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5)
- 2023(2229)
- 2022(1690)
- 2021(1434)
- 2020(1172)
- 2019(2638)
- 2018(2424)
- 2017(4604)
- 2016(2421)
- 2015(2593)
- 2014(2541)
- 2013(2497)
- 2012(2172)
- 2011(1940)
- 2010(1954)
- 2009(1933)
- 2008(1943)
- 2007(1748)
- 2006(1505)
- 2005(1437)
- 学科
- 业(13450)
- 企(12405)
- 企业(12405)
- 管理(11867)
- 济(11001)
- 经济(10984)
- 财(4639)
- 业经(4525)
- 方法(3696)
- 务(3554)
- 财务(3551)
- 财务管理(3548)
- 制(3547)
- 农(3435)
- 企业财务(3358)
- 技术(2928)
- 数学(2856)
- 数学方法(2845)
- 体(2832)
- 中国(2721)
- 划(2622)
- 体制(2518)
- 农业(2414)
- 环境(2248)
- 技术管理(2236)
- 策(2097)
- 企业经济(1962)
- 贸(1789)
- 贸易(1789)
- 易(1764)
- 机构
- 学院(36508)
- 大学(35239)
- 济(17998)
- 经济(17731)
- 管理(15453)
- 理学(13368)
- 理学院(13262)
- 管理学(13192)
- 管理学院(13116)
- 研究(11049)
- 财(8693)
- 中国(8462)
- 京(6748)
- 财经(6717)
- 经(6033)
- 经济学(5918)
- 江(5579)
- 经济学院(5348)
- 科学(5250)
- 所(5017)
- 中心(4912)
- 财经大学(4903)
- 商学(4791)
- 商学院(4754)
- 研究所(4406)
- 州(4226)
- 经济管理(4226)
- 北京(4087)
- 院(4073)
- 农(3993)
共检索到54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文学
经过15年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已形成了快速增长的态势。1993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1540.7亿元,比1992年增长74.7%,创历史最好水平。东部地区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快提高,比上年增长7.1%,中西部地区奋起直追,比上年增长81.1%,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从山西省来看,也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04.6亿元,比上年增长42%,1993年乘势再上,总产值达到708亿元,比上年递增75%,提前实现了“八五”翻番迈上500亿元的目标,步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九十年代中后期,中西部乡镇企业应在一些重大政策方面有新的突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铭恩,孔鹏
观念落后,农业基础薄弱,资金运行的恶性循环,缺乏科学布局和长期规划,产权结构落后、缺乏创新动力是制约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为了实现西部乡企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坚持市场取向,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扩大国家扶持范围,转换经营机制,改革产权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创新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曼琳 陈中伟
民族地区贫困呈现历史性、复杂性、脆弱性及敏感性特征。从扶贫目标精准化是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核心、扶贫目标分批分类是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基础及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目标确定需要机制化三方面分析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目标瞄准机制构建成因。文章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线标准、在穷人识别设计中引入土地指标、在穷人界定与细分标准中引入性别敏感指标及建立容纳穷人参与的穷人识别机制四大对策,促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目标瞄准机制的构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佩霞
"瞄而不准"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行动的固有弊病。要修正目标瞄准偏差,需要对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进行重构。本文在客观评价民族地区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基础上,依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地理、人文特性,提出从四个方面融合地域特性建构其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提高民族地区的贫困线标准;在穷人识别设计中引入土地指标;在穷人界定与细分标准中引入性别敏感指标;建立容纳穷人参与的穷人识别机制。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反贫困 目标瞄准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洪名勇
长期以来国家将扶贫目标瞄准为县,再调整为乡镇、村。以村作为瞄准目标使开发扶贫目标更具有针对性。问题在于村庄内贫富差距同样是巨大的,在贵州省的一些村内部农户之间的基尼系数达到0.74,组内则高达0.78,远远大于0.4的警戒线;依托开发扶贫项目进行目标瞄准,项目覆盖的贫困人口过低;开发扶贫项目瞄准与贫困村庄、贫困农户的需求偏离。应对开发扶贫瞄准机制进行调整,瞄准村庄与瞄准农户相结合,制定目标规划,强化责任机制,突出扶贫重点,明确扶贫环节,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评审机制,确保项目瞄准科学性与公正性。
关键词:
开发扶贫 贫困 瞄准机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明 王彦西
文章从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内涵、瞄准机制和政策思考三个维度对精准扶贫做出了阐释。文章着重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相关内涵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并且对扶贫瞄准机制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梳理刻画,以史为鉴,瞄准问题,着力解决。政策方面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贫困县审查退出机制、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思考调整,以确保我国稳准好地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瞄准机制 政策思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南磊
