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
- 2023(463)
- 2022(380)
- 2021(333)
- 2020(263)
- 2019(678)
- 2018(669)
- 2017(1237)
- 2016(604)
- 2015(650)
- 2014(604)
- 2013(592)
- 2012(534)
- 2011(528)
- 2010(519)
- 2009(508)
- 2008(447)
- 2007(385)
- 2006(373)
- 2005(371)
- 学科
- 济(3178)
- 经济(3176)
- 地方(1224)
- 管理(1071)
- 中国(1048)
- 关系(875)
- 业(857)
- 地方经济(778)
- 教育(715)
- 经济关系(710)
- 企(694)
- 企业(694)
- 理论(630)
- 农(590)
- 对外(532)
- 方法(510)
- 业经(484)
- 学(483)
- 外经(477)
- 对外经济(476)
- 贸(453)
- 贸易(453)
- 制(433)
- 教学(428)
- 易(426)
- 体(420)
- 融(399)
- 金融(399)
- 农业(381)
- 发(379)
- 机构
- 大学(7593)
- 学院(7435)
- 研究(3142)
- 济(3071)
- 经济(3009)
- 管理(2314)
- 中国(2076)
- 理学(1896)
- 理学院(1864)
- 京(1828)
- 管理学(1822)
- 管理学院(1801)
- 科学(1592)
- 所(1524)
- 范(1462)
- 师范(1457)
- 财(1377)
- 江(1370)
- 教育(1359)
- 研究所(1359)
- 中心(1259)
- 北京(1237)
- 师范大学(1214)
- 院(1214)
- 州(1046)
- 技术(1044)
- 职业(1015)
- 财经(1014)
- 农(1002)
- 研究院(954)
共检索到13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景林
"真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认知要求。"真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认同要求。"真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自觉践行状态。红色文化物质载体,主要指革命志士在革命时期所留存下来的革命战争遗址、博物馆和展览馆等物质性实体。它们是革命者通过实践创造的"劳动产品",体现了革命的目的和意义,是其承载精神内容的"物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因而具有说服力,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真学""真信""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国章
本文分析了国内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指出其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实践载体及其实效性方面的若干问题,提出将知行统一的原则贯彻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大学生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知行统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亚华
作者介绍了在作博士论文期间到黄河水利委员会挂职研究的体会,深切感受到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荣胜
切实发挥校园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注重实践养成,规范行为举止,引导大学生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机制管长远、求长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不断"认知—实践—养成—巩固"的过程,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要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发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进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教育模式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要应对这一挑战,扭转德育实效性不断弱化的趋势,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应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重塑合理的职业技术学校德育理念,建立多层次的德育目标导向,完善德育内容,改革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加强德育教育知行合一的途径研究,实现德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岩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坚持“灌输”和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的含义和实质,坚持在灌输中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引导大学生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与自觉接受灌输有机统一起来,至关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灌输 主体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高良 司毅 韩洁 封华
在我国,企业集团经常选择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集团内的多家上市公司。文章以企业集团为集团内IPO公司选择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为出发点,使用2003-2012年非金融类IPO公司为样本,来研究IPO统一审计对IPO抑价以及IPO后业绩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集团为集团内IPO公司选择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在一级市场起到信息作用,反而会显著提高IPO抑价,IPO后业绩"变脸"也会更大。在区分大小规模事务所样本进行进一步比较后,文章发现小规模事务所的这一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亚男
通识教育与知行合一作为重要的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己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共识。本文以通识教育理念为基础前提,通过总结近年来教学实践的经验,探讨通识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知行合一教学摸式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知行合一 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魏波 才立琴
现代教育面临悖论,它在给人带来自由的同时又构筑起新的牢笼,克服悖论需要追问"教育是什么"。教育首先将人"引入"既定的知识与价值的世界,这是"教化"的过程。同时,教育还要将人从既定知识与价值的世界尤其是从自我的局限中"领出",这是"解放"的过程。立足于中西优秀思想资源并基于现代教育实践,可以将教育理解为"教化"与"解放"相统一的系统运动,"教化"和"解放"相互依赖和渗透,在"引入"与"领出"的交织与互动中推动生命的成长,反思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其本质规定性。
关键词:
教育悖论 教化 解放 系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宁虹 胡萨
解释学是哲学,而且是实践哲学。在实践哲学视野下,理论不再被概念所固化为抽象的认识,理论总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实现自身。在此意义上,理论可以生动、鲜活,与丰富的实践具有本然统一的联系。从教育之作为实践的本性出发,在一个相当根本的层面上,教育理论可以有这样一种探索和建构:它属于实践哲学的范畴,作为实践的理论形态,完成并实现于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它并不与教育实践相对立、相分离,而是具有不可分割的本然联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长纯 宁虹 丁邦平
中外哲学是比较教育方法论建设的理论资源。在进行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的时候 ,应该展开跨文化的哲学对话。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对主体意识的重视、对知行关系的论述 ,特别是对“行”的重视 ,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作为现代解释学支派的接受理论可以给包括比较教育在内的教育研究及其方法论带来充满活力和前途的思考空间。研究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知行合一”应成为 2 1世纪比较教育方法论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子红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一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以下简称征信中心)始终贯彻“征信为民”理念,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立业之本。经过多年运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统一登记系统、融资服务平台,合称“一系统一平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耿
针对当前市场就业竞争形势,结合"知行合一"理论的研究,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现状分析,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体系的不完善、实践教学的不重视以及没有贯彻好"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同时,研究发现,基于"知行合一"理论的模拟演练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的掌握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因此,本文最后提出基于"知行合一"理论的模拟演练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途径,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苏罡
根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而老年扶养比将提高到28%。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对构成老年人退休生活物质基础的养老金制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养老保险公司虽然整体上经营存续的时间不长,但是却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充分发挥自身在养老金管理领域的专业价值,为促进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柏岳 ,薛志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统一战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团结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一切爱国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统一祖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爱国统一战线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统一战线第一,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组成最为广泛的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才能不断取得胜利。而由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所形成的两个联盟,即:由大陆全体劳动者和爱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