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92)
2023(4635)
2022(3748)
2021(3227)
2020(2628)
2019(5807)
2018(5597)
2017(10737)
2016(5504)
2015(6153)
2014(6156)
2013(6312)
2012(6368)
2011(6004)
2010(6220)
2009(5944)
2008(5698)
2007(5143)
2006(4989)
2005(4797)
作者
(16725)
(14238)
(14164)
(13693)
(9257)
(6545)
(6357)
(5483)
(5414)
(5137)
(5024)
(4855)
(4653)
(4557)
(4522)
(4501)
(4139)
(4079)
(3997)
(3723)
(3633)
(3416)
(3410)
(3323)
(3273)
(3271)
(3060)
(2813)
(2799)
(2747)
学科
(51330)
经济(51301)
管理(15284)
地方(14879)
方法(12353)
地方经济(11631)
数学(10926)
数学方法(10883)
(10765)
中国(9701)
(8362)
(8286)
企业(8286)
业经(7961)
(6790)
经济学(6435)
(6314)
金融(6314)
(6102)
(5875)
环境(5856)
(5600)
银行(5600)
(5487)
(5230)
(5158)
产业(4953)
(4897)
农业(4832)
(4546)
机构
大学(88457)
学院(88190)
(51967)
经济(51105)
研究(37399)
管理(30495)
中国(29178)
理学(25366)
理学院(25040)
管理学(24711)
管理学院(24533)
(21971)
科学(19053)
(18771)
(18492)
经济学(17722)
财经(16808)
研究所(16538)
中心(16105)
经济学院(15553)
(15202)
(13692)
(13300)
北京(12278)
财经大学(12256)
科学院(11495)
(11075)
社会(11057)
师范(11017)
(11000)
基金
项目(51319)
科学(41077)
研究(38502)
基金(38488)
(32967)
国家(32713)
科学基金(27918)
社会(27630)
社会科(26243)
社会科学(26237)
基金项目(19475)
(18546)
教育(16419)
资助(15882)
自然(15737)
自然科(15350)
自然科学(15344)
(15250)
自然科学基金(15085)
编号(13949)
(12859)
(12685)
经济(12573)
国家社会(12275)
重点(11752)
(11735)
成果(11595)
发展(11155)
(11020)
中国(10474)
期刊
(68105)
经济(68105)
研究(34433)
中国(17926)
(16759)
管理(14379)
经济研究(12583)
(11341)
金融(11341)
科学(10697)
学报(10395)
(10040)
财经(9610)
(8525)
大学(8483)
问题(8314)
学学(8241)
技术(7843)
业经(7702)
农业(6511)
技术经济(6508)
(6431)
国际(6272)
世界(6239)
统计(5723)
经济管理(5514)
经济问题(5316)
教育(5201)
经济学(5001)
(4707)
共检索到152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军  
经历了2021年"前高后低"走势的中国经济,尽管经济增速面临着再下台阶的较大可能性,但整体数据表现可能并不十分悲观,在总量放缓、增量收缩的同时,结构分化与优化依然继续演进,并有望在2022年实现疫情冲击后的二次探底并企稳回升。具体来看,上半年依然是非典型"滞胀"主导,工业品价格高位徘徊与经济惯性下行并存;下半年则有望在消费反弹、基建托底、房地产软着陆、制造业回升和出口韧性以及政策扩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支撑下,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课题组   李双双  冯明  汪红驹  娄峰  张彬斌  左鹏飞  孙博文  张慧慧  李莹  
2022年以来,疫情持续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全球经济复苏减速降档,滞胀程度加深。俄乌冲突与美欧对俄制裁,对全球经济、金融、能源、粮食安全产生广泛影响。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将产生广泛负面溢出效应。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仍处于恢复过程,新外生因素压低增长预期;就业整体呈弱修复态势,不平衡不充分特征持续;物价分化走势有所收敛,输入性通胀压力趋增;外贸外资合作维持稳定,出口和利用外资增长再超预期;财政收支继续恢复,地方财政收入分化明显;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然偏弱,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如下问题:俄乌冲突加剧,对我国经济产生多种外溢效应;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对我国形成政策掣肘;输入性通胀冲击加剧,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较大挑战;国内多地疫情反弹,对内需特别是消费压制明显;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交织,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任务艰巨;房地产市场风险仍在暴露,金融市场震荡加大;预期转弱压力持续,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展望全年,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背景下,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都面临较大压力。建议以我为主实施宏观政策,防范外部风险对中国的溢出效应;积极主动应对输入性通胀,巩固保供稳价政策成果;科学精准高效处置突发疫情,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围绕扩就业保民生落实宏观政策,更加突出精准有效;稳妥处置房企风险,防范金融市场震荡;加快扭转预期冲击,切实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才玖  
一、引言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要素投入量、全要素生产率、制度创新、政策及资源配置等。在Rostow的"起飞"理论中,一国要顺利实现经济"起飞",投资率或储蓄率至少要达到10%以上。在H-D模型中G=s/C,资本-产出比C(代表投资效率)被假定为不变,因而储蓄率s就成为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霞辉  
本文分析资产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 ,是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的理论探讨 ;第二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日本“泡沫经济”前后的经济运行特征 ;第三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警示 ;第四部分是全文总结。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鲁军  
资本流入对汇率和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该文以智利为例,分析了它在1991~1998年期间对资本流入的管理及其对实际汇率和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最后,该文讨论了中国资本流入的现状,指出要解决我国对外经济不平衡的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性的一揽子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1994年,以外汇体制改革为标志,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又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外汇体制改革也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能够被直接感觉到的是,外汇储备的动态变化对国内货币供应从而物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更进一步的影响是,人民币同外汇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有了更多和更紧密的联系。如果说,中国的宏观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峻赫  付婧  徐华歌  
金融开放有利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等,但也会加大金融市场风险暴露。本文以银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合成控制法探究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开放在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更多不确定性风险,加剧宏观经济波动。基于此,在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的基础上,应提高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防范化解能力,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金融风险监管,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开放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虽然是现代各国政府常用的稳定经济运行的工具, 但稳定政策的理论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不同经济学流派的政策主张及其理论依据的回顾并分析表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仍是我国前几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资本账户的开放,而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否导致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界存在争议的话题。资本账户开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因此,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朱戎  
建议把"控物价、启规划、稳复苏"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主线。适当调低经济增长目标,利于进一步控制价格水平上涨,利于"十二五"规划开局更好。货币政策应向中性即稳健性定位,建议适度把握新增信贷规模,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房地产调控仍应持续,并重在"稳需求、扩供给、挤泡沫、纠扭曲"。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段彦飞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虚拟经济的全球化。在当代经济系统中,虚拟经济稳定成为监控宏观经济风险、保持现代经济系统稳定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虚拟经济的运行提高了宏观经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使得宏观经济风险的产生更多集中在虚拟经济领域;另一方面,虚拟经济本身也具有抵御宏观经济风险的能力,对宏观经济风险的产生起着缓冲作用。经济政策的决策部门在宏观经济风险的监控中应凸现虚拟经济的功能,在对宏观经济施加影响的同时必须考虑对虚拟经济的控制和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永定  
国民收入分配、金融结构与宏观经济稳定余永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一、分析框架:各宏观经济部门的资金流量关系首先我们把中国经济划分为居民、企业、政府和银行四个部门。即在中国的资金环流中,可选择上述四个节点。正如在所有环流中一样,流入和流出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溶沧  马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