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12)
2023(16079)
2022(13961)
2021(12857)
2020(10733)
2019(24157)
2018(23907)
2017(45676)
2016(25107)
2015(27712)
2014(27054)
2013(26611)
2012(24332)
2011(21856)
2010(21356)
2009(19493)
2008(18229)
2007(15662)
2006(13447)
2005(11226)
作者
(72468)
(60261)
(60066)
(56754)
(38343)
(29038)
(27093)
(23699)
(23072)
(21278)
(20550)
(20227)
(19008)
(18706)
(18615)
(18579)
(18451)
(17946)
(17333)
(17260)
(15203)
(14528)
(14428)
(13718)
(13549)
(13423)
(13354)
(13125)
(12250)
(12112)
学科
(93209)
经济(93098)
管理(71003)
(65649)
(53671)
企业(53671)
方法(43671)
数学(37947)
数学方法(37556)
(26915)
(24111)
中国(23913)
(22911)
业经(21594)
地方(19612)
环境(18389)
农业(18239)
(18117)
贸易(18110)
(17548)
(15857)
理论(15355)
(15289)
(15222)
财务(15157)
财务管理(15134)
技术(14987)
企业财务(14298)
(14159)
(13366)
机构
学院(344494)
大学(344083)
管理(135912)
(131024)
经济(128253)
理学(119424)
理学院(118065)
管理学(115855)
管理学院(115262)
研究(113778)
中国(81809)
科学(75419)
(72243)
(64106)
业大(58522)
(57444)
(57336)
研究所(53179)
中心(52052)
农业(50889)
(48758)
财经(47423)
(45191)
师范(44630)
北京(44479)
(43266)
(41764)
(41531)
经济学(38968)
技术(37155)
基金
项目(250125)
科学(195263)
基金(180844)
研究(176575)
(160403)
国家(159071)
科学基金(135706)
社会(110782)
社会科(104860)
社会科学(104834)
(98714)
基金项目(97208)
自然(91139)
自然科(89007)
自然科学(88980)
自然科学基金(87373)
(83872)
教育(81065)
资助(73362)
编号(71433)
重点(56228)
成果(55679)
(53744)
(53072)
(52345)
创新(48812)
课题(48791)
科研(48708)
计划(47429)
大学(45781)
期刊
(136600)
经济(136600)
研究(93502)
学报(63491)
中国(60439)
(57414)
科学(55090)
大学(46576)
管理(46281)
学学(44321)
(41909)
农业(39830)
教育(36347)
技术(27255)
(25362)
金融(25362)
业经(24683)
经济研究(22391)
财经(21991)
(20083)
(18762)
科技(18290)
问题(17917)
(17677)
图书(17284)
业大(17197)
理论(15776)
商业(15751)
资源(15643)
技术经济(15434)
共检索到478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晶飞  张丽君  秦耀辰  王霞  孙莹莹  荣培君  
居民低碳行为-认知研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行为-认知分离却是困扰低碳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论文构建"空间-行为/认知"分析框架,采用2018年郑州市大规模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数据,运用专家打分法从居家用能、日常出行与生活消费3个方面测算1485户家庭的低碳行为、认知水平,使用彩色编码法从行为-认知偏差视角将低碳行为分为绿色型、被迫型、易感型、红色型,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低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郑州市居民低碳行为存在行为-认知偏差,4种低碳行为所占比例差异较大;②绿色型低碳行为主要集聚在土地利用混合度高、基础设施便利的区域,被迫型、易感型、红色型低碳行为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③4种低碳行为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居住区步行指数较高、低碳认知水平高的居民趋于绿色型低碳行为,居民低碳行为与低碳认知水平均较高;居住区住房条件相对较差、居民学历水平低,居民趋于被迫型低碳行为,低碳认知水平低但低碳行为水平较高;高档住宅居民趋于易感型低碳行为,居民的低碳认知水平高但低碳行为水平较低;经济水平高的年轻居民趋于红色型低碳行为,低碳行为和低碳认知水平均较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波  
低碳经济转型的实现依赖于低碳消费的发展。不同个体特征的郑州市居民对低碳商品的认知状况有一定差异,大多数郑州市居民对低碳商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却又缺乏信任;居民收入水平、对低碳商品的信任度、对低碳商品的认知状况、低碳消费补贴是影响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对低碳商品消费意愿的关键因素。基于郑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特点,这一结论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城市居民当前对低碳商品的认知状况和消费意愿的平均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卜庆国  
[目的]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健康快速发展的紧要问题。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全国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城镇化建设中人的核心地位,在人的因素中新生代农民工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最重要力量,他们的居留意愿成为决定新型城镇化的现在与未来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的意愿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对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研,在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提前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制度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剑  席增雷  
[目的]试图探索能够直接应用于土地规划的方法思路与分析工具,为土地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分析和优化土地资源的参考。[方法]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公式计算、引用参考文献法得到土壤功能价值数据矩阵,将完整土壤功能价值指标数据导入因子分析模型,计算因子载荷矩阵,观察特征值及贡献率表,利用回归法计算样本综合得分。[结果]样本的各项土壤功能价值主要由4个主因子共同来决定,第一主因子为环境介质因子;第二主因子为生态支持因子;第三主因子为营养循环因子;第四主因子为基础承载因子。[结论]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大部分样本区域在4个主因子得分上均表现出较高的分数,实际规划中可以综合考虑使用目的、土质、地理区位、周边环境等因素权衡发展;土壤的众多功能价值均比较高,但在第二主因子生态支持功能组上的优势最为明显的可规划为生态保护区;在环境介质功能组上最有优势的,可优先发展农业和植被覆盖;综合得分最低的区域大部分功能价值均较弱,规划中可适当考虑为建设承载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剑  席增雷  
[目的]试图探索能够直接应用于土地规划的方法思路与分析工具,为土地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分析和优化土地资源的参考。[方法]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公式计算、引用参考文献法得到土壤功能价值数据矩阵,将完整土壤功能价值指标数据导入因子分析模型,计算因子载荷矩阵,观察特征值及贡献率表,利用回归法计算样本综合得分。[结果]样本的各项土壤功能价值主要由4个主因子共同来决定,第一主因子为环境介质因子;第二主因子为生态支持因子;第三主因子为营养循环因子;第四主因子为基础承载因子。[结论]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大部分样本区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建慧  雷星晖  李金良  
通过建立起城市低碳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描述各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以郑州市为例对城市低碳交通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结果发现机动车保有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交通碳排放增加的重要驱动因素。加强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实现城市低碳交通的重要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水安  
