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6)
2023(13102)
2022(10662)
2021(9674)
2020(7770)
2019(17341)
2018(16967)
2017(31937)
2016(17397)
2015(19208)
2014(19243)
2013(19326)
2012(18130)
2011(16286)
2010(17030)
2009(16079)
2008(16260)
2007(15119)
2006(13880)
2005(13062)
作者
(50143)
(42068)
(41952)
(39303)
(26694)
(20294)
(18833)
(16374)
(15930)
(15206)
(14400)
(14042)
(13700)
(13525)
(13024)
(12701)
(12272)
(12269)
(12227)
(12171)
(10652)
(10582)
(10217)
(9961)
(9723)
(9439)
(9421)
(9381)
(8552)
(8429)
学科
(86801)
(83875)
经济(83765)
(68492)
企业(68492)
管理(61733)
(49737)
农业(33399)
业经(32524)
方法(26370)
中国(25410)
(24887)
地方(22525)
(18950)
数学(18358)
数学方法(18220)
(17976)
财务(17950)
财务管理(17929)
技术(17895)
企业财务(16971)
(15991)
(15195)
(14418)
(14170)
(14150)
贸易(14130)
(13688)
理论(13595)
(13483)
机构
学院(257631)
大学(247582)
(112164)
经济(109967)
管理(103236)
理学(87075)
理学院(86244)
研究(86119)
管理学(85299)
管理学院(84807)
中国(70884)
(55682)
(52602)
(52419)
科学(48022)
(44157)
(42819)
农业(41753)
中心(41020)
财经(39720)
业大(39431)
研究所(37642)
(35682)
(34823)
北京(33208)
(32867)
师范(32621)
经济学(31847)
(30858)
经济管理(30508)
基金
项目(158172)
科学(126780)
研究(123438)
基金(113379)
(96098)
国家(94979)
科学基金(83518)
社会(81364)
社会科(76816)
社会科学(76799)
(65726)
基金项目(59814)
教育(54351)
编号(52036)
(51810)
自然(49932)
自然科(48787)
自然科学(48778)
自然科学基金(47948)
资助(44155)
成果(41558)
(40497)
(36936)
(35826)
课题(35571)
重点(34758)
(34753)
发展(33782)
(33218)
国家社会(33167)
期刊
(145782)
经济(145782)
研究(80488)
中国(62114)
(60758)
(42710)
管理(41634)
农业(40841)
科学(34932)
学报(33280)
业经(31586)
(30734)
金融(30734)
教育(28868)
大学(27414)
学学(25836)
技术(24723)
(20783)
经济研究(20040)
财经(19753)
问题(19395)
(17102)
农村(15649)
(15649)
农业经济(15481)
技术经济(15375)
世界(14855)
(13575)
经济问题(13522)
现代(13312)
共检索到420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胜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进一步理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刻分析了农业农村推动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同时对今后如何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对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起的重要作用做了认真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晓河   杨祥雪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于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为基础,根据农业农村经济现实条件和发展趋势,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与作用机制、困难挑战与现实问题、政策思路与实践路径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体上看,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其发展过程既具有诸多现实优势条件也面临一些困境和难题,因此要以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以建立健全农业技术供给有效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转化效率、加强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完善新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重点任务,促进资源要素特别是科技、人才等稀缺要素高效合理配置,为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条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向红玲  
202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是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我国数字农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总体战略规划相对欠缺、相应投入不足,数字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支撑数字农业应用,数字互联互通机制欠缺,数字农业人才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出台。对此,应强化数字农业制度环境供给,夯实农业数据库、技术自主创新和集成以及数字农业人才培养三大工程,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农业全链条全方位改造,促进数字农业提质增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益平   江世银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有的题中之义。当前,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研究并在实践上努力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重新研读和审视马克思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基本理论,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特别是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以后,尽管农业资本投入不断增长,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但与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而言,仍远不及预期。依据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认真探究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不高的原因。研究发现,除需要处理好涉农企业、农户、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外,还需要突出解决好农业先进生产资料、农村科学技术的研发、农村经济管理三方面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研究并充分发挥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指导作用,在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浦徐进   马柯旭   王彦芳  
[目的]数字化为农业发展赋予了新动能。该文探究了农村数字化对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影响机制。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农村数字化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农村数字化显著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西部地区促进作用最强,东部其次,中部最后;(2)以创新能力为传导路径,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证实创新能力是农村数字化激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3)将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设定为门槛变量,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农村数字化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趋势;(4)另外,空间溢出效应发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空间集聚特征。[结论](1)加大数字技术投入力度,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2)重视农业创新,推动农村数字化与农村创新能力融合发展;(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政策;(4)采取差异化、动态化的农村数字化发展战略,加速区域间农业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贾步云  王中  
