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9)
2023(10342)
2022(8476)
2021(7919)
2020(6070)
2019(13639)
2018(13436)
2017(23000)
2016(13402)
2015(15040)
2014(14703)
2013(13600)
2012(13086)
2011(12224)
2010(12783)
2009(11257)
2008(10888)
2007(10175)
2006(9245)
2005(8648)
作者
(35528)
(29470)
(29443)
(27624)
(18716)
(14146)
(13412)
(11436)
(11396)
(10729)
(9990)
(9893)
(9537)
(9395)
(9184)
(9019)
(8883)
(8740)
(8617)
(8485)
(7827)
(7315)
(7097)
(7086)
(6830)
(6625)
(6575)
(6536)
(6058)
(6005)
学科
(49299)
经济(49264)
管理(34026)
(32895)
(26369)
企业(26369)
中国(23259)
教育(21059)
地方(18175)
技术(17337)
(15201)
业经(14110)
理论(12678)
(12075)
(11915)
技术管理(11691)
方法(11337)
农业(10504)
地方经济(10271)
教学(10049)
(9979)
银行(9966)
(9862)
金融(9862)
(9813)
发展(9589)
(9462)
(9004)
(8527)
数学(8524)
机构
学院(179158)
大学(178359)
研究(69033)
(65378)
经济(63634)
管理(59883)
理学(49748)
理学院(49003)
管理学(48054)
管理学院(47667)
中国(45869)
(40947)
科学(40307)
(38369)
师范(38159)
教育(36097)
(34418)
师范大学(31017)
研究所(30937)
(30737)
中心(29817)
(29664)
北京(27388)
技术(25436)
(25216)
(25030)
(24779)
职业(22726)
财经(22174)
业大(21505)
基金
项目(110201)
研究(93634)
科学(88614)
基金(72386)
(61318)
国家(60537)
社会(55866)
社会科(52766)
社会科学(52757)
科学基金(51536)
教育(50513)
(47676)
编号(42066)
(40754)
成果(37423)
基金项目(37332)
课题(33542)
(31275)
自然(28657)
(28520)
自然科(27990)
自然科学(27984)
自然科学基金(27445)
资助(27316)
(26537)
重点(26449)
发展(25921)
规划(25779)
(25394)
项目编号(25239)
期刊
(83856)
经济(83856)
研究(68516)
教育(62690)
中国(53441)
管理(25029)
(24600)
科学(22154)
技术(21749)
学报(21507)
(21090)
大学(17923)
(17824)
金融(17824)
农业(17323)
职业(16034)
业经(15790)
学学(14735)
经济研究(13075)
(12247)
论坛(12247)
图书(10913)
财经(10623)
(10547)
技术教育(10528)
职业技术(10528)
职业技术教育(10528)
科技(9977)
问题(9945)
(9407)
共检索到301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吉恩·克兰迪宁  鞠玉翠  
"教师知识"不同于"给教师的知识"。"给教师的知识"被视做教师可以获得和知道的财产、物品;而"教师知识"则是根植于其生活、通过生活获得的知识形式。在教师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应该是不仅仅关注"给教师的知识",而且要把"教师知识"考虑在内;课程开发应该以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知识和生活为中心;把"教师知识"作为教师协调课程生活的立足点,有可能帮助教师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重塑教育工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屠莉娅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与社会危机,更暴露了现有教育系统的学习危机。当前学校教育和课程体系的弹性与应对力不足、生活价值与育人意义剥离以及潜藏在数字鸿沟背后的学生自主性的缺失等问题,提示着我们要重新思考变局中的课程定位以及课程回应变局的举措。论文动态地审视了时代变局中课程与学习的新定位,包括回归课程建构的动态性和创造性的灵性、培养参与世界并改造世界的思维以及聚焦课程的内在变革与知识图景重构,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阐发了构建课程新知识图景的四大举措:注重知识的创新创造、强调与真实生活的关联、强调学习主体的在场以及反思课程知识的价值嵌入。论文通过描绘课程建构导向的新育人图景,来强调课程领域发展更具广泛性的危机应对能力与适应性的课程生态和具有创新创造的变革性思维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鲁艺  赵蒙成  
项目课程是职业教育基本的课程形式之一,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在项目课程开发的内涵和开发原则、项目的来源和开发主体,以及项目课程开发的流程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简称"四新")的涌现对项目课程开发提出了新挑战。在"四新"背景下,我国职业院校的项目课程开发在目标定位、知识组织、教师参与和实训项目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关项目课程开发的研究急需取得新的进展。为促使项目课程开发取得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突破,应从项目课程开发的适切性、课程目标厘定、原理性知识的价值和组织、虚拟性项目情景化、项目课程开发效果的评价、项目课程开发的保障等维度筹思其未来发展的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立忠  熊梅  
本文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反思,并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视角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指出在目前情况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切入点,从参与校本化课程实施逐渐深入到参与全新的课程开发,并提出要以"渐进引导"的方式推进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同时要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基点开展有关培训、建立有利于教师主动参与的保障机制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文军  郭宏群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三级课程"体制的出台,教师参与课程的方式成为亟待探讨的一个课题。作者在分析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背景、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教师规划的个性化课程三个层面对教师参与课程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段晓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学校教育发展历经三次重要转型,最终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价值为导向"的方向。在这一变革思路下,新加坡教师教育注重塑造教师的品质修养,关注价值观教育,让教学活动回归本质状态;实践中形成"价值、技能和知识"的培养模式"、教师专业与个人发展"框架以及全新的"教师成长模式",以推动教师教学的专业化与卓越性。教师教育变革呈现出关注教师全人发展、构建专业共同体、实施整体策略的发展趋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慧梅  
