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5)
- 2023(10460)
- 2022(9199)
- 2021(8436)
- 2020(7192)
- 2019(16335)
- 2018(16123)
- 2017(30964)
- 2016(16771)
- 2015(18963)
- 2014(18583)
- 2013(18199)
- 2012(16957)
- 2011(15275)
- 2010(15598)
- 2009(14834)
- 2008(14727)
- 2007(13590)
- 2006(11688)
- 2005(10467)
- 学科
- 济(67436)
- 经济(67356)
- 管理(46864)
- 业(45992)
- 企(37073)
- 企业(37073)
- 方法(30288)
- 数学(25612)
- 数学方法(25361)
- 农(21262)
- 中国(18564)
- 财(17790)
- 业经(15188)
- 学(14987)
- 贸(14696)
- 贸易(14692)
- 易(14275)
- 农业(13694)
- 制(13229)
- 地方(12481)
- 理论(11940)
- 和(11362)
- 银(11246)
- 银行(11221)
- 融(11078)
- 金融(11075)
- 行(10689)
- 务(10669)
- 财务(10636)
- 财务管理(10603)
- 机构
- 学院(243943)
- 大学(243903)
- 济(100159)
- 经济(98130)
- 管理(90564)
- 研究(82407)
- 理学(77430)
- 理学院(76546)
- 管理学(75201)
- 管理学院(74728)
- 中国(61828)
- 京(51035)
- 科学(50230)
- 财(46651)
- 农(42975)
- 所(42391)
- 研究所(38382)
- 中心(38171)
- 财经(37336)
- 江(37162)
- 业大(35907)
- 农业(34013)
- 范(33983)
- 经(33731)
- 师范(33682)
- 北京(31873)
- 经济学(31126)
- 州(29711)
- 院(28759)
- 经济学院(28153)
- 基金
- 项目(157244)
- 科学(122939)
- 研究(117729)
- 基金(112727)
- 家(98617)
- 国家(97417)
- 科学基金(82123)
- 社会(74143)
- 社会科(70093)
- 社会科学(70070)
- 省(61803)
- 基金项目(59237)
- 教育(54608)
- 划(52169)
- 自然(51373)
- 自然科(50131)
- 自然科学(50114)
- 编号(49293)
- 自然科学基金(49206)
- 资助(45471)
- 成果(41156)
- 重点(35906)
- 部(35164)
- 发(34449)
- 课题(33698)
- 创(32855)
- 创新(30596)
- 国家社会(30438)
- 性(30239)
- 科研(30229)
- 期刊
- 济(113557)
- 经济(113557)
- 研究(72000)
- 中国(45300)
- 农(39865)
- 学报(39188)
- 财(37686)
- 科学(34963)
- 管理(32160)
- 大学(29268)
- 教育(28369)
- 学学(27352)
- 农业(27211)
- 融(20888)
- 金融(20888)
- 技术(20430)
- 业经(19689)
- 财经(19441)
- 经济研究(18010)
- 经(16839)
- 问题(15402)
- 业(15060)
- 贸(13147)
- 图书(12940)
- 版(12795)
- 技术经济(12088)
- 商业(11864)
- 世界(11860)
- 理论(11506)
- 国际(11045)
共检索到361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召娣
矛盾论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文章运用矛盾论分析国家粮食安全形势,把握粮食安全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根据主要矛盾的差异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形势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演变过程中三个方面的"变与不变"。最后对"十四五"时期国家粮食安全重点进行展望。
关键词:
矛盾论 国家粮食安全 辩证统一 粮食供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克强 刘枭
粮食安全攸关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人口大国,中国粮食安全应牢固建立于基本自给基础上。改革以来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态势是:人口持续增长,播种面积波动下降,但单产较快波动上升使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自新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日趋严峻林自新1995年世界粮食产量连续第三年下降,粮食结转库存量锐减到只够全球消费48天(1973年世界粮食危机时为55天)小麦、玉米和大米的国际贸易价格猛涨三到六成,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联合国粮农组织决定于1996年11月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明华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三年获得丰收,然而粮食价格经过两年高位整理后,从2006年10月开始上涨。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当前粮食供求形势是否出现转变?如何看待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初步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本文通过预测未来15年中国粮食产需形势,以及对中国粮食稳定供给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分析,认为在食物用粮需求趋势相对明确的情况下,中国工业用粮的增长趋势决定了粮食产需的变化趋势,产需缺口最高可能达到7000万吨。新时期应树立粮食能力安全新理念,提高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提升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增强粮食国际市场调节能力,打造现代粮食流通能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供需 能力安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铁生
我国近年来粮食生产连续丰收,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扎实的物资基础。但是,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增加了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并调整和完整相关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提高。逐渐形成比较健全的粮食流通体制。在维持粮食市场稳定、保障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须清醒看到,我国粮食安全形势面临一系列新的变化:(1)加入WTO之后,国内外粮食市场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粮食格局乃至危机,对国内影响不断增强;(2)国际国内均出现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使粮食安全问题复杂化;(3)我国部分粮食品种对国际市场依赖加深;(4)由于比较效...