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山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实施农业“特”“优”发展战略,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打造农业发展平台,现代农业取得显著成绩。立足山西实际,在充分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山西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守牢守好“三农”发展底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从强化顶层设计、深化“特”“优”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创新等方面发力,加快推进山西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时文朝  
在公平、开放、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下,中国银联将联合产业各方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推动农村支付市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银联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联合产业各方不断完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运用新兴科技手段加快农村支付业务推广及创新,进一步推动农村支付服务智能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农村支付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中国银联在持续优化支付受理环境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居民实际需求,联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素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产业振兴必须立足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我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精准选取乡村产业项目;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乡村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服务保障;完善落实产业扶持政策等,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根据财政部"根在基层"青年调研实践活动统一部署,金融司牵头的青年联合调研团赴山东省烟台市栖霞、莱州的7个村镇,开展"农业保险提质增效"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以及和基层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种植和养殖大户代表等座谈交流,调研团感到基层部门和农民群众对农业保险政策普遍较为认可,但也存在许多诉求亟待解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延礼  
农业保险工作在支持和服务国家农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出积极作用2019年5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19年10月9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林草局联合印发了《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有祥  
农业保险工作在支持和服务国家农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出积极作用2019年5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19年10月9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林草局联合印发了《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亚琴  何倩  卞正  张梦晓  
生物药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快速发展。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参与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价格激励机制不健全、国际化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需要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卡点堵点,以鼓励创新为引领,通过夯实产业科技基础、完善价格和支付机制、打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良好政策环境和服务支撑体系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我国生物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富新梅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亦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能更好助力传统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乡村治理智慧化和农业生产绿色化转型。数字技术赋能的着力点应集中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乡村治理、农业信息集成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环节。当前,在数字技术支撑下,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农村产业数字化进程稳步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和乡土文化数字化转型势头良好,农业绿色生产数字监管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此过程中,区域、代际层面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农村产业数字化内部发展不平衡,乡土文化数字化开发特色性不足,乡村治理的技术逻辑和乡土逻辑存在冲突。为此,分析总结英国、日本和以色列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经验,提出我国应从政策适宜性、解决区域和代际数字鸿沟、拓宽数字技术赋能农村产业广度、强化数字乡村治理协同性等方面提升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小平  蒋健  
基于2004—202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面板数据,在运用熵值法测算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和门槛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促进效应在粮食主产区内要强于产销平衡区内,而在主销区内,这一促进效应则并不显著。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分维度异质性分析后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改善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农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抑制环境条件的改善,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最后,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姬志恒  
研究目标:分析2005~2018年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及驱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AHP-熵值法测算,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Markov链对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地区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进行刻画,利用回归分析对驱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农业农村发展质量保持稳步提升态势,全域内部相对差异渐趋缩小,区域间差异构成全域内部差异最重要来源;各地区存在不同分化态势,不同状态之间流动性较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受到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市场化程度和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的驱动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研究创新:基于新发展理念对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其区域差异和演进趋势特征,系统考察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及其区域差异。研究价值:为评估不同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和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