1934年,在科学大众化和大众语运动的推动下,《太白》半月刊首设"科学小品"专栏,聚拢并形成了以周建人、顾均正、贾祖璋、刘熏宇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科普作者群体。周建人的科学小品主要关注"花鸟虫鱼"自然领域,在文章中融入细致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用文艺、生动有趣的细腻笔触搭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科学教育知识图景。周建人的科学教育书写方式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及工作经验密切相关,并得益于同时期《太白》科学小品作者群的朋辈效应,展现了一批浙籍知识分子科学想象的变化和集体追求,他们共同促进了科学小品的大热,成为科学教育大众化的鲜明典范。在以周建人为代表的第一代科普作者群的努力下,日常化、趣味化、通俗化的科学教育书写方式逐渐被世人认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花明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高职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其课程开发能力的强弱关系到课程开发质量。构建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指标,有助于高职院校与教师双方围绕指标制定能力提升计划,为圆满完成课程开发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倡议共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为推动区域教育的开放、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契机,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唇齿相依,教育交流源远流长,教育合作前景广阔。中国与相关国家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由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就开辟了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成为古代社会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推动了相关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近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甫全  
不断深化的教师教育改革与研究,凸显出开发实验课程与教学的新路向。在教师教育领域开发实验课程与教学,有着教学职业属性的专业定位、教师知识结构的类型进化以及实验教学传统的弘扬创新等深层动因,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未来有望孕育起基于实验教学的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誉  
国家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上的分权趋向到了县一级政府变成了新的集权,这使得中央下放到地方的权力偏移了社会公共利益的正确方向,集权成为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问题的主要根源。本文借鉴公共行政发展的理论,结合我国教育行政发展的自身特点,通过建立以分权、服务为方向的二维分析模型反映县级教育行政改革的实然和应然状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赛赛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十分关键的环节,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就业单位对于人才需求标准的提升,成人高等教育已逐渐发展成为在职人员提升自己的重要渠道。在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课程开发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文章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以及当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指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应坚持适应性、系统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共重的原则,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方向趋于人性化、主体化、多元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宇  李尚群  
“双师型”教师是一个用来描述职业院校教师的本土原创性概念,通常是指兼具教学能力与技术实践能力的职业院校教师。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整体上呈现出这样一幅图景:一是政府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政策引导,如“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与内涵的政策解释,培养与发展的政策指导,认证与管理的政策规定等。二是学术界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层理论建构,如从“教学—技术”两极框架定义“双师型”教师,在具体的语境中阐释“双师型”教师的意义,说明了“双师型”教师的存在样态,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在时空上的限度,创新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路向,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认证的原则与立场等。三是院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层实践探索,这种探索呈现出多样化、全方位与情境性等特征。从整体上看,这幅图景的内在精神实质可以概括为守望“双师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庆  
课程内容没有实质性突破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改变课程内容分析的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二元框架,引入工作知识的分析视角,从而克服传统分析框架中的技术与观念困境,有效地促进以工作知识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