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8)
2023(3460)
2022(2868)
2021(2694)
2020(2329)
2019(5376)
2018(5426)
2017(10409)
2016(5587)
2015(6412)
2014(5980)
2013(5561)
2012(4828)
2011(4419)
2010(4562)
2009(4155)
2008(3859)
2007(3393)
2006(2779)
2005(2450)
作者
(14158)
(11743)
(11659)
(11112)
(7579)
(5545)
(5280)
(4596)
(4307)
(4271)
(4050)
(3957)
(3780)
(3664)
(3652)
(3603)
(3438)
(3360)
(3329)
(3324)
(2925)
(2888)
(2795)
(2740)
(2664)
(2626)
(2600)
(2571)
(2443)
(2303)
学科
(25858)
经济(25846)
管理(15834)
(14855)
方法(14640)
数学(13723)
数学方法(13356)
(13071)
企业(13071)
技术(6474)
中国(5995)
理论(5413)
业经(4727)
地方(4542)
技术管理(4443)
(4355)
教学(4017)
(3600)
(3492)
(3203)
贸易(3199)
(3089)
(3065)
银行(3064)
(3047)
(2982)
金融(2982)
(2955)
农业(2915)
(2913)
机构
学院(73465)
大学(71428)
管理(31000)
(30161)
经济(29568)
理学(27404)
理学院(27156)
管理学(26366)
管理学院(26240)
研究(21109)
中国(15710)
(14550)
科学(12909)
(12090)
(10426)
中心(9956)
财经(9829)
(9677)
业大(9667)
(9273)
师范(9196)
经济学(9151)
技术(9150)
北京(9136)
(8932)
研究所(8860)
(8616)
(8148)
经济学院(8121)
经济管理(7952)
基金
项目(51788)
科学(41942)
研究(38741)
基金(36852)
(31446)
国家(31233)
科学基金(28063)
社会(24515)
社会科(23369)
社会科学(23365)
(22066)
教育(19436)
基金项目(18942)
自然(18142)
(17909)
自然科(17810)
自然科学(17809)
自然科学基金(17480)
编号(15975)
资助(15817)
(13605)
创新(12318)
成果(12056)
重点(11789)
课题(11613)
(11551)
(10931)
项目编号(10029)
国家社会(9940)
大学(9935)
期刊
(30496)
经济(30496)
研究(20086)
中国(15035)
管理(12759)
教育(11794)
技术(9759)
科学(8819)
(8466)
学报(8154)
(6949)
大学(6781)
统计(6395)
(6310)
学学(6308)
经济研究(5583)
决策(5301)
技术经济(5108)
业经(5098)
农业(5030)
(4929)
金融(4929)
科技(4798)
财经(4627)
职业(4449)
(3990)
(3588)
论坛(3588)
图书(3459)
问题(3457)
共检索到103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易丽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已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坚力量。如何找准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机遇期面临的首要问题。日前在上海举行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蒙冬英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指导、地方经济的支撑,而高校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其提供智力与人才的支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值得我们思考。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应对知识经济与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与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脱离,亟待调整。基于服务地方经济思路分析地方经济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探讨改进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文良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校在制定提升质量的实施方案时,一要客观,二要科学。所谓"客观"就是客观分析自身的办学层次、发展水平、特色和优势,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所谓"科学"就是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有效实施。要以国家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投入,真正把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卫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遵循的基本范式。工学结合推进的关键是机制、体制的探索。本文通过对南通纺院工学结合实践案例的分析,以期对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兵  赵国英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基本形成,在经历了扩招、改善办学条件,满足基本的办学需要的发展之后,发展的核心问题已转为提高质量,进而建立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制度和大学文化。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转变,为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唐山学院一直以来遵循一切服务于人才培养,一切为提高质量提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晓革  王兴芬  
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历经了恢复重建、规模扩大、体制改革等重要阶段。今天,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于"全面提高质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等质量提升的具体途径和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转变,为地方性高校提出了新挑战。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所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余胜泉   汤筱玙  
智能时代社会生活形态的重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诉求,迫切呼唤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本文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机制和治理体制五个层面阐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转型。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以前沿的认知科学规律为引领,以释放人机结合的分布式智能为目标,以多态多境跨域的课程体系为基础,以面向成长的发展性评估为导向,以开放弹性适应性的治理为保障,从而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有机衔接、培养理念和过程的一体贯通、教育环节和要素的协同配合、育才价值和育人旨归的内在统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建军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果之一的独立学院,经过近10年的发展,规模和效益都令人瞩目。随着教育部为独立学院设置的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独立学院一部分从母体高校完全独立出来,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一部分回归母体,转成为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一部分基本维持现状;一部分自然淘汰。独立学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后独立学院时期,内涵建设、模式创新、质量立校是学院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路径,创新是撬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文章梳理了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指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必然相关性,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适合不同专业类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或"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经济类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技术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2+1"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服务类专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职技高师必须基于教师专业化、终身教育、人本教育等理念,积极探索、构建有别于普通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模式。实行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的"4+1"、"4+2"、"3+2"模式是职技高师比较理想、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教师教育必须实行独立的教育学院管理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杰  陶嘉  
近年来,地方高校在旅游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上面临尴尬的局面:就业率低、流失率高,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和思考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服务地方,突出特色,重点培养职业能力,进行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预测人才市场走势,产学研用一体化,强化内涵建设、建立创新型教育体系的要求。针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低、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地方政府投入机制存在倾向性、教学功能单一灵活性差、产学结合深度和广度不够的现状,文章提出从打造师资队伍、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屈波  刘拓  衣立新  陈后金  张真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高等学校"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北京交通大学作为第一批进入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既看到了继续发挥行业优势。为北京地区和轨道交通行业经济建设发展培养大批优秀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机遇.也深深感受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给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荣翰  潘立文  林明  
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通过教育机构(主要是学校)为学生设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为实现这一结构所实施的方式、方法体系,它是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目标、机制和过程的有机统一,并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基本特征。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反映,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