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5)
- 2023(10597)
- 2022(8948)
- 2021(8055)
- 2020(6817)
- 2019(15180)
- 2018(15385)
- 2017(29513)
- 2016(16144)
- 2015(18470)
- 2014(18881)
- 2013(18566)
- 2012(17556)
- 2011(16344)
- 2010(16761)
- 2009(16216)
- 2008(15702)
- 2007(14602)
- 2006(13334)
- 2005(12457)
- 学科
- 济(83929)
- 经济(83825)
- 管理(50817)
- 业(41954)
- 企(34481)
- 企业(34481)
- 方法(27344)
- 数学(23867)
- 数学方法(23670)
- 中国(22756)
- 制(19761)
- 财(19215)
- 地方(19049)
- 农(17833)
- 业经(16615)
- 学(16364)
- 体(14779)
- 银(14112)
- 银行(14086)
- 行(13607)
- 融(13160)
- 金融(13153)
- 地方经济(13113)
- 贸(12148)
- 贸易(12139)
- 环境(11996)
- 易(11760)
- 农业(10998)
- 和(10808)
- 体制(10753)
- 机构
- 大学(245522)
- 学院(245322)
- 济(111043)
- 经济(108732)
- 管理(88178)
- 研究(87841)
- 理学(74056)
- 理学院(73237)
- 管理学(72119)
- 管理学院(71668)
- 中国(68225)
- 财(55504)
- 京(52160)
- 科学(49524)
- 所(44961)
- 财经(42521)
- 研究所(39963)
- 中心(38636)
- 江(38619)
- 经(38160)
- 农(36726)
- 经济学(35800)
- 北京(33496)
- 业大(31888)
- 经济学院(31836)
- 院(31771)
- 财经大学(31082)
- 范(30771)
- 师范(30445)
- 州(30332)
- 基金
- 项目(149465)
- 科学(116749)
- 研究(112554)
- 基金(107023)
- 家(92536)
- 国家(91779)
- 科学基金(77273)
- 社会(72922)
- 社会科(69087)
- 社会科学(69070)
- 省(58330)
- 基金项目(55463)
- 教育(51576)
- 划(48499)
- 自然(46175)
- 编号(45745)
- 自然科(45002)
- 自然科学(44987)
- 自然科学基金(44167)
- 资助(44081)
- 成果(39460)
- 重点(34123)
- 部(33694)
- 发(33284)
- 课题(33218)
- 制(32168)
- 国家社会(30496)
- 创(30491)
- 性(29180)
- 教育部(29152)
- 期刊
- 济(136491)
- 经济(136491)
- 研究(81934)
- 中国(52832)
- 财(43312)
- 管理(36319)
- 学报(35663)
- 农(34064)
- 科学(32619)
- 大学(27661)
- 融(26883)
- 金融(26883)
- 学学(26227)
- 教育(25968)
- 经济研究(23031)
- 财经(22765)
- 农业(22367)
- 技术(22261)
- 业经(20319)
- 经(19755)
- 问题(18001)
- 贸(14467)
- 技术经济(13137)
- 国际(12493)
- 统计(12181)
- 理论(12180)
- 商业(11871)
- 世界(11369)
- 现代(11229)
- 经济问题(11188)
共检索到392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巍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循环经济已从传统废弃物处理方式嬗变成为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模式。然而,目前一些地方循环经济制度设计还停留在环境保护层面,无法为国民经济绿色变革提供系统指引与实施保障。德国循环经济制度有效推进了以环境可持续发展性、经济盈利性、社会包容性为导向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应借鉴其循环经济制度顶层设计模式,着力构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巍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循环经济已从传统废弃物处理方式嬗变成为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模式。然而,目前一些地方循环经济制度设计还停留在环境保护层面,无法为国民经济绿色变革提供系统指引与实施保障。德国循环经济制度有效推进了以环境可持续发展性、经济盈利性、社会包容性为导向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应借鉴其循环经济制度顶层设计模式,着力构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惠茹 张凤巧
面对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必须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使人们充分地意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从而以少消耗不损害生态环境为目的,重新进行要素安排和组合,使分散的经济主体行为融入到循环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立政 彭双艳 李正图
任何经济体的制度体系都可细分为基本经济制度与非基本经济制度两个子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体系既决定整个经济制度体系也决定非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因此,把握基本经济制度体系的状况尤其重要。既然如此,如何衡量基本经济制度体系是了解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发展状况及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在整个经济制度体系中地位、功能和作用的关键。该文试图从发展状况、环境与功能三个维度构建基本经济制度的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基本经济制度指数,以观测基本经济制度演进趋势及其客观规律。为验证此指标体系与指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文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济制度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立政 彭双艳 李正图
任何经济体的制度体系都可细分为基本经济制度与非基本经济制度两个子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体系既决定整个经济制度体系也决定非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因此,把握基本经济制度体系的状况尤其重要。既然如此,如何衡量基本经济制度体系是了解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发展状况及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在整个经济制度体系中地位、功能和作用的关键。该文试图从发展状况、环境与功能三个维度构建基本经济制度的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基本经济制度指数,以观测基本经济制度演进趋势及其客观规律。为验证此指标体系与指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文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关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证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指数能够反映基本经济制度实际情况,进而也能预测基本经济制度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荟 张晋平
循环经济是的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起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目前,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亟须政府的扶持和保障。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剖析了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循环经济 制度构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维海
循环经济以统筹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活动规律,以达到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的目的。毫无疑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构建适合循环经济良性发展运行的政策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
循环经济、运行、政策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华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华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体系涵盖了十三项制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位列其中。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的科学特征,并以此为参照,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视域、转型国家体制变迁的全球视域、科学经济制度的内在逻辑关联分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斌 黄华
科学的循环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对发展循环经济至关重要。建立一个以法制机制、财税杠杆、投资信贷、价格手段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当务之急。其中,法律上,从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制运行机制来构建;财税上,扩大税收范围,从资源的开采、消耗、消费和废弃物的产生、再利用环节着手;再配合投资信贷和价格手段,将组合成一个内在协调、井然有序的循环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管理制度 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葛扬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探索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建设
1.创新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包括三个层次:(1)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律;(2)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3)在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充实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定。2.创新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产权模糊一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海峰 李慧颖
当某种社会制度不能最合理地分配各类资源、不能充分激励系统要素的高效利用、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和协同发展时,就需要转而思考现行制度环境本身是否存在缺陷。目前,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应在国家宏观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分别就各个领域开展循环经济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政策标准和制定恰当的实施方案,使政策体系按照由高至低逐级推进的方式形成惠及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最终形成激励、反馈双向互动的良性政策循环体系。
关键词:
态势分析法 循环经济 政策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党校 张连国
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在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实质就是超越传统线性经济的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和支撑,而理念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循环经济制度化的进程。循环经济制度化的理念形态主要有哲学性理念形态、市场性理念形态、政治性理念形态、法制性理念形态、整体性理念形态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线性经济 生态 制度 理念形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晶钰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探讨了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努力途径,并对我国完善循环经济的法律和制度提出一些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法律制度 立法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