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
- 2023(207)
- 2022(197)
- 2021(174)
- 2020(137)
- 2019(323)
- 2018(345)
- 2017(624)
- 2016(407)
- 2015(417)
- 2014(378)
- 2013(393)
- 2012(381)
- 2011(346)
- 2010(399)
- 2009(352)
- 2008(365)
- 2007(323)
- 2006(324)
- 2005(369)
- 学科
- 济(947)
- 经济(944)
- 管理(806)
- 企(742)
- 企业(742)
- 业(729)
- 中国(521)
- 理论(448)
- 学(427)
- 教育(422)
- 制(343)
- 教学(316)
- 财(307)
- 业经(285)
- 银(281)
- 融(279)
- 金融(279)
- 银行(278)
- 行(264)
- 方法(246)
- 策(232)
- 体(223)
- 农(218)
- 和(218)
- 贸(217)
- 贸易(216)
- 学法(206)
- 教学法(206)
- 易(203)
- 经营(192)
- 机构
- 大学(5162)
- 学院(4671)
- 研究(2034)
- 济(1455)
- 中国(1450)
- 经济(1405)
- 管理(1385)
- 京(1297)
- 所(1165)
- 科学(1129)
- 理学(1088)
- 范(1086)
- 师范(1078)
- 理学院(1058)
- 管理学(1026)
- 研究所(1025)
- 管理学院(1015)
- 教育(1003)
- 北京(944)
- 师范大学(912)
- 江(877)
- 财(875)
- 中心(823)
- 农(771)
- 州(757)
- 院(693)
- 财经(618)
- 农业(600)
- 技术(594)
- 省(580)
共检索到8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蒋永宠
一、前言古代"查案故事"大致可分类为"行为人在暗处,审查不力、藉由神鬼之力揭发"、"行为人在暗处,着重审查人员的谨慎推理与魄力"、"行为人在明处,审查人能洞察人微与通情达理"等三种,其中"查案故事"之定义为产生偷抢、侵占、诈欺等种种犯罪行为,用侦查、审问、判决等行为来处置,是人类社会产物,反映多元复杂现实。审查者是否客观、公正、保密与适任,维系着人性尊严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鄢教雅
古题今算●鄢教雅我国南北朝以前,在一本叫做《孙子算经》的数学书里,就有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何物几何?”答曰:“二十三”。意即:现有一批物品,不知道它的件数,如果每三件一数,最后剩二件;每五件一数剩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安德鲁·汉密尔顿 许甜
尊敬的顾校长、学界同仁、女士们、先生们:非常荣幸和高兴在这个周末与大家相聚,也很荣幸和高兴能代表欧洲大学。像这样的学术界领袖们(通常也是我们所在机构的行政管理者)共聚一堂探讨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机会非常难得,有什么比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更好的时机呢?它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而中国将是21世纪最主要的国家。百年庆典活动要等到明天,在此请允许我提前致以最热烈的祝贺。清华在第一个百年就已经成为一所杰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哲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尚琤博士的新著《中国古代流通经济法制史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是一部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流通法制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古代的流通经济法制发展历史,视角新颖独特,结构严谨,史料丰富,条理清楚,梳理了中国历史上流通法制理论和实践的脉络,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总览全书,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群 张涛
<正>冷门学科主要是指研究群体小、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的学科,大多属于传统人文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绝学是冷门学科中学术门槛很高、文化价值独特、研究难度极大、研究群体很小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濒危学科.冷门绝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许多与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相关的领域,如古籍、古乐、古画、古医、古方等.研究冷门绝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冷门绝学的研究,可以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邱进友
从现代文献学学科体系构筑、文献学理论与文献工作实践结合、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融汇、书后索引编制、团队协作编撰等方面对《新编文献学》第二版进行评价与推介。该书所涉文献、文献学和文献工作基础理论扎实,关于文献组织与管理的内容新颖有特色,对文献开发利用与服务的论述可操作性强,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研究成果有机融汇,将文献的生产、采集、加工、传递、交流与利用进行清晰阐述的文献学力作。
关键词:
文献 文献学 文献工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洁
走笔财政史通观古与今———兼评新版《中国财政史》●郭洁中国的国家财政与奴隶制社会伴生而来,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其间历经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今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成为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和经济稳定发展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兴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述胜
"格物致知"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理论问题,自古异解纷呈。异解越多,便意味着臆说越多。导致臆说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混淆了解经与借题发挥的界限;其二,不能准确把握《大学》的思想逻辑以及依此确定"格物致知"的解释范围与方向。《大学》之要义,在于以修身为本而明明德于天下。故"纲"虽曰"三",其实皆括于"明明德"一语;"目"虽曰"八",其实皆以修身为本。"八目"之间,呈现为以修身为原点的涡旋式结构。修身之要义,在于好恶之情的顺应、调适与沟通。循此逻辑可知,作为修身工夫的格物致知,与"情理"密切相关,由前后两个环节构成。"致知"之"知"即情理之知",格物致知"就是通情以达理的物(人)我感通之道。通过通情以达理,《大学》有效地实现了情与理的统一。大义明,方能训诂通,对于古今纷纭之说亦可明其得失。情理之所以为情理,就在于有情斯有理,无情必无理;理从情出,情通理得。《大学》的"格物致知"之所以具有永恒的理论价值,就在于它呈现了人类道德生活的这一基本逻辑。
关键词:
《大学》 格物致知 情理关系 物我感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克·霍斯特曼
59.00元两大管理职责、四类关键行为帮你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使沟通渠道顺畅,实现提升业绩和留住人才的管理目标,做高效的管理者!两大管理职责:提升业绩——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你该如何完成组织对你的期待?保留人才——员工的价值在哪里?稳定的团队对生产力有何影响?四大关键行为:了解你的下属——如何才能了解你的下属?你该如何与下属建立稳定良好的关系?
关键词:
沟通问题 经理人 管理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