关键词:
粮食 安全 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守海
本文运用粮食安全系数法和粮食供求预警法评估了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并与1997年以来的波动周期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当前的粮食安全系数处于高位,但预警指标很低。这说明,尽管近期粮食供求形势无虞,但长期的粮食安全则脆弱而无保障。基于上述结果,文章从提高农业灾害应对能力、保护粮农种粮积极性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评估比较 波动周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印礼 周博
我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粮食产量实现了创纪录的"十连增"。从我国当前粮食供求平衡来看,粮食安全状况总体上能够得到保障。但如果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去审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形势却不容乐观。在我国粮食生产面临资源瓶颈和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大背景下,加上人口持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挤出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因此,必须要实现粮食安全与科技、社会、资源和环境等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 生态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声俊 朱立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重谱
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对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产生较大冲击,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呈现高产量、高库存、高价格、高贸易量、高成本等特征,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对我国粮食进口、价格等产生一定输入性传导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需坚持长短结合,积极应对短期可能的冲击挑战,更要面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聚焦市场化改革,完善收储制度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聚焦重点区域,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区域性粮食安全风险;聚焦关键主体,推进种粮主体结构有序转换;统筹国际国内,千方百计扩大外部粮源获取能力。要提高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牢牢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构建与现代化目标相匹配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产业链 粮食供应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重谱
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对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产生较大冲击,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呈现高产量、高库存、高价格、高贸易量、高成本等特征,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对我国粮食进口、价格等产生一定输入性传导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需坚持长短结合,积极应对短期可能的冲击挑战,更要面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聚焦市场化改革,完善收储制度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聚焦重点区域,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区域性粮食安全风险;聚焦关键主体,推进种粮主体结构有序转换;统筹国际国内,千方百计扩大外部粮源获取能力。要提高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牢牢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构建与现代化目标相匹配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产业链 粮食供应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辛一 朱满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支持政策负外部性凸显、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等挑战。应重塑"量质并重、市场导向、可持续发展"的新粮食安全观,构建"产销平衡、需求导向"的粮食生产模式,理顺支持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由单纯支持粮食增产转向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立足长远,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防控贸易摩擦风险的基础上,抓住机遇适度进口,减轻国内粮食供给的环境压力。
关键词:
中国 粮食安全 现状 挑战 应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永恩 褚庆全 王宏广
城镇人口粮食需求的增加,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导因素,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促进我国粮食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粮食生产已经步入几十年高速增长之后的缓慢增产阶段,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本文从严格保护耕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强粮食存储和流通体系的布局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减少粮食产后环节的损失和浪费等方面,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粮食安全 粮食需求 生产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小平 星焱
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与《中国农村经济》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与对策研讨会"于2011年9月24~25日在成都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部、四川省委等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秧分 王介勇
中美地缘政治竞争加剧,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气候等不确定性事件频发,依托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国家粮食安全策略面临新的挑战。结合统计数据与文献观点,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农业开放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效用,探索了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思路。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安全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粮食供应的经济与资源环境代价巨大、粮食稳定供应与获取的风险加大等问题,需要在开放条件下创新粮食安全实现路径。(2)农业对外开放可影响粮食供应、获取、利用与稳定性,当前对外开放促进了国家粮食供应,但尚未实现稳定的食物安全、有竞争力的食物安全。农业对外开放仍有广泛的互惠共赢基础,同时也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考验我国粮食领域应对全球化"危""机"的治理能力。(3)国家粮食安全治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建议采取凸显产能的粮食自给战略、全产业链的食物安全战略与高水平的农业对外开放战略,确保粮食安全落实落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