通过对郑州城市居民消费意愿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居民名义收入和房价本身对居民消费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居民名义收入和房价的比值,以及名义收入和购房支出的比值对居民消费意愿有着显著的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在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和购房支出已经成为居民判断其名义收入真实价值的重要指标,房价通过影响居民名义收入的真实价值这一机制,对居民的消费意愿产生了重要影响;单纯地降低房价或单纯地提高名义收入,可能难以提高中国居民的消费意愿,只有提高居民名义收入的真实价值,才能有效地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晨  李国平  
基于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法(CVM)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郑州市进行问卷调查,利用Tobit模型考察了受水区居民使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和水量生态服务的支付意愿(WTP)。结果表明:在302个有效样本中,受水区居民具有正支付意愿的比例为84.44%,其中89.8%的居民支付意愿值为10元/月及以下。根据两类WTP评估方法得出的郑州市居民支付意愿为5~8.09元/月。居民异质性是支付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年龄和偏好的影响显著;从居民对水源产权的认知看,受访者默认拥有清洁水源使用权,支付意愿决策具有较强的自利动机;从居民支付意愿决策背景看,水量和水质变化影响了居民的效用水平,从而改变了居民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应建立生态服务使用方直接参与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受水区居民真实支付意愿对水源区进行生态补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晓刚  陈浩  
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不仅取决于其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而且取决于其能否在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与情感、文化价值观念上实现与城市社会的同构,实现农民市民化的自我身份认同。对郑州市城郊328户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显示,失地农民虽已进入城市物理空间,但本质依然是农民,对城市的认同感未完全实现。同时人力资本严重短缺、社会资本尚未充分构建也是导致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差的原因。为提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政府应在资金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只有当失地农民拥有较高的为城市生存所需的人力资本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城市社会的人际网络资源时,失地农民才能增强就业能力,在身份认同及行为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军民  靳媚  
城乡一体化作为城市化达到中高阶段后的必然选择,对于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会使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城市化倾向,进而诱导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发生变化。但现阶段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故应加快城乡二元体制并轨、推进农村居民市民化进程、提高农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宏波  冯渊博  董冠鹏  苗长虹  
环境污染与健康的研究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基于2016年郑州市区的大规模问卷调查,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微观尺度下居民健康与环境危害感知的空间分布,并探讨影响居民健康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1)郑州市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感知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多数居民认为空气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噪声污染,垃圾污染与水污染相对较轻,但这4种环境污染均对居民健康状况具有显著影响。(2)居民健康感知的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明显的"中间低—外围高"的分布特征,即市中心的居民健康水平较低,而处于外围地区的居民健康水平较高。(3)不同社会经济属性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感知差异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健康状况的感知越来越差,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群感知最差;高学历与高收入者认为自己健康状况很好或者非常好的比例远大于低学历与低收入者;性别与婚姻状况对健康感知的影响并不明显。(4)居住地到工作单位的距离越远,健康状况感知很好或者非常好的人数比例越低,街道区位也是影响居民感知自身健康状况的显著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郑州市制定更加公平、有效的环境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在三年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研究了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认为应提高在校中职学生对体育的总体认知程度,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养成他们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林海  徐玲玲  朱淀  刘晓琳  
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实施在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同时,能够实现食品安全与质量的可追溯性,便于召回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已被认为是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以郑州市144家食品生产企业为案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了带罚函数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可追溯体系的投资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79.2%的食品生产企业愿意投资可追溯体系,而影响投资意愿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数规模、管理者年龄、质量认证体系的实施等。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在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难以推广与普及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政府监管、政策支持,以大企业为重点推进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楠  
人口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郑州市人口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稳定,使郑州人口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郑州市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力  
当前,我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呈加剧之势,这一现象体现了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就业与居住非同步集聚、产业布局重构、市场化改革与地方政府偏好的多重约束。使用"就业—居住比"指标和空间错位指数实证分析了郑州市的职住分离现象,认为居住区与就业区的进一步分化、新开发区功能的过度单一化以及高房价下的被动郊区化等导致了普遍的职住分离。提出应以"产住一体"、"混合居住"为目标建设3-5个环境宜居、就业多样化、公共服务完善的复合型城市副中心,以避免城郊"空城"或"睡城"的产生;应在老商业区拆迁改造过程中建立就业补偿机制,以维系弱势群体的就业和居住可达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