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2)
- 2023(14266)
- 2022(11722)
- 2021(10675)
- 2020(8768)
- 2019(19663)
- 2018(19410)
- 2017(37693)
- 2016(20285)
- 2015(22336)
- 2014(22149)
- 2013(22361)
- 2012(20868)
- 2011(18822)
- 2010(19276)
- 2009(17871)
- 2008(17956)
- 2007(16399)
- 2006(14797)
- 2005(13722)
- 学科
- 济(94156)
- 经济(94049)
- 业(91304)
- 企(72502)
- 企业(72502)
- 管理(67706)
- 农(47338)
- 方法(34299)
- 业经(32184)
- 农业(31869)
- 中国(27466)
- 财(27227)
- 数学(26008)
- 数学方法(25831)
- 地方(22960)
- 制(20965)
- 技术(19268)
- 务(18960)
- 财务(18938)
- 财务管理(18911)
- 企业财务(17952)
- 贸(16861)
- 贸易(16844)
- 策(16569)
- 易(16359)
- 和(15550)
- 银(15288)
- 银行(15269)
- 体(15092)
- 发(15003)
- 机构
- 学院(295351)
- 大学(286851)
- 济(129209)
- 经济(126678)
- 管理(117724)
- 研究(100295)
- 理学(100222)
- 理学院(99203)
- 管理学(97972)
- 管理学院(97397)
- 中国(80789)
- 农(64068)
- 京(60493)
- 科学(59093)
- 财(58573)
- 所(51097)
- 农业(48840)
- 江(47737)
- 中心(46946)
- 业大(46756)
- 研究所(45707)
- 财经(45390)
- 经(41182)
- 经济学(38137)
- 州(37890)
- 北京(37862)
- 范(36458)
- 师范(36122)
- 院(35182)
- 经济学院(34366)
- 基金
- 项目(190106)
- 科学(151546)
- 研究(142388)
- 基金(138214)
- 家(119660)
- 国家(118421)
- 科学基金(102756)
- 社会(93858)
- 社会科(88739)
- 社会科学(88717)
- 省(76828)
- 基金项目(73124)
- 自然(63882)
- 自然科(62439)
- 自然科学(62425)
- 教育(62118)
- 划(62030)
- 自然科学基金(61384)
- 编号(58335)
- 资助(54720)
- 发(46630)
- 成果(46115)
- 创(42531)
- 业(42158)
- 部(41936)
- 重点(41879)
- 国家社会(39044)
- 课题(39031)
- 创新(38945)
- 发展(38112)
- 期刊
- 济(158347)
- 经济(158347)
- 研究(86913)
- 农(66248)
- 中国(65547)
- 财(46774)
- 管理(46663)
- 农业(44641)
- 学报(43059)
- 科学(42416)
- 大学(34004)
- 融(33264)
- 金融(33264)
- 业经(32459)
- 学学(32257)
- 技术(27108)
- 教育(27042)
- 业(23873)
- 经济研究(23105)
- 财经(22718)
- 问题(21036)
- 经(19704)
- 技术经济(17230)
- 世界(16338)
- 农村(15341)
- 村(15341)
- 商业(14917)
- 农业经济(14884)
- 现代(14775)
- 版(14769)
共检索到465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长云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并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发展面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长云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并在产业集群中表现得最为集中。面向产业集群,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强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有机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璇
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农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一方面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我国当前的实际客观需求。尤其是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对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需要作出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生产性服务业 现代农业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姜长云
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以浙江为例的调查显示,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有利于增强产业集群功能,而且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产业集群改造和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面向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政府应努力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业态和经营模式的创新,着力引导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发展,大力培育相关品牌和领军企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集群 产业转型 浙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成丽 邵文武 张波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服务业提供主体单一、农业金融保险发展滞后、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应该从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元化的服务组织、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带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链 农业组织 集聚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长云
本文基于对浙江的调研,分析了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形式和发展现状,探讨了集群服务业发展面临的4大主要问题,分析了集群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政策制约、融资制约、准入制约、体制制约、发展方式制约、人才制约、组织和统计制约。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促进集群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慧芬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即面向农业产业链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服务业。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很快,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引擎。农业生产性服务有助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农业比较利益的提升,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是,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农业要求还存有较大差距,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滞后。因此,今后要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产业要素投向为农业提供服务的现代服务部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利用熵权法测度2006—2022年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析法,揭示八大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维度与区域差异;从五大发展维度来看,协调与共享发展指数相对较高,创新发展指数呈波动上涨态势,开放和绿色发展指数相对较低;从八大经济区来看,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与东北综合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以及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大西南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则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析空间分异特征发现,区域间差异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利用熵权法测度2006—2022年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析法,揭示八大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维度与区域差异;从五大发展维度来看,协调与共享发展指数相对较高,创新发展指数呈波动上涨态势,开放和绿色发展指数相对较低;从八大经济区来看,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与东北综合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以及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大西南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则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析空间分异特征发现,区域间差异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铭
本文研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发展的行业与空间协同效应,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内部各行业对农业发展有重要提升作用;全国各地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协同效应;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周边地区农业发展在空间上具有协同效应;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农业发展都具有较强的提升、辐射和支撑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欢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即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分析表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伴随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过程的必然趋势,其发展既有深刻的理论成因,也是我国现实背景下的客观需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纵深推进以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或将成为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最佳答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颖慧 李敬
基于劳动分工理论与超边际分析方法,构建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商品市场交易效率、农户数量规模、政府补贴和农户劳动力变化是影响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四个因素。其中,商品市场交易效率对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分布密度、政府补贴和城镇化率提高1%,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分别提高0.135、0.955和2.714。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长云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为解决当前的农业问题提供新思路,为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探索新路径,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引擎。国际经验显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业服务化的过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致等同,但也有若干明显区别。应该明确提出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基调,代替"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传统提法。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应科学处理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阶段性服务和全程性服务、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主体与支持其服务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和体系恢复建设,经营性农业生产性服务萌发和自发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开启体制机制改革,服务职能逐渐推向市场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末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改革继续深入,经营性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提速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8年,健全公益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发展经营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体系阶段;2008年以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性迅速凸显,日益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突出亮点。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需求扩张是主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拓宽视野,科学把握其历史方位。第一,经济服务化已经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日益成为推进农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路径,要科学把握推进农业服务化转型对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新要求,用现代服务业理念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第二,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紧迫任务。要科学理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准确把握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第三,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成为完善国家治理的战略取向。为此要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和优先地位,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更好地坚持市场导向、公平竞争。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对于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制度,应注意超前谋划、前瞻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