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6)
- 2023(4089)
- 2022(3144)
- 2021(3001)
- 2020(2537)
- 2019(5737)
- 2018(5514)
- 2017(10586)
- 2016(5525)
- 2015(6528)
- 2014(6555)
- 2013(6334)
- 2012(6067)
- 2011(5338)
- 2010(5437)
- 2009(5062)
- 2008(5383)
- 2007(5239)
- 2006(4818)
- 2005(4401)
- 学科
- 济(19189)
- 经济(19170)
- 银(16264)
- 银行(16119)
- 行(14930)
- 制(13090)
- 管理(13043)
- 业(10411)
- 度(9514)
- 制度(9513)
- 业务(9285)
- 企(8932)
- 企业(8932)
- 融(8925)
- 金融(8925)
- 中国(8087)
- 银行制(8080)
- 方法(6397)
- 数学(5176)
- 农(5160)
- 数学方法(5133)
- 地方(5063)
- 业经(4925)
- 学(4793)
- 财(4668)
- 体(4293)
- 理论(4173)
- 教育(3932)
- 体制(3693)
- 和(3284)
- 机构
- 大学(71767)
- 学院(70991)
- 中国(29640)
- 济(27943)
- 经济(27030)
- 研究(26724)
- 管理(24236)
- 银(19699)
- 银行(18907)
- 理学(18779)
- 理学院(18523)
- 管理学(18146)
- 管理学院(18011)
- 行(17557)
- 京(16882)
- 财(16359)
- 科学(15154)
- 中心(14490)
- 农(13753)
- 江(13287)
- 所(13175)
- 研究所(11659)
- 财经(11613)
- 州(11269)
- 北京(11141)
- 融(10767)
- 农业(10695)
- 经(10642)
- 金融(10606)
- 人民(10431)
- 基金
- 项目(42473)
- 研究(32894)
- 科学(32541)
- 基金(29384)
- 家(25320)
- 国家(25073)
- 科学基金(21156)
- 社会(19752)
- 社会科(18509)
- 社会科学(18505)
- 省(16588)
- 教育(15658)
- 基金项目(15048)
- 划(14068)
- 编号(13907)
- 自然(13082)
- 自然科(12754)
- 自然科学(12747)
- 资助(12548)
- 自然科学基金(12521)
- 成果(12299)
- 课题(10496)
- 重点(9966)
- 部(9404)
- 发(9166)
- 年(8842)
- 性(8732)
- 项目编号(8627)
- 创(8626)
- 大学(8471)
共检索到136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家才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于2008年10开始进入下行区间,未来前景充满高度不确定性。严峻的经济环境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借"危"抓机,针对内部九项机制的现状与不足,加强机制改革和建设,着力建设现代银行稳健运行的微观基础,增强自主应对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微观基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真 彭建刚 黎灵芝
本文借鉴"公地悲剧模型"论证了银行业实施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协调监管的必要性,并运用面板VAR模型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宏观审慎工具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给定宏观审慎监管工具"银行业集中度"和"广义信贷/GDP偏离度"的一定冲击后,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从负向反应逐步转为正向反应;给定微观审慎监管工具"流动性比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的一定冲击后,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呈现正向反应。这表明单一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的效应并不完全协调,因此,应当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种类和操作方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政勋 黄东生
本文运用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3~2010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银行稳定与信息披露的关系。中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在逐渐增强,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稳定性。进一步发挥信息披露的市场约束作用,需要完善相应的制度环境和市场基础。银行资产规模以及利润的增长有效地促进了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的担保,而股份制银行具备相对完善的治理制度,两者的稳定性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别。政府应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及时、真实的财务信息,加强信息披露的市场约束作用,加强对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
关键词:
信息披露 商业银行 银行稳定 资产规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斌
外拓业务与内控制度一体化: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础———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稳健经营与业务开拓关系的实证研究郑斌我国市场体制确立以后,国有专业银行加快了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步伐,各商业银行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中央银行进一步加大了监管力度,在这种形势下,商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川
货币市场自成立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创新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笔者建议,应突出发展主题,从丰富交易品种、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市场化程度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完善货币市场。
关键词:
货币市场 商业银行 市场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振辉
通过引入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和稳健性的指标体系,计算了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稳健性,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稳健性较高。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经营效率对商业银行稳健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治理机制的指代指标中独立董事占比亦与商业银行稳健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振辉
本文设计并计算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指标,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整体水平较高并在不断提高(表现为稳健性指数不断下降),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稳健性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以利息收入占比作为金融创新的代替指标,考察了其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创新和资本生息能力与商业银行稳健性正相关。这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在确保资本生息能力的基础上,加快金融创新,加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才能达到节约资本和实现经营多元化的效果。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稳健性 金融创新 面板数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建通 蔡扶瑶
稳健经营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准则林建通,蔡扶瑶稳健经营是国际公认的商业银行经营准则。从总体上说,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只有稳健经营才能有效防范风险。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是国际商业银行必须遵循的资金管理的三大原则,而稳健经营正是这“三性”的正确取向。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丁振辉
稳健性是衡量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本文设计并计算了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持续提高。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我们的实证结果显示,利息收入占比与商业银行稳健性负相关,净利息比平均总资产与商业银行稳健性正相关,同时商业银行稳健性还受前期稳健性的滞后期影响。为提高稳健性,商业银行需要在确保资本生息能力的基础上,加快金融创新,加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稳健性 金融创新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盼盼 胡捷
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稳健性进行界定,并构建了测度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的银行稳健性指数,接着运用14家上市银行2004~20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整体上呈平稳上升趋势;横向比较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较高,一些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偏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稳健性处于中间水平。
关键词:
商业银行稳健性 映射法 银行稳健性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志杰
银行经营稳健与否事关经济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与效率。银行经营稳健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内外部协调与约束将有助于推进银行稳健经营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稳健经营 风险防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宁 任亦侬
本文在测算影子银行规模的基础上,量化中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指数,并选取中国30家代表性商业银行2008--2015年数据,先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构建影子银行规模与银行稳健性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回归模型测算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稳健-t~-gJ具体影响程度,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宁 任亦侬
本文在测算影子银行规模的基础上,量化中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指数,并选取中国30家代表性商业银行2008--2015年数据,先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构建影子银行规模与银行稳健性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回归模型测算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稳健-t-gJ具体影响程度,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梁淇俊 廖智媛
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营是中国金融体系健康成长的关键。以中国式影子银行业务为切入点,重点关注监管政策和商业银行竞争环境变化,利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和“债权投资”科目之和测算中国式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对38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年到2019年的季度数据样本进行面板回归,实证研究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并对同业竞争程度和资本监管压力的调节效应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同业竞争程度会通过风险发生机制,促进商业银行开展影子银行业务;而资本监管压力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利润缺口,致使银行稳健性水平下降;基于我国的影子银行监管政策和宏观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讨论如何利用好资本监管压力和同业竞争程度在影子银行风险传导路径中的调节效应,提出完善金融系统建设的相关结论与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