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5)
- 2023(15025)
- 2022(13201)
- 2021(12597)
- 2020(10536)
- 2019(24236)
- 2018(24085)
- 2017(47013)
- 2016(25686)
- 2015(28722)
- 2014(28508)
- 2013(27747)
- 2012(25151)
- 2011(22610)
- 2010(22838)
- 2009(21070)
- 2008(20098)
- 2007(17442)
- 2006(15368)
- 2005(13238)
- 学科
- 济(96345)
- 经济(96246)
- 管理(71656)
- 业(67117)
- 企(55688)
- 企业(55688)
- 方法(45497)
- 数学(39797)
- 数学方法(39063)
- 农(27580)
- 中国(25319)
- 财(24032)
- 学(21805)
- 业经(21375)
- 地方(20211)
- 农业(18160)
- 贸(17821)
- 贸易(17811)
- 理论(17728)
- 易(17280)
- 制(16951)
- 环境(15664)
- 和(15575)
- 技术(15015)
- 策(14970)
- 务(14930)
- 财务(14847)
- 财务管理(14821)
- 银(14397)
- 银行(14351)
- 机构
- 学院(352880)
- 大学(349720)
- 管理(139993)
- 济(133875)
- 经济(130705)
- 理学(121555)
- 理学院(120217)
- 管理学(117635)
- 管理学院(117040)
- 研究(116087)
- 中国(86050)
- 科学(74625)
- 京(74243)
- 财(61696)
- 所(58217)
- 农(57999)
- 业大(54431)
- 研究所(53230)
- 中心(53147)
- 江(51840)
- 财经(49150)
- 范(47879)
- 师范(47475)
- 北京(46653)
- 农业(45461)
- 经(44588)
- 院(42927)
- 州(42271)
- 技术(38943)
- 经济学(38564)
- 基金
- 项目(244459)
- 科学(191852)
- 研究(178424)
- 基金(175484)
- 家(153194)
- 国家(151934)
- 科学基金(130505)
- 社会(109341)
- 社会科(103551)
- 社会科学(103526)
- 省(97030)
- 基金项目(93134)
- 自然(87124)
- 自然科(85059)
- 自然科学(85041)
- 自然科学基金(83447)
- 教育(83397)
- 划(81744)
- 编号(74715)
- 资助(73079)
- 成果(60135)
- 重点(54825)
- 部(52983)
- 发(51993)
- 课题(51773)
- 创(50713)
- 创新(47184)
- 科研(46601)
- 项目编号(45383)
- 大学(45249)
- 期刊
- 济(146183)
- 经济(146183)
- 研究(100628)
- 中国(66190)
- 学报(55231)
- 农(52682)
- 科学(51597)
- 管理(50282)
- 财(45027)
- 教育(43181)
- 大学(41268)
- 学学(38918)
- 农业(36794)
- 技术(31691)
- 融(29759)
- 金融(29759)
- 业经(25816)
- 经济研究(23333)
- 财经(22250)
- 业(19036)
- 经(18920)
- 问题(18530)
- 图书(18490)
- 科技(17337)
- 技术经济(16595)
- 理论(16322)
- 资源(16167)
- 版(16054)
- 统计(15941)
- 现代(15884)
共检索到507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健 吴群 郑明媚 黎韶光 彭建超 赵珂
研究目的: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耕地资源的持续供给,本文探讨引入矢量CA支持下的耕地补偿空间决策模型用于耕地补偿决策的可行性。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技术、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针对矢量数据处理的便捷与快速性质,提出基于矢量数据格式的元胞自动机支持下的耕地补偿决策模型,着重讨论了二维矢量元胞自动机的邻居模型和转换规则,指出元胞状态转换规则主要依赖于与邻居元胞的大小、距离、相邻边长度和相邻边分维指数、邻居影响力效果指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耕地补偿决策中的邻居影响力即转换规则。文章以海南省琼海市九曲江乡为例,计算不同参数控制下的多种耕地补偿决策方案,证明了该模型用于耕地补偿决策的可行性。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矢量数据 耕地补偿 空间决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文博 李世平
[目的]基于生态补偿利益主体的需求和支付意愿,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状态,测算具有弹性的生态补偿标准,确保生态补偿机制顺利运行。[方法]以河南省457份实地调查问卷为基础,采用选择实验法,建立由4个属性水平、7个选择集组成的生态价值属性集,测算受访对象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结果]城乡居民对于耕地资源景观与生态环境关注度最高,其次是耕地质量和耕地面积;农民和市民对于耕地生态价值属性满足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性,农民支付意愿为2 060.55元/hm~2,市民支付意愿为3 396.15元/hm~2,两者相差近1 335.60元/hm~2,收入水平、环保意识是影响受访对象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最直接因素,但两者均认为耕地面积不变、耕地质量改善和耕地景观生态环境改善为最优选择。[结论]补偿额度应充分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支付能力和意愿,将农民的支付意愿作为生态补偿下限,市民的支付意愿作为生态补偿上限,可建立具有一定弹性的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爱慧 蔡银莺 张安录
耕地资源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耕地利用的私人最优决策与社会最优决策存在不一致,难以达到土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通过土地优化配置模型分析,可知目前经济发展中缺乏考虑难以量化的生态非使用价值,解决外部性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是建立政府干预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把生态非使用价值的部分价值补偿给农民。耕地生态补偿的核心是如何把生态非使用价值进行合理量化和确定合理补偿标准,而合理补偿标准确定能更好解决生态服务的最优的供给问题,真正使生态补偿起到对正外部供给的激励和对负外部性释放的约束作用。本文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探讨耕地生态补偿必要性和尝试建立耕地生态补偿的核算基本理论框架,认为耕地提供净...
