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4)
- 2023(9111)
- 2022(7465)
- 2021(6749)
- 2020(5494)
- 2019(12212)
- 2018(12299)
- 2017(22406)
- 2016(12568)
- 2015(14199)
- 2014(14436)
- 2013(13790)
- 2012(12721)
- 2011(11613)
- 2010(11961)
- 2009(11241)
- 2008(11071)
- 2007(10440)
- 2006(9341)
- 2005(8337)
- 学科
- 济(45547)
- 经济(45460)
- 管理(41343)
- 业(30377)
- 企(25486)
- 企业(25486)
- 中国(17751)
- 制(14583)
- 财(13910)
- 农(13647)
- 方法(13133)
- 环境(12930)
- 地方(12686)
- 业经(11680)
- 学(11637)
- 体(11034)
- 数学(10486)
- 数学方法(10363)
- 理论(8942)
- 银(8858)
- 银行(8832)
- 划(8829)
- 融(8495)
- 金融(8488)
- 行(8469)
- 农业(8389)
- 和(8088)
- 体制(8050)
- 务(7716)
- 发(7691)
- 机构
- 学院(177027)
- 大学(175838)
- 济(66642)
- 经济(64709)
- 研究(63840)
- 管理(62535)
- 理学(52144)
- 理学院(51452)
- 管理学(50516)
- 管理学院(50186)
- 中国(47996)
- 科学(39510)
- 京(39109)
- 财(35396)
- 所(32035)
- 农(30014)
- 江(29811)
- 中心(29083)
- 研究所(28676)
- 财经(26343)
- 业大(26201)
- 范(24665)
- 北京(24491)
- 师范(24386)
- 院(24362)
- 经(23648)
- 州(23321)
- 农业(23168)
- 省(21853)
- 技术(20589)
- 基金
- 项目(118147)
- 科学(92443)
- 研究(88414)
- 基金(83268)
- 家(73101)
- 国家(72470)
- 科学基金(61625)
- 社会(55710)
- 社会科(52584)
- 社会科学(52576)
- 省(47652)
- 基金项目(44266)
- 教育(40519)
- 划(39919)
- 自然(38482)
- 自然科(37455)
- 自然科学(37442)
- 自然科学基金(36717)
- 编号(35948)
- 资助(32340)
- 成果(30355)
- 重点(27346)
- 课题(27087)
- 制(26941)
- 发(25876)
- 部(25410)
- 创(24291)
- 国家社会(23017)
- 创新(22884)
- 性(21981)
共检索到281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作培
建设生态城市,这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建设适应时代新要求的生态城市,这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根据近年来各地创建生态城市的实践,必须着力构建一套有利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机制体系,包括生态城市规划机制、生态科技创新机制、生态建设资金投入机制、生态奖惩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等等。唯有这样,有机制引导、激励与约束,有机制提供保障条件、载体与平台,生态城市建设才能顺利推进,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机制 构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文宗川 崔鑫 王晓燕
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其建设水平和效果的定量评价。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和城市圈相关理论的分析,提出了生态网络城市的建设模式,构建了生态网络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指标选取原则,从生态城市的发展状态、生态城市的发展协调性和生态城市的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建立了生态网络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生态网络城市 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董紫君 杜红 董文艺 段洪雷
城市节水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圳市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下,根据城市节水节能的实际需要,构建多层次、整体性的城市综合节水示范体系。重点介绍深圳市在产业结构优化、政策法规保障、战略规划引导、市场监督管理、资金支持保障等方面的各项举措,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可资借鉴的城市综合节水模式和经验,共同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关键词:
城市节水 示范体系 低碳城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守仁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独特的投融资制度安排,其"募投管退"的每个环节都要依托相应的生态,发达的创业投资才能成为建设科技和经济强国的新动能近日,在科创板公布的首批9家受理企业名单中,每家企业都有创投背景。截至2018年底,在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企业中分别有70%和40%的企业有创投背景,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俊 王达
认为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不和谐发展阻碍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健全的规划决策制度、土地调控制度和缺乏活力的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制度是其主要原因;认为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城市管理 和谐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小博
物业服务信用体系的建设对社区各主体有序参与社区管理、共同构建美好家园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各城市已经陆续建立信用分级评价制度、红黑榜制度、信用奖惩机制、物业管理信息平台等。但物业服务信用体系的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科学精细的信用评价指标、缺乏多元评价主体、缺乏对业主的信用评价机制、缺乏统一的评价和应用标准、缺乏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等。要建立统一科学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各主体信用意识,健全多元主体评价机制,将业主行为纳入评价体系,建立统一完善的信用信息平台,强化对评价结果的应用。
关键词:
社区 物业服务 信用评价 信用体系 主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红 吴寅恺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事业、生态环境4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层的幸福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所选取14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取的14个城市中得分最高的城市是苏州,其次是南京、无锡;合肥处在中下游。针对合肥幸福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幸福城市建设水平。
关键词:
幸福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婧 刘学敏 张昱
低碳城市概念自提出后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和案例实践,随着《巴黎协定》的正式生效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全面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不论是履行国际承诺抑或是执行国内规划的约束性要求,都面临新的挑战。由于中国低碳城市建设侧重点不同,内容多样,形式各异,需要在同一个标准下对不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以指导更多城市的计划行动。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由30个指标构成,涉及能耗、碳排放、城市主要领域(工业、交通、建筑)以及废弃物处理等与低碳城市建设直接相关的指标,希望对未来的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一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 指标 水平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再生 于鹏洲
文章界定了城市建设满意度的内涵,构建了城市建设满意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对459名天津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数据的回归分析,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天津市城镇居民的城市建设满意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城市建设满意度 评价指标体系 回归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钱志新 吕小峰 范鹏 程萌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对江苏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南京、苏州、无锡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发展体系、创新工程和评价体系,旨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创新型城建设的宏观指导和帮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伟 李文君 李军
如何处理好城市化进程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关系到城市化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研究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集约用地的特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应理解为:以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用地的合理布局,结构的优化完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前提,缺乏上述条件,土地集约利用的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标就要落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点应放在已建城区现有土地的再开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纳
文章在阐述创新型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的五大要素: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然后分析并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模块及50个评价指标;最后通过评价边界的确定、评价基准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五个方面的分析,对创新型城市评价方法进行了设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兴瑜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发展。对此,国际社会达成一致,共同发展低碳城市建设,切实推进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以降低全球碳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低碳城市运作机理,探索科学有效的建设路径是当前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由申立银编著、科学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的《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书,基于低碳城市建设背景,通过分析其现实意义和内在机理,探寻评价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方法与路径,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龙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取得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在战胜自我的斗争中思想升华的反映。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了城市不同发展阶段人与自然的不同联系方式,认为城市生态思想的成熟必然催生生态城市建设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
城市发展 生态思想 生态城市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振华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辅导员作为高等院校与学生身心联系最密切的群体,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高等院校应进一步凸显辅导员在育人体系中的地位,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这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统筹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锻造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组织保证。作为一所拥有50余年办学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