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1)
2023(8716)
2022(7357)
2021(6482)
2020(5165)
2019(11512)
2018(11450)
2017(21787)
2016(11272)
2015(12581)
2014(12722)
2013(12863)
2012(12587)
2011(11922)
2010(12399)
2009(11486)
2008(11011)
2007(10187)
2006(9688)
2005(8999)
作者
(34014)
(28508)
(28501)
(27054)
(18331)
(13525)
(12925)
(10994)
(10959)
(10246)
(9987)
(9422)
(9407)
(9231)
(8889)
(8740)
(8414)
(8269)
(8207)
(7854)
(7553)
(7035)
(6830)
(6734)
(6560)
(6407)
(6290)
(6289)
(5813)
(5647)
学科
(75883)
经济(75732)
管理(29784)
(29083)
地方(24006)
中国(22337)
(21881)
企业(21881)
方法(20368)
(18348)
业经(17731)
地方经济(15354)
数学(15242)
数学方法(15166)
(13293)
农业(13209)
(11579)
(11510)
(10668)
金融(10667)
理论(10243)
(10217)
(9954)
银行(9946)
(9821)
环境(9736)
技术(9326)
(9275)
(8988)
贸易(8976)
机构
学院(174721)
大学(173523)
(84704)
经济(83101)
研究(68996)
管理(63704)
理学(52920)
理学院(52253)
中国(51756)
管理学(51591)
管理学院(51244)
科学(38452)
(37809)
(36276)
(35105)
研究所(31229)
中心(29885)
(27981)
财经(27747)
经济学(26901)
(25963)
(25658)
师范(25468)
(24931)
北京(24770)
(24059)
经济学院(23692)
(22502)
业大(21007)
科学院(20858)
基金
项目(105411)
科学(83981)
研究(81627)
基金(75398)
(64181)
国家(63572)
社会(56267)
科学基金(54410)
社会科(52289)
社会科学(52274)
(41574)
基金项目(39278)
教育(35823)
(34035)
编号(33286)
自然(30534)
资助(30041)
自然科(29806)
自然科学(29800)
(29749)
自然科学基金(29267)
成果(28512)
发展(24850)
(24426)
重点(23782)
课题(23580)
国家社会(23226)
(23020)
(21803)
创新(20387)
期刊
(111174)
经济(111174)
研究(61917)
中国(42396)
(26495)
管理(26493)
(26225)
科学(23340)
学报(22483)
教育(20738)
(19426)
金融(19426)
经济研究(18441)
农业(17995)
大学(17810)
业经(17368)
学学(16537)
技术(16280)
财经(15050)
问题(13991)
(13204)
技术经济(10723)
世界(10640)
(10199)
国际(9235)
经济问题(9193)
图书(9131)
商业(9110)
经济管理(9010)
改革(8708)
共检索到294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寒菊  龙海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小峰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从理论上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于企业的效率、目的和权利之中,是企业生存、发展、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的需要,效率与公正、目的与道义、权利与义务这些经济学和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已成为当今我们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视角。从现实来看,企业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积极主动地承担其经济、法律、伦理、慈善等社会责任,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劳资纠纷、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惠卿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性质、特征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邹惠卿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是一门正在创建中的新兴学科。社会经济发展动力问题,是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始终的主题。在长期的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种社会动力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组合,客观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经济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人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可概括为: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标志,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两类能力提升(个体能力的增强与集体能力的进步)有着不同的内涵、方式与相互关系。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手段,人力资源与经济结构有内在关联,经济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直接相关。人的发展是三位一体发展的首要任务,农民、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最关键。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提供调节的驱动力,当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经济行为提出了一个中心(不做金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军善  
经济发展离不开货币推动,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古今中外历史的明证。但是,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适宜的货币推动,如果对货币推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力度掌握得不准,就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好货币推动力的作用,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守宏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先导,农村十年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之一,就是乡镇企业的奋然崛起。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在过去的十年中支持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国民经济增长格局,而且将在更长的历史时期内,在更大的规模上,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影响中国经济的未来。本研究报告试图站在国民经济全局的立场上,从总量增长和结构变革的角度,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乡镇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象  
乡镇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吴象当前这场以市场为取向影响深远的改革,是80年代初在农村发端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能不断深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中国农民的一大创造,从“一统天下”的计划经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竹  李诗瑶  常芳  
本文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为考察对象,运用HP滤波方法比较分析了其中6个省的农业总产值和农业贷款的周期性变化,进而以吉林省为例,基于VAR模型测度了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其中,农村信用社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是具有持续性的,而其他商业银行对吉林省农业发展的贡献很小。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开发新型农业信贷产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鞍钢  
中国是过去25年中世界上城镇人口增长率提高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城镇。沿海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主要地区,中西部人口大省和人均耕地水平较低的地区是农村人口的主要迁出地。今后20年是中国城镇化加速阶段,有效促进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中国在城乡间采取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制度安排不仅侵害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利益,而且造成了巨大的制度性机会成本,使得中国的宏观经济付出了高昂代价。城市化既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由生存需要、享乐需要、发展需要及和谐需要构成。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必须普遍满足生存需要,合理限制享乐需要,适当满足发展需要和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和谐需要。但是,在现实中,我国贫困群体的生存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享乐供给分配极端不公平,严重的两极分化发展导致发展需要难以实现,和谐需要还相当欠缺。文章认为,"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应当从满足四大需要的价值规范入手,即应把生存需要的满足置于优先地位,发挥社会舆论和政府的作用合理限制以物质方面为重点的享乐需要,增加发展需要的供给并增强其公平性,大
[期刊] 预测  [作者] 施祖辉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施祖辉(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200433)The.MethodsofComprehensiveComnientsontheLevelsofSocialEconomicDevelopmcnt.ShiZhuhuiThispa...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侯长林  周鸿  
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是区域社会精神的时代表征,区域社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二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引领、示范作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形成有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刚  郭丰恺  
文章阐述了运用数据包络方法(DEA)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的选择依据,从评价决策单元的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系统地描述了DEA方法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的思路,并提出了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最后,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四川省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晔  
加快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或提高生活质量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战略。本文对国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测度方法 ,尤其是美国和联合国的测度方法 ,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宇平  陆根书  
人力资本与个体及社会经济发展钟宇平陆根书一、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本世纪60年代初,Schultz在探讨美国经济增长中总产出的增长比要素投入的增长更快的根源时,发现人们对教育、保健、在职培训的投入,为获得更好就业机会而进行的国内迁移,以及为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