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9)
2023(12922)
2022(10826)
2021(9824)
2020(8140)
2019(18191)
2018(18032)
2017(33910)
2016(18809)
2015(21227)
2014(21387)
2013(21206)
2012(19885)
2011(17733)
2010(18203)
2009(17151)
2008(17336)
2007(15899)
2006(14232)
2005(13439)
作者
(53746)
(44734)
(44457)
(42508)
(28489)
(21339)
(20301)
(17268)
(16901)
(16415)
(15531)
(15021)
(14571)
(14554)
(14483)
(13660)
(13348)
(12990)
(12930)
(12808)
(11551)
(11092)
(10779)
(10356)
(10271)
(10116)
(10093)
(10032)
(9118)
(8942)
学科
(73333)
经济(73214)
管理(60440)
(53852)
(44854)
企业(44854)
(35030)
中国(26145)
方法(22183)
(21980)
地方(21973)
(21861)
(21441)
税收(20522)
(20348)
业经(18975)
数学(18145)
数学方法(17944)
(17662)
财务(17609)
财务管理(17555)
企业财务(16709)
(16039)
银行(16017)
财政(15944)
(15321)
(15262)
(14919)
金融(14912)
(14848)
机构
学院(261866)
大学(258485)
(105526)
经济(103041)
研究(93140)
管理(92914)
理学(77035)
理学院(76157)
管理学(74964)
中国(74600)
管理学院(74469)
(65719)
(56238)
科学(54636)
(48152)
财经(45810)
(44444)
中心(42383)
(42228)
研究所(42084)
(41069)
北京(36238)
(35010)
业大(34597)
(34345)
师范(33962)
(33847)
(33817)
财经大学(33176)
农业(32352)
基金
项目(160727)
科学(125136)
研究(122948)
基金(112887)
(97109)
国家(96220)
科学基金(81782)
社会(77237)
社会科(73144)
社会科学(73127)
(64913)
基金项目(58369)
教育(56125)
(53357)
编号(51675)
自然(49048)
自然科(47854)
自然科学(47841)
自然科学基金(46943)
资助(46111)
成果(44995)
(39107)
课题(37429)
重点(36568)
(34970)
(34806)
(33559)
(33179)
项目编号(32070)
国家社会(31768)
期刊
(132873)
经济(132873)
研究(91496)
中国(66211)
(56871)
(40961)
学报(39316)
管理(37324)
科学(34360)
教育(34264)
(31001)
金融(31001)
大学(30333)
学学(28458)
农业(27305)
财经(23340)
技术(23056)
业经(22075)
经济研究(21395)
(19920)
(18925)
问题(16809)
(16180)
会计(14616)
税务(14407)
财会(13989)
(13921)
(13334)
(12609)
国际(12396)
共检索到439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小平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持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维护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财税体制机制,让发展的成果更公平、更有效惠及人民群众。一、财税体制是维护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祺扬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这是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公共财政体系逐渐建立,财政政策有效实施,财税职能作用日益增强,各级政府财力不断壮大。但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俊平  
今年以来,江西省价格高位运行,1~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5%,其中,7月份同比上涨达6.7%,创36个月以来新高。八大类商品中,食品类商品同比上涨13.9%,住宅类商品同比上涨5.7%,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也较大,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江西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当前形势下保持民生价格稳定,维护群众的价格权益,对"稳物价、保民生、促和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定民生价格、维护好群众利益要监管与服务并重,抓好六方面工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路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了"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明确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财政保障机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吸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支持建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期专题文章介绍了部分地方的做法和经验,以期为各地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耀斌  
财政体制机制由财政收入制度、财政支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预算管理体制和财政政策机制"五位一体"共同构成,是中央政府引导各类经济主体及地方政府行为的重要"指挥棒"。1994年以来,通过不断深化财税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符合社会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宗良  贾晓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成功抓住了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在战略机遇,深度融入相互依赖的全球贸易格局,利用全球化这一外部环境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如今,中国在世界中的体量和影响力已经举足轻重,以至于任何机遇都取决于自身内在的战略选择,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等待外部机遇。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这样的体量规模使得我国对世界的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伟京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并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行了部署,提出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结合广西实际,自治区将在以下几方面着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成祖  
山西省运城地区“造林绿化靠政府领导、群众主导、市场引导、科技先导、政策指导”的经验,是山西省林业建设最基本的经验。绿化是义务,是责任,更是利益。绿化与致富完全可以调和起来。政府的任务在于制定出生态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方案和措施,把农民的经济活动引导到国家长远利益所要求的方向上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对新财税体制下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利益得失的比较研究贵州省税务局研究室1994年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新财税体制在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及实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保证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关乎人民大众的安危,责任重于泰山。近几年来,人禽流感、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我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引起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普通群众在内的全面关注,人们开始认识到健康与经济的关系.认识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对经济建设潜在的稳定作用及影响,也使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从打基础向完善过渡,尤其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在全国初步建立起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首位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石英华  
党的十七大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对外"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和工作。在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宏观调控中矛盾主要方面已从"内需不足"更多转向"结构制约"的情况下,党中央要求加快发展方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石英华  
在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宏观调控中矛盾主要方面已从"内需不足"更多转向"结构制约"的情况下,党中央要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针对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粗放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负面效应随经济社会发展而日趋凸显,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姜作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远比发达国家更严峻的人类生命与健康问题。专家组在涉及人类生命与健康争端审理中,逐渐确立了一些严格的证明标准,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胜诉的难度,为发达国家借口干涉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人权提供了机会。可喜的是,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在最近的涉及人类生命与健康的案件中的证明标准方面,开始关注成员国的主权和人权问题,适当增加了申诉方的证明责任,降低了被诉方(多数为发展中国家成员)的证明标准,为发展中国家在相关争端中据理力争提供了理论和判例依据。中国应该充分利用涉及人类生命与健康争端中证明标准的新发展,切实保护好自己的主权和人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