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
- 2023(388)
- 2022(395)
- 2021(349)
- 2020(289)
- 2019(632)
- 2018(660)
- 2017(1086)
- 2016(585)
- 2015(620)
- 2014(596)
- 2013(526)
- 2012(489)
- 2011(427)
- 2010(442)
- 2009(441)
- 2008(396)
- 2007(398)
- 2006(310)
- 2005(258)
- 学科
- 管理(1843)
- 业(1804)
- 企(1623)
- 企业(1623)
- 济(1595)
- 经济(1595)
- 技术(1221)
- 教育(1066)
- 技术管理(885)
- 研究(798)
- 理论(686)
- 方法(584)
- 生(572)
- 中国(569)
- 研究生(551)
- 数学(483)
- 数学方法(476)
- 农(471)
- 教学(439)
- 地方(438)
- 制(429)
- 业经(401)
- 体(399)
- 农业(328)
- 学(296)
- 学法(284)
- 教学法(284)
- 银(284)
- 银行(284)
- 策(279)
- 机构
- 学院(7395)
- 大学(7313)
- 管理(2997)
- 研究(2669)
- 济(2595)
- 理学(2562)
- 理学院(2545)
- 经济(2516)
- 管理学(2472)
- 管理学院(2464)
- 中国(1641)
- 科学(1558)
- 京(1547)
- 江(1276)
- 技术(1187)
- 所(1163)
- 业大(1155)
- 中心(1118)
- 农(1115)
- 院(1082)
- 研究所(1071)
- 范(1048)
- 州(1044)
- 师范(1040)
- 财(1019)
- 北京(975)
- 职业(906)
- 科技(879)
- 农业(869)
- 省(836)
共检索到11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红霞 郑庆华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大学的崇高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任务,并提出"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显然,大学招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关键作用。如何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是目前各高校较为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西安交通大学通过认真剖析挖掘创新潜质并建立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多元选拔人才的招生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尚勇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课程改革处于重要地位,而课题制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研究与实施的核心。本文从招贴设计课程课堂教学过程的角度展示了课题制教学的魅力,阐述从基础创新训练到专业设计教学的连续性、渐进性、交叉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
课题制教学 构成素描 招贴设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雯华 李玮 张衍泽 周智芳 谷晓红
从中医学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规律出发,分析目前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对中医学专业人才选拔与培养的不利影响。阐明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中医学专业自主招生选拔中的重要性,提出自主招生选拔中医学专业人才的路径与考察内容。
关键词:
中医学 兴趣 潜质 自主招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佩国 孙艺铭
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逻辑起点,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依据,经过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单独招生工作的实践,提出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职业潜质评估"的新型招考模式。其模式以考生优势智能组合与所报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所需综合素质的一致性程度,即"职业潜质"的程度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理论与实践证明,模式能够科学有效地"考查与衡量出适合高职专业学习、具有职业潜质的考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玉林 陈良 袁潇
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丰富完善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主体多元、层次多样,其考试招生制度呈现出畅通成长渠道、适应培养需求、分类分层考招、考招办法多元、自主权限扩大、生源对象广泛、考招机制分离等改革新趋向。
关键词:
职教体系 高职教育 考招改革 新趋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彩云 张宇 刘洪韬
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考生应具备的素质,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某西部地学研究所2012~2017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等竞争性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导师进行访谈调查,并追溯分析这些博士生在招考阶段与其他博士生在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心理素质、报考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总结了在招考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和考查的博士考生素质,讨论了如何通过优化招考工作环节选拔出具有培养潜质的博士考生。
关键词:
博士考生 素质 能力 科研潜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教育部推出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推动大家开始思考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这种思考和探索,大多仍然停留在学校内部,就研究生教育谈研究生教育,没有将研究生教育改革放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宏观背景下思考。笔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瑶 邵福球 高进军
介绍了美国ETS研发的研究生招生测评手段——PPI。这套测评系统用于检测学生考试分数之外的综合能力,弥补了以往招生工作中的不足,对美国研究生教育意义重大。概括了PPI测评系统产生的背景,介绍了PPI系统的各项指标与实施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对PPI测评系统的应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招生 PPI 个人潜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坚钢 张定华 许乐清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2015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提前招生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和"一档多投"的录取模式为核心的改革进行了试点,两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面临众多的问题和挑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于涵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招生则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在传统的"一元式"高考招生录取体制下,大学招生面对的是"分数",而不是"学生",这导致大学无法按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人才选拔,也就无法关注招生和培养的关系。2003年底,自主招生制度开始试点推行,给予了大学一定的招生自主权,这使得大学开始关注招生与选材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开始关注招生与培养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清华大学多年自主招生的探索和实践为例,介绍其"因材施招、寓教于招"的自主招生理念,并以此探讨招生和培养之间互促并进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晓丽 杨景海 张作岭 刘艳清 刘天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作为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这既是对国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9年来所取得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未来继续推进此计划的方向指引。吉林师范大学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以点带面,分层推进,突出特色,注重实效,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刚华 尹辉
经教育部批准,中南大学自200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进行高考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在湖南省的尝试,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综合评价录取这一新的高考录取模式获得了各界的良好评价和高度认同。它的核心内容是以高考为基础,以高考成绩为主体,对高考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考生学校组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面试考核,将高考成绩和面试考核成绩结合起来,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这一模式对于保证招生录取环节的公平、公正,以及高校真正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玉平 卫茂荣 韩连玉
分析了研究生招生宣传的主要方法,指出了常规方法对非热门专业并不完全适用,提出了适合非热门专业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创新方法,比较了创新方法采用前后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
非热门专业 研究生招生宣传 方法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申洪源 郑雪平
在军民融合的产业合作中,众多项目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含量。衡量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能力,需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在已有研究成果支撑下构建起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三个维度层次指标:平台评价指标、核心评价指标、约束评价指标,每个层次指标又分别建立若干两级指标,并以中国(绵阳)科技城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检验评价模型体系的合理性,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提供衡量标准。
关键词:
军民融合 科技创新 核心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进
通过对某高职学院2007-2009年自主招生与统考统招学生的跟踪调查,进行素质比较,得出数据和结论,并以招生工作观念、生源素质、行业参与、人才培养的适切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自主招生 统考统招 素质 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