金融的核心技术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带动金融的飞跃。移动互联网带动了互联网金融,而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最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他前沿科技,正在带动金融科技(即financial technology,简称Fintech)突飞猛进。和互联网金融相比,金融科技在概念上进一步,在业务上深一层。在概念上进一步,是指金融科技要运用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与金融相关的各项技术,包括物联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南磊
金融的核心技术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带动金融的飞跃。移动互联网带动了互联网金融,而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最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他前沿科技,正在带动金融科技(即financial technology,简称Fintech)突飞猛进。和互联网金融相比,金融科技在概念上进一步,在业务上深一层。在概念上进一步,是指金融科技要运用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与金融相关的各项技术,包括物联网、
关键词:
金融 创新 小而精 财政金融 区块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志良
由于买方市场日趋成熟,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经营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短期利润,而是考虑立足于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文章分析了"企业经营"和"企业道德"之间的关系,论述了竞争和正直之间的相容性以及企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规模的影响,总结出企业道德水平是约束企业经营高度的战略"制高点",而提升企业道德水平,使道德"均衡倾向"合理转化,充分发挥"道德优势"的牵引作用,是获得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宏
速度管理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 ,以快速反应为目标 ,以灵活生产、满足个性化需求为中心 ,以速度求效益的管理 ,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致胜的制高点。
关键词:
速度管理 网络技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宁俊飞 周立群
新能源技术革命已成为影响21世纪人类工业文明的重要举措。目前各国加快能源政策及策略的制定,借此抢占新技术和生产制高点。我国新近出台的光伏上网电价的政策显示出发展低碳技术的决心,也向国内市场发出积极信号,引导资本和要素向光伏产业的理性流动。电价政策对局部市场特别是西部地区形成实质利好,与西部开发战略相呼应,同时也加速光电与火电抗衡,有利于光伏产业长远发展。本文建议,加快上网电价政策体系的完善和细化,保持政策的一致性,以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新能源政策 上网电价法 光伏产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牛文育
西北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牛文育(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管理科学系)一、西北乡镇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西北地区的乡镇企业,无论与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比较还是与在本地区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相比,都显得很落后,乡镇企业的总产值、经济效益和数量都还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嘉蔚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发展乡镇企业,2010年中央1号文件也将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作为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民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是近些年来,受到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减缓。本文通过对乡镇企业历史发展与现状的分析,揭示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乡镇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镇企业 持续发展 制约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向阳
关于帮助中西部地区加速科技发展与地方法制建设问题罗向阳华中理工大学政法系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一步提出中西部地区发展问题,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笔者认为,中西部地区加速发展的首要工作和关键问题是发展科技事业和进行地方法制建设。针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佩霞
"瞄而不准"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行动的固有弊病。要修正该目标瞄准偏差,需要对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进行重构。文章在客观评价民族地区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基础上,依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地理、人文特性,提出从四个方面融合地域特性建构其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提高民族地区的贫困线标准;在穷人识别设计中引入土地指标;在穷人界定与细分标准中引入性别敏感指标;建立容纳穷人参与的穷人识别机制。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反贫困 目标瞄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