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7)
- 2023(2008)
- 2022(1741)
- 2021(1687)
- 2020(1464)
- 2019(3318)
- 2018(3195)
- 2017(6392)
- 2016(3315)
- 2015(3573)
- 2014(3370)
- 2013(3420)
- 2012(3071)
- 2011(2866)
- 2010(2733)
- 2009(2529)
- 2008(2514)
- 2007(2228)
- 2006(1953)
- 2005(1857)
- 学科
- 济(13081)
- 经济(13056)
- 管理(12953)
- 业(12209)
- 企(11772)
- 企业(11772)
- 方法(7245)
- 数学(5953)
- 数学方法(5916)
- 财(4401)
- 务(3528)
- 财务(3525)
- 财务管理(3521)
- 企业财务(3435)
- 贸(3435)
- 贸易(3433)
- 易(3383)
- 制(3091)
- 业经(2949)
- 农(2500)
- 理论(2423)
- 学(2405)
- 公司(2374)
- 融(2329)
- 金融(2329)
- 银(2229)
- 银行(2222)
- 人事(2209)
- 人事管理(2209)
- 划(2208)
- 机构
- 大学(48623)
- 学院(47416)
- 管理(22143)
- 济(20451)
- 经济(20122)
- 理学(19884)
- 理学院(19726)
- 管理学(19489)
- 管理学院(19408)
- 研究(12890)
- 中国(10721)
- 财(9481)
- 京(9132)
- 财经(7990)
- 经(7400)
- 商学(7060)
- 商学院(7002)
- 科学(6625)
- 中心(6570)
- 农(6398)
- 业大(6213)
- 财经大学(6155)
- 江(6106)
- 所(5882)
- 经济学(5872)
- 经济管理(5566)
- 北京(5510)
- 经济学院(5288)
- 研究所(5195)
- 范(5139)
- 基金
- 项目(32767)
- 科学(27274)
- 基金(26572)
- 家(23089)
- 国家(22915)
- 研究(22682)
- 科学基金(20790)
- 社会(15565)
- 社会科(14838)
- 社会科学(14836)
- 自然(14744)
- 自然科(14510)
- 自然科学(14508)
- 基金项目(14338)
- 自然科学基金(14318)
- 省(11217)
- 资助(10806)
- 教育(10773)
- 划(9881)
- 编号(8904)
- 部(7954)
- 教育部(7228)
- 人文(7041)
- 创(6728)
- 成果(6717)
- 重点(6706)
- 国家社会(6518)
- 科研(6419)
- 大学(6397)
- 制(6373)
共检索到65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学龙 欧阳红兵
在证券市场中,根据交易主体之间拥有信息的差异,可以将投资者分为拥有私有信息的知情交易者与不拥有私有信息的不知情交易者,知情交易者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参与证券的买卖,从中获利。而不知情交易者在与知情交易者交易时会遭受损失,由于正是因为有知情交易者作为交易对手,不知情交易者才会面临逆向选择风险,因此信息不对称和知情交易总是相伴而生,知情交易占整个交易的比重(知情交易概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志强
本文利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实时交易数据,从知情交易概率(PIN)和同步交易量知情交易概率(VPIN)的角度分析牛熊证交易对股票交易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牛熊证发行和强制回收时,知情交易概率下降;在牛熊证强制收回瞬间,标的股票同步交易量知情交易概率急剧升高,表明此时存在大量的失衡交易量,股票交易的风险很大。本文结果还表明,由于牛熊证的交易,股票交易者有着更加复杂的投资行为,这一发现充实了现有的交易者行为的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郇钰
知情交易概率(PIN)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直接度量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风险的指标。PIN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由于似然函数形式复杂,在最优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计算溢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ibbs抽样和ARS抽样的贝叶斯方法来估计PIN。模拟结果表明,贝叶斯方法克服了计算问题,并且可以得到比MLE方法更准确的估计。本文利用PIN的贝叶斯估计方法对2009—2015年期间在沪深两市交易过的股票进行实证应用分析,拓宽了知情交易概率PIN的实证研究范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云峰 宋逢明
本文利用EEOW模型结合高频交易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上知情交易者和不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策略互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中国股票市场上,不知情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对知情交易者没有影响,但是知情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却对不知情交易者有显著的影响。当预期到市场上有众多知情交易者时,不知情交易者就减少交易以降低与知情交易者发生交易的概率。这一点与传统模型中的"噪声"交易者假设是不一致的。本文的结论对于今后构建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的交易策略模型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冰 冉光和 盛嘉帆
本文利用EKOP模型,从机构投资者资金流向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在信息公告前后知情交易行为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知情交易行为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公告期间普遍存在,在信息公告前期最为严重。机构投资者资金流向的变化对知情交易概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超额收益与机构投资者资金流向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资金流向对知情交易概率和超额收益都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揭示了机构投资者是知情交易行为主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潘婉彬 杨涛
论文运用2015年9月到2019年3月的季度数据,对"国家队"投资者、国内机构投资者和国际机构投资者在股市中的信息优势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国家队"投资者在股市中既没有体现出"价格压力假说",也没有体现出"信息假说";国际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影响仅仅是出于"价格压力假说";而国内机构投资者在股市中拥有信息优势,体现为"信息假说"。进一步,论文考虑了2019年初上市公司的"业绩爆雷"事件,在事件发生前,"国家队"投资者对"业绩爆雷"公司的股票减持并不显著,而国内机构投资者存在大量减持"业绩爆雷"公司股票的现象,验证了国内机构投资者在股市中拥有信息优势。论文最后考虑了"国家队"投资者在国企与非国企的信息优势,结果发现无论是国企,还是非国企,"国家队"投资者都不具有信息优势,验证了"国家队"投资者维护市场信心的角色。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攀登 施东晖