关键词:
外部性 生态补偿 耕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平 吴涛 周介铭
【目的】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长期被忽视是我国耕地保护中最大的不足和缺陷,耕地非农化价值损失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价值损失。耕地资源流失、非农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对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理论认知的缺失,是对耕地资源(保护)非农化价值构成、体系、方法等科学问题研究还不够透彻、不够深入,这是必须认识到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通过构建耕地价值评价方法与模型,实现耕地资源(保护)非农化价值损失定量评价与模拟,以期为耕地保护、耕地补偿决策等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以耕地资源价值分类为基础,运用收益还原法、等效替代法、市场价值法构建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综合评价模型。耕地资源经济价值主要...
关键词:
耕地资源 非农化价值 评价模型 补偿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友兆 王峻 刘吉军 姚翠巧 杨建海 吴俊品
以江苏省邳州市为研究区域 ,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支持下对耕地分等进行了研究。采用了评价模型 S =∑Sj×Wj 进行综合分值计算 ,根据综合分值的高低将评价单元分为 6个质量等别。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 ,实现了县域耕地分等的自动化 ,提高了结果的科学性
关键词:
耕地 分等 地理信息系统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云 吴西愉 孔江平
为得到更加精确的声道共鸣特性,人们越来越关心说话时声道的结构及其形状变化。该文从MRI 3-D图像数据中提取了汉语普通话7个单元音[a]、[o]、[]、[i]、[u]、[y]、[e]的声道边缘、中线和矢量半径数据,并沿着声道中线从唇到声门等间距截取声道的36个截面,对于每个截面,根据矢量半径的大小使同一个位置的截面形状作线性过渡,从而建立用矢量半径驱动的汉语普通话立体声道模型。计算模型的共振峰并合成语音样本,在与自然语音对比的听辨实验中,该模型取得了较好的语音合成效果。
关键词:
汉语普通话 声道建模 矢量半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皓玮 方斌 魏巧巧 瞿颖 王庆日
研究目的:探讨区域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以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以生态超载指数作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在各区域间转移的测度,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市域间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测算各区域间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研究结果:(1)2011年江苏省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北高南低,生态超载指数南亏北盈,表现出耕地生态供给和生态消费"空间异位"现象。(2)2011年江苏省整体上向外输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可获得16.99×108元耕地生态补偿费。(3)省内苏南地区及苏中南通市需分别支付104.83×108和2.88×108元耕地生态补偿费,苏中(除南通市)和苏北地区可分别...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单娜娜 刘卫东 赖波 梁红梅
耕地保护是保证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保护的程度不够会危及到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保护过度又会影响到建设用地的供给。选择合理的耕地保护目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在系统研究耕地保护的影响因素,以及耕地与其他各类用地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情景-多目标规划模型(SMOP)。以浙江省为例,通过模型的运算,得出了不同情景模式下耕地的保有量。结果表明,8个情景模式中,只有情景B和F求出了最优解(低人口增长水平、生存用粮自给、较高的粮食单产水平情景以及高人口增长水平、生存用粮自给、较高的粮食单产水平情景)。通过进一步分析,其他情景模式无法得出最优解的原因是耕地需求超过了耕地供给能力。也就是说...
