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72)
2023(19339)
2022(16733)
2021(15893)
2020(12956)
2019(30024)
2018(29432)
2017(55901)
2016(30285)
2015(33782)
2014(33831)
2013(32971)
2012(30727)
2011(27835)
2010(27918)
2009(25466)
2008(24843)
2007(21635)
2006(19029)
2005(17033)
作者
(85414)
(71228)
(70233)
(67163)
(45377)
(33857)
(32202)
(27881)
(26999)
(25333)
(24229)
(23894)
(22553)
(22407)
(21943)
(21885)
(20981)
(20824)
(20353)
(20288)
(17675)
(17441)
(17185)
(16320)
(15886)
(15876)
(15704)
(15651)
(14282)
(14034)
学科
(124438)
经济(124312)
管理(84935)
(82220)
(65025)
企业(65025)
方法(52125)
数学(45391)
数学方法(44755)
(36716)
中国(36493)
(31291)
地方(30862)
业经(28165)
农业(25266)
(25113)
(22943)
贸易(22927)
(22464)
(22212)
(20166)
银行(20124)
(19738)
金融(19735)
环境(19734)
(19321)
理论(19171)
(19010)
技术(18951)
(18779)
机构
学院(417405)
大学(417359)
(169970)
经济(166259)
管理(164671)
研究(145713)
理学(141681)
理学院(140076)
管理学(137457)
管理学院(136694)
中国(111589)
(89704)
科学(88612)
(79285)
(72698)
中心(67717)
(67221)
研究所(65822)
(62601)
财经(61918)
业大(60080)
(57799)
师范(57294)
北京(57213)
(56465)
(53905)
农业(51956)
(50646)
经济学(50291)
师范大学(46300)
基金
项目(284859)
科学(224823)
研究(211183)
基金(206061)
(179166)
国家(177643)
科学基金(152906)
社会(132497)
社会科(125545)
社会科学(125514)
(110505)
基金项目(108399)
自然(98665)
教育(97224)
自然科(96336)
自然科学(96316)
自然科学基金(94536)
(93546)
编号(87153)
资助(85243)
成果(70985)
重点(64202)
(63676)
(62940)
课题(60046)
(58695)
创新(54767)
国家社会(54548)
科研(54201)
教育部(54001)
期刊
(189517)
经济(189517)
研究(127348)
中国(85815)
学报(62575)
(61287)
管理(60904)
(59428)
科学(59242)
教育(51280)
大学(48283)
学学(44987)
农业(42675)
(41153)
金融(41153)
技术(38011)
业经(31854)
经济研究(30196)
财经(29174)
(24992)
问题(24213)
图书(23756)
(22198)
理论(20389)
技术经济(20052)
(19831)
科技(19582)
资源(19479)
统计(18993)
(18699)
共检索到635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玉龙  孙久文  
本文关注1993年和2001年两轮国贫县①名单调整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县域数据通过双重差分与合成控制法克服了国贫县认定与发展的内生性,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时间维度考察了列入国贫县扶持名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机制。结论表明,不管是农民人均收入、GDP总量还是人均GDP的维度,基于国贫县扶贫开发政策的短期增长效应都十分显著。长期来看,尽管经济总量和人均量仍然会受到扶贫开发政策的显著推动,但政策的农民增收效果会逐渐弱化。对其机制的分析表明国贫县政府倾向于将扶贫开发资源投入到不利于农民增收的第二产业发展中,这种"乱作为"机制导致的挤出效应造成了以上"政策陷阱"。本文进行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以上结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世成  
扶贫瞄准是扶贫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机制,瞄准对象、瞄准方法和扶贫资源的准确投放将决定扶贫政策或扶贫项目的绩效,关系到精准扶贫能否成功。本文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对象识别精度、扶贫小额信贷的瞄准精度和扶贫小额信贷投放时序等多个角度对四川省R县扶贫小额信贷瞄准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扶贫小额信贷在资源配置中仍存在一定的贫困漏出、瞄准效果一般、顺周期性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瞄准机制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振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消除贫困的本质,也客观反映了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的绩效。但是,贫困地区差距仍呈扩大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帆  吴海涛  
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该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构造反事实,利用2005-2013年湖北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在拟自然实验环境下识别出重点县认定标准和重点县政策对贫困减缓的处理效应。研究表明,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的减贫成效未如预期显著,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会高估政策实施的效应;进一步的机理检验表明,这主要归因于重点县这一战略安排未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对缓解地区分化作用也不明显,甚至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合理竞争。建议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体系,细化扶贫瞄准单元,以扩大精准扶贫时期扶贫政策的减贫成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佳路  
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采用S省3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09年的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对扶贫项目的减贫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对贫困农户获得扶贫项目的情况以及对贫困农户增收的影响进行描述分析,得到S省扶贫项目对贫困农户具有一定的瞄准性,但瞄准度仍然不够,需要提高对贫困农户扶贫项目资助的比例。运用PSM方法对扶贫项目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来评估扶贫项目的减贫效果,并得到S省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较好,平均每1元的扶贫资金投入能够产生1元的增收效果。运用PSM方法,分析得出参加扶贫项目农户净收入平均增加55.7%。建议S省通过多维贫困方法识别贫困户,提高扶贫开发项目对扶贫户的瞄准度;进一步增加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新忠  