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订单驱动市场的知情交易概率的测度模型,并应用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供的申报和成交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知情交易推动股票价格的变化,而不知情交易只对价格有小的冲击;好的市场质量会吸引知情交易者进场交易,但反过来知情交易会降低市场质量;知情交易概率与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主营业务增长率、前10大流通股东持有市值比例、财务杠杆比率、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率等因素有关;知情交易概率的交易日内形态呈反J型,但是收盘前2分钟会快速小幅升高。
关键词:
知情交易 订单驱动市场 市场微观结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光鲁 马超群 刘江龙 米先华
基于2018-2020年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高频数据,构建累计拆分订单比变量度量市场订单拆分行为,考虑订单拆分行为对知情交易概率及其风险定价能力的影响。实证发现:订单拆分行为增加了不同算法下知情交易概率的差异,这一差异对流动性和订单规模因素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订单拆分水平下,知情交易概率与风险定价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高订单拆分水平降低了知情交易概率的风险定价能力。
关键词:
订单拆分 知情交易概率 风险定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小林 王玉涛 陈运森
外部审计的作用在于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本文从知情交易概率视角出发,研究了外部审计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国内"十大"审计的公司,以及由具有审计行业专长的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知情交易概率更低,而且行业专长的国内十大(非十大)审计的公司的知情交易概率也低于不具有行业专长的国内十大(非十大)。进一步检验还表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中,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行业专长能够更有效减少知情交易概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维奇 丁月华
在具有一个风险资产的两期交易模型中,刻画了两类知情交易者:一个内部交易者和多个市场专家,内部交易者获得更精确的信息,而市场专家是有限关注的,根据投入的关注度评价获得的信息质量。通过求解线性均衡条件下关注度和市场竞争程度对订单流、流动性、期望收益和市场效率等市场微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专家的交易强度随关注度的增大而增强,而内部交易者的交易强度随关注度的增大而减弱;市场流动性随着关注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市场专家数量较少时,市场专家的收益随着关注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市场专家数量较多时,市场专家的收益随着关注度的增大先增大然后缓慢降低。
关键词:
内部交易 有限关注 竞争 收益 市场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西亮 邹海峰
本文利用2004~2008年的86起并购重组事件考察了并购公告前后信息结构的变化。发现在并购公告之前,存在显著的信息泄漏。本文检验了并购公告前后知情交易概率(PIN)的变化,发现并购公告前的PIN低于并购公告后的PIN,从而表明PIN无法准确地反映信息不对称程度,因而PIN并不是衡量信息不对称的很好指标。另外,买卖价差在并购公告之前逐渐上升,并购公告之后逐渐下降,因此,买卖价差能够较好地反映信息结构的变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晓婷 张捷 蒋勤峰
利用一个基于代理的人工股票市场,考察了卖空禁令、涨跌幅限制、交易税和T+1结算周期对市场质量和知情交易者的影响。通过平行测定几个市场程式化事实,将系统校准到真实的金融市场后,发现这四种监管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市场波动、价格扭曲和交易量。买卖价差在卖空禁令、交易税和T+1结算周期下增加,但与涨跌幅限制存在非单调关系。当涨跌幅限制政策较为紧时,买卖价差很小,随着涨跌幅限制的放宽,买卖价差增大。一旦市场上不考虑涨跌幅限制,它仍然会下降。此外,在卖空禁令、涨跌幅限制或T+1结算周期的政策下,知情交易者的交易量比例和财富份额均下降。与之相反,交易税给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在交易税下,知情交易者的活动百分比增加,他们的盈利能力得到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婉彬 武亚楠 陶利斌
本文选择我国2004~2011年全部新上市A股为样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三类知情交易者(分析师、内部人和机构投资者)在公司自上市起前五年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以及在不同上市年度对股价信息影响的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分析师在公司上市前四年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均不显著,而在上市第五年为正显著。内部人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上市后1~3年。机构投资者交易则在公司上市后1~5年均对股价同步性有显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公司上市后的前五年,机构投资者交易能显著减弱A股市场的同涨同跌现象,内部人交易向市场传递了公司层面的信息,而分析师的优势在于对市场和行业层面信息的解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倩 吴昊 唐艺
立足于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公告,观察股指期货市场的异常价格行为,通过超高频股指期货交易数据追踪宏观经济数据公告发布前的知情交易行为,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6种宏观经济数据公告中,只有CPI公告显著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率和流动性;CPI公告前20分钟开始出现显著的交易指令失衡,意味着知情交易存在;投资者关注度的调节作用显著,CPI公告前后股指期货价格的显著变动,源自更高的投资者关注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林仁皓
2015年9月2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修改了股指期货交易规则,使得股指期货市场成交量大幅缩水,本文研究了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度量知情交易概率的高频指标VPIN预测短期内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水平的有效性问题。本文选取沪深300主力合约高频交易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交易规则修改前后的子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表明,在市场急剧萎缩的环境下,VPIN对短期内流动性和波动性水平的预测能力虽然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依然保持了部分解释能力,表明了VPIN作为市场波动预警指标的适用性和稳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