关键词:
资源经济学 耕地保有量 SMOP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飞
本文构建了买、卖方垄断下土地储备中心"征地—出让"的联动市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农地征收买方垄断和一级土地市场卖方垄断的现行土地储备制度,必然带来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征地追求"土地财政"的后果,如果地方政府并非是"单一的土地市场监管者和宏观调控者",则这个联动市场模型将处于一种非均衡的状态。同时表明土地储备制度买卖方双边垄断市场化经营的结果必然导致宏观调控的缺位和微观管制的越位以及城市土地资产经营的错位,这也使得城市土地市场成为一个充满了政府失灵的市场。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对耕地保护问题和征地补偿问题的理论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合法化的土地零级市场社会总福利要比双边垄断土地市场的社会总福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俞振宁 吴次芳 沈孝强
基于IAD延伸决策模型,通过1 004个农户样本数据的二元Logistic整体回归及分组回归分析发现:农户耕地休养意愿同时受到户主特征及家庭概况变量、耕地休养规则变量、休养环境与市场变量和认知改革变量的影响。农户生境的耕地依赖性制约了耕地休养;曾撂荒农户和未撂荒农户在4个方面变量,尤其是休养规则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曾撂荒农户倾向于自由度高、政府遴选权力低的休养规则,未撂荒农户更倾向于补偿标准高、有一定决策自由度的休养规则;在IAD语境下的进一步讨论表明以多元模式为代表的休养规则可能有效改善耕地质量,但在整个耕地休养的动态过程中,需要注意区分不同参与主体,选择性地允许农户参与构建相关规则,从而促进耕地休养的可持续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秀美 陈百明 路庆斌 杨克
耕地适宜性评价是对影响耕地各种条件的综合评估。本文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选取了影响章丘市耕地适宜性的各个因子,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在GIS支持下,以50m×50m栅格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评价法对章丘市的耕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章丘市耕地适宜性情况总体良好,多数耕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中22.07%的耕地和21.40%的耕地为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26.88%为低度适宜。也有相当面积的耕地处于勉强宜耕和不适宜耕作的状况,其中勉强宜耕耕地面积占22.35%,不宜耕的耕地面积占5.53%。论文最后对各个适应性耕地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利用对策。结果表明,栅格数据对耕地适宜性评价有较...
关键词:
耕地 适宜性 评价 栅格数据 章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党安荣 田青
本文以1985年与1994年我国各县粮食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地理信息(GIS)为分析手段;从空间变化特征、变化成因及变化趋势三个方面,着重对1984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的空间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
关键词:
中国 耕地面积 空间变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臧俊梅 张文方 李景刚
耕地保护问题随着社会变迁而发展,耕地异地代保就是这一过程中的产物。在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匮乏的省区,"吃饭"与"建设"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如何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又保证区域间公平高效地发展是当前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一个难点。本文从农地发展权的视角,以农地发展权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载体,构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下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图以农地发展权的产权手段来解决"异地指标调剂"的跨区域耕地保护问题,为中国耕地保护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思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国平 林伊琳 赵俊三 袁磊 吴晓伟 李强军
【目的】以滇中城市群耕地分布为例,通过对比分析空间多尺度耕地模型,探析适宜的土地利用模拟模型。【方法】从1 km、5 km、10 km、20 km和30 km 5种栅格尺度和16个驱动力因子视角,选取拟合优度、残差空间自相关、因子数量及空间尺度等指标,对比经典回归、空间滞后、空间误差和地理加权回归4种耕地模型的差异性及精度。【结果】耕地及驱动因子在空间多尺度下均存在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且具有空间非平稳性,权重距离越小,空间依赖程度越高,随权重距离的增加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耕地集聚特性随空间尺度变化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具体到空间位置及细节表达程度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尺度越小,集聚性越明显,其局部空间差异性越显著,反之,则相反;选取拟合优度、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影响因子数量及空间尺度等指标,对比分析各空间多尺度模型,得出表征耕地局部空间格局和分布规律模型从优到劣依次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回归模型。【结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顾及且量化了地理空间局部特征及地理空间差异性,既能详细地表征耕地空间局部特征,又能判定不同空间位置模型拟合度的优劣,还可以得到土地利用各驱动因子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权重。在局部空间特征表达、模拟精度及驱动因子系数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模型构建能力,可以与其它数理模型结合来构建适用于高原山区城市群尺度的土地利用预测模拟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