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年—2020年)》,《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就要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瞄准机制,其中的关键和基础性工作是实施扶贫统计监测动态管理。只有采取跟踪统计监测、准确识别扶贫对象、争取和提供资金保障等多项措施才能做好扶贫统计监测动态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洪名勇  
长期以来国家将扶贫目标瞄准为县,再调整为乡镇、村。以村作为瞄准目标使开发扶贫目标更具有针对性。问题在于村庄内贫富差距同样是巨大的,在贵州省的一些村内部农户之间的基尼系数达到0.74,组内则高达0.78,远远大于0.4的警戒线;依托开发扶贫项目进行目标瞄准,项目覆盖的贫困人口过低;开发扶贫项目瞄准与贫困村庄、贫困农户的需求偏离。应对开发扶贫瞄准机制进行调整,瞄准村庄与瞄准农户相结合,制定目标规划,强化责任机制,突出扶贫重点,明确扶贫环节,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评审机制,确保项目瞄准科学性与公正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传岩  
2012年新扶贫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必将给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指出,要进一步创新扶贫思路和机制,通过提高扶贫对象瞄准和扶贫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扶贫产业和项目选择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以及推进政策协调等措施实现扶贫政策创新,开创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会明  张钰欣  吉宇琴  顾莉丽  
2020年后,深度贫困区域、支出型贫困群体和持久性贫困人口将会成为扶贫开发新的目标群体。在扶贫开发目标上,应以农民增收富裕为贫困人口基本目标,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贫困区域发展目标,以持续发展确保脱贫不返贫为贫困户永久目标。在扶贫开发政策上,要坚持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融合相贯通,坚持强化外部支持与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建立起政府、社会、农户参与联动的持续脱贫机制,确保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姜会明  张钰欣  吉宇琴  顾莉丽  
2020年后,深度贫困区域、支出型贫困群体和持久性贫困人口将会成为扶贫开发新的目标群体。在扶贫开发目标上,应以农民增收富裕为贫困人口基本目标,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贫困区域发展目标,以持续发展确保脱贫不返贫为贫困户永久目标。在扶贫开发政策上,要坚持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融合相贯通,坚持强化外部支持与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建立起政府、社会、农户参与联动的持续脱贫机制,确保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名勇  王书特  
我国扶贫瞄准机制调整、演进的根本原因在于瞄准收益和成本的不断变化,二者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扶贫瞄准机制的演进。当瞄准成本高于瞄准收益时,精确瞄准就是不合算的,此时,扶贫瞄准存在漏出。扶贫瞄准漏出使得应是贫困人口的利益被置于公共领域,而公共领域面积随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而变动。扶贫瞄准机制的公共领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技术层面的"公共领域I"、制度设计层面的"公共领域Ⅱ"和行政管理层面的"公共领域Ⅲ"。在不同瞄准机制下,其公共领域是不一样的。在由村到户的瞄准转变过程中,为了减少公共领域,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建议:一是扶贫瞄准定量化,二是瞄准机制复合化,三是瞄准机制扁平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名勇  王书特  
我国扶贫瞄准机制调整、演进的根本原因在于瞄准收益和成本的不断变化,二者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扶贫瞄准机制的演进。当瞄准成本高于瞄准收益时,精确瞄准就是不合算的,此时,扶贫瞄准存在漏出。扶贫瞄准漏出使得应是贫困人口的利益被置于公共领域,而公共领域面积随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而变动。扶贫瞄准机制的公共领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技术层面的"公共领域I"、制度设计层面的"公共领域Ⅱ"和行政管理层面的"公共领域Ⅲ"。在不同瞄准机制下,其公共领域是不一样的。在由村到户的瞄准转变过程中,为了减少公共领域,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丹  胡卫卫  田富俊  于浩  
福建省生态扶贫目前存在着缺乏发展优势,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扶贫对象也即贫困人口脱贫能力低,自我发展能力弱、政府主导扶贫,社会参与缺乏动力、扶贫工作的监督管理体系需要完善、扶贫开发缺乏长效的工作机制等问题。应该从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进"造血"脱贫、加强政府主导,实现部门协同治理、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完善公民监督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收益共享等方面加以解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花弘毅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罗霄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以来,中央出台了系列金融扶贫政策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本文对2010~2014年罗霄山片区和全国金融支持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得出片区金融支持经济增长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原因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政策的有效传导提出意见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玉萍  何昌福  丁士军  
在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扶贫开发瞄准机制逐步建立。根据对湖北省恩施市扶贫开发现状、问题和扶贫效果的调研,扶贫瞄准机制运行中主要存在瞄准主体缺少必要的协调和整合、瞄准对象精度不高、瞄准项目偏重于短期效益、瞄准制度环境运行不畅等问题。面对扶贫开发的新形势和挑战,必须不断完善和创新瞄准机制。在瞄准主体上要创新扶贫资源传递机制,在瞄准对象上要创新动态瞄准机制,在瞄准项目方面要创新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实现从开发式扶贫到保护式扶贫瞄准理念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