的公共投资的挤入效应比较明显,但随着资本存量大幅增加,尤其是2008年以后,公共投资的挤入效应已逐渐被挤出效应抵消,公共投资的效力已经大大减弱。同时,在我国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机制主要是通过挤占民营部门投资的信贷资金可
关键词:
公共投资 民营投资 拉出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陆建明 李宏
本文首先设立了一个反映产出与经济规模和资源投入之间关系的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中,以资本存量代表经济规模,以资源中间品数量代表资源投入。在此基础上,在技术水平不变和储蓄率外生等具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特色的假定条件下,建立了一个研究可再生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首先分析了封闭条件下资源相对丰裕和存在资源约束情况下,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及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进而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开放条件下,资源贸易小国在不同的世界资源价格下,能否以及如何通过进口来突破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限制。
关键词:
资源约束 经济增长 开放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