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6)
2023(9727)
2022(8018)
2021(7060)
2020(5840)
2019(13061)
2018(12760)
2017(24530)
2016(12843)
2015(14625)
2014(14700)
2013(14483)
2012(13532)
2011(12375)
2010(12889)
2009(12411)
2008(10889)
2007(9804)
2006(9050)
2005(8467)
作者
(36917)
(30694)
(30519)
(29132)
(19563)
(14350)
(13999)
(11843)
(11755)
(11001)
(10651)
(10186)
(9957)
(9854)
(9635)
(9515)
(8937)
(8918)
(8665)
(8640)
(8036)
(7414)
(7356)
(7090)
(7022)
(6942)
(6665)
(6600)
(6312)
(6102)
学科
(70906)
经济(70847)
管理(35596)
(35433)
(25906)
企业(25906)
(25724)
金融(25717)
中国(23803)
(23267)
银行(23249)
(22594)
地方(21210)
方法(20602)
数学(18158)
数学方法(18040)
(15589)
(15328)
(14507)
业经(14342)
(13020)
地方经济(13017)
(11371)
中国金融(11109)
农业(10493)
(9890)
贸易(9878)
理论(9813)
(9544)
(9000)
机构
学院(182539)
大学(180440)
(87633)
经济(85712)
研究(66283)
管理(65443)
中国(56755)
理学(54677)
理学院(54105)
管理学(53297)
管理学院(52962)
(40725)
(37678)
科学(36290)
(33153)
中心(31761)
财经(31370)
研究所(29594)
(29003)
经济学(28846)
(28316)
(27640)
经济学院(25730)
北京(24073)
(23745)
(23460)
财经大学(23018)
业大(22759)
(22470)
师范(22196)
基金
项目(114741)
科学(89788)
研究(87702)
基金(81723)
(70165)
国家(69567)
科学基金(59280)
社会(57584)
社会科(54666)
社会科学(54654)
(45905)
基金项目(42089)
教育(38822)
(36968)
编号(35786)
自然(34308)
自然科(33523)
自然科学(33515)
资助(33399)
自然科学基金(32909)
成果(30385)
(27248)
重点(26150)
课题(25431)
(24712)
国家社会(24511)
(24387)
创新(22900)
发展(22874)
(22679)
期刊
(105366)
经济(105366)
研究(61247)
中国(41894)
(32984)
金融(32984)
(31983)
管理(26108)
学报(25548)
(25255)
科学(22597)
大学(19794)
学学(18700)
经济研究(18691)
教育(18257)
技术(17137)
财经(16880)
农业(15830)
(14772)
业经(14625)
问题(12899)
图书(10503)
(10292)
技术经济(10215)
国际(9776)
统计(9519)
世界(9232)
理论(9078)
商业(8613)
(8485)
共检索到302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新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科学精准地对金融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跃  
现代金融是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和管理风险的核心制度。从金融工作的本质来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健康运行的金融体系,能够把资源配置给最有效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要有效管理好资源在跨时空配置交易中的潜在风险,保障经济金融安全,以达成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目标。金融工作必须遵循金融发展的一般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阎庆民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股份制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中坚力量。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数量稳定增长,经营区域极大拓展。从原来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两省的4家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变成了现在的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网点不但遍布全国,而且延伸到了海外。二是资产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截至今年6月末,股份制银行的资产总规模达到26万亿元,已经占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8%。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刚  徐畅  苗露阳  
如何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防止"脱实向虚"、过度发展是当前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大问题。从调研情况看,虽然近年来银行业转型取得诸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资金脱实向虚,金融过度发展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转型本身再次面临同质化挑战;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表内非信贷资产和新型表外业务快速增长,负债稳定性下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上升;股东回报要求依然偏高,激励机制短期化;部分金融创新偏离方向。应在厘清上述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多措并举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校正银行业转型方向;完善银行业绩效考核体系,为让利实体经济提供余地;回归"三性"原则和"三铁"要求;加强风险监管;引导金融创新;审慎推进综合化经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刚  徐畅  苗露阳  
如何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防止"脱实向虚"、过度发展是当前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大问题。从调研情况看,虽然近年来银行业转型取得诸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资金脱实向虚,金融过度发展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转型本身再次面临同质化挑战;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表内非信贷资产和新型表外业务快速增长,负债稳定性下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上升;股东回报要求依然偏高,激励机制短期化;部分金融创新偏离方向。应在厘清上述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多措并举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校正银行业转型方向;完善银行业绩效考核体系,为让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华  张晶晶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金融工作的着力点,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体,应在"新常态"下积极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目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造成商业银行服务意识弱化,"脱实向虚"、资源错配、合规经营文化弱化等现象渐显。结合目前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做法及成绩,商业银行亟需继续强化服务意识,引导资金回归本源;加大金融科技的研发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及信贷服务机制;实现供需均衡,筑牢风险防控体系;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黄剑辉  
2016年以来,尽管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仍面临诸多困难,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能正在积聚,银行业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新态势。本文认为,中国银行业亟须顺应监管形势新变化,深化"轻型银行"转型、提升精细化定价能力、防范流动性风险,以改善金融供给总量和质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目前,银行顺应形势,实现自身供给侧改革方面,已经呈现出七大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武世铎  
行业高校"特色在于行业",特色是优势、是拳头,一定要抓住而不能丢失。作为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西安石油大学长期以来十分注重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夯实基础学科,做强重点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翟坤  赵国庆  
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尽管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一直在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但是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我国银行业的垄断性结构等因素,共同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随着我国经济模式发生较大变化,金融科技应运而生,通过重构企业信息网络、发展普惠金融、完善货币政策体系,金融科技有望创新性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薛锋庆  
<正>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服务实体经济是商业银行的天职和根本宗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商业银行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培育新发展模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构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滕必焱  
本文回顾了2014年江西证监工作,并指出2015年江西证监要加快推进首发上市、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加快发展等,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我们要让金融首先充分发展起来,同时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新时期中国金融工作的基本要求,对衡量金融创新与推进金融发展都发挥着指导作用。然而,在现实理解中,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诠释,"服务"一词没能全面地阐发,以至于常常在狭义范畴内或机械地制定和执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