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
2023(1214)
2022(967)
2021(882)
2020(608)
2019(1270)
2018(1238)
2017(2153)
2016(1115)
2015(1106)
2014(913)
2013(926)
2012(836)
2011(792)
2010(863)
2009(788)
2008(713)
2007(674)
2006(546)
2005(495)
作者
(2830)
(2393)
(2324)
(2136)
(1500)
(1137)
(998)
(887)
(868)
(849)
(795)
(795)
(782)
(716)
(702)
(696)
(694)
(681)
(679)
(651)
(578)
(564)
(539)
(537)
(524)
(518)
(489)
(488)
(455)
(450)
学科
(5386)
经济(5380)
(3557)
管理(3375)
(2857)
企业(2857)
地方(2841)
中国(2318)
技术(2199)
技术管理(1698)
地方经济(1633)
业经(1445)
(1155)
(1103)
银行(1102)
(1079)
产业(1025)
(1005)
金融(1005)
(963)
农业(927)
(869)
方法(840)
环境(817)
(739)
(730)
贸易(729)
城市(728)
总论(694)
发展(689)
机构
学院(14280)
大学(13581)
(6691)
经济(6572)
管理(5663)
研究(5452)
理学(4749)
理学院(4663)
管理学(4644)
管理学院(4603)
中国(4004)
科学(3136)
(2987)
(2756)
中心(2504)
(2419)
(2369)
研究所(2175)
经济学(2157)
(2111)
(2096)
师范(2089)
财经(2054)
经济学院(1911)
(1889)
(1885)
(1885)
北京(1780)
(1741)
师范大学(1713)
基金
项目(9861)
科学(8315)
研究(7741)
基金(7083)
(6078)
国家(6028)
社会(5545)
科学基金(5452)
社会科(5315)
社会科学(5314)
(4181)
基金项目(3681)
(3377)
(3251)
(3107)
教育(3093)
自然(2989)
自然科(2929)
自然科学(2928)
创新(2916)
自然科学基金(2886)
编号(2854)
发展(2688)
(2636)
国家社会(2466)
重点(2278)
资助(2255)
课题(2206)
(2143)
成果(2126)
期刊
(8224)
经济(8224)
研究(5112)
中国(3730)
管理(2834)
(1794)
教育(1788)
(1683)
金融(1683)
科学(1657)
经济研究(1552)
(1489)
业经(1487)
科技(1398)
技术(1381)
学报(1297)
大学(1059)
问题(1012)
学学(1004)
农业(998)
财经(935)
现代(887)
(875)
论坛(875)
商业(860)
经济管理(846)
(836)
技术经济(823)
(774)
改革(720)
共检索到23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良富  留华锋  翁书扬  
近几年,农业银行城市行经营成果显著,成为农行的创利支柱,为改善农行经营管理、推进商业化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从福建分行的情况看,被总行列入47个重点城市行的省分行营业部、泉州市分行两个单位1998年末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总额达176.67亿元和131...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型产业,在发达国家中迅速兴起并成为世界财富创造的新源泉,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功能重塑和城市治理制度与政策的全面创新。对创意产业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将对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取向提供相关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尹宏  
城市经济转型与创意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是后工业化阶段的一般规律,转型的核心是构建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竞争力下降、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等问题,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可以化解城市经济转型难题,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应推动文化创意与实体经济融合、合理布局创意文化产业聚集区、提高创意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发挥创意文化产业的先导作用,加快城市产业转型、空间转型、动力转型、绿色转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明浩  
2006年华泰财产保险公司与华泰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务院23号文件的指导下,抓住机遇,着力推动资产管理创新,实现了投资业务与保险业务的良性互动,为业界探索出了新的发展模式。2007年华泰将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持走"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经营、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不动摇,继续大力推动创新发展战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苑鲁  
党的"十七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提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跳出解决"三农"问题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破解"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莲  
科技创新在城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科技创新推动城镇化进程,不仅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而且优化城镇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城镇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和科技意识。城镇化可能使人类陷入一个科技发展的悖论困境当中,科技的负面效应使城镇化面临诸多严重后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军   李佳艺  
利用2007—2019年127个地级市的数据,系统检验了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并讨论了收入房价比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中心城市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不仅显著促进了城市群协调发展,还加快了外围城市经济增长收敛,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第二,中心城市科技创新通过深化产业分工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第三,收入房价比能够调节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但调节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仅在中部地区显著增强了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影响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且在提高收入房价比方面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米旭明  
利用创新型产业用地制度改革的准自然实验,文章重点考察工业用地组成及其结构变化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并且从市场化间接协调、知识要素积累视角,研究土地配置改革的制度困境与创新方法。具体而言,文章采用2002~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评估产业用地试点改革的制度功能。研究发现,以加大用地优惠、增加开发强度、提高准入门槛为特征的创新型产业用地制度改革,未能有效促进城市创新,在高行政级别的城市中尤其如此。影响渠道分析表明,试点改革通过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产业结构调整和在岗职工薪酬水平对城市创新产生影响。文章的政策意义在于,应进一步加快改变工业供地偏向和让渡土地要素收益的土地配置模式,促进社会消费、知识创造与人力资本积累成为经济效率模式重塑的关键驱动力。上述结论有助于为新发展阶段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供经验证据,为经济结构转换和创新驱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斯义  刘伟  
通过构建城乡创新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升级,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激发开放发展的合作诉求,实现共享发展在城乡的扩散与溢出,科技创新在城乡产业效应、环境效应、社会效应三个维度上发挥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因此,在面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挑战时,要通过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支撑,推动城乡三产协调发展,做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文化普及工作,推动城乡绿色融合发展及提高城乡治理的"智治"水平,从而提升乡村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弥补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鸿  何希德  郑林用  龚万卓  蔡红  郭红  
城乡统筹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科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力支撑。本文以四川省为例,从城乡科技资源配置、农业产业化程度、农民科技素质、农业经营方式、农村人居环境、农村非农工业技术创新,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科技需求;提出了科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与原则;以集聚创新要素、壮大特色产业链、培养新型农民、探索经营模式、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农村非农工业为抓手,阐述了重点任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顾江寒  柴华奇  
借助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显著促进绿色创新发展,且随着试点政策的不断推进,这种促进作用呈现持续增强的动态演化规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通过拓展公共科技金融资源和市场科技金融资源得以实现。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资源投入越丰富、创新能力越强的城市,这种促进作用越显著。另外,试点政策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还有利于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论可为试点政策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有效支撑,并为城市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治栋   江伟  
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在探究政策对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1年114个城市的样本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该政策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且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部分体现在社会层面;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不同规模城市和不同市场一体化程度城市中存在显著差异;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通过降低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能力和技术水平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影响中发挥着正向的调节效应作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为生态发展、兼顾小城市利益和政策推广拓展了空间。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永军   崔闯盛  
数据不仅是新的生产要素,也是新的创新要素。政府数据开放能够拓展提升创新要素、激励支持创新活动,从而促进创新发展;同时,政府数据开放还会对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创业发展等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以各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逐批上线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9—2021年我国26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技术创新水平;政府数据开放可以通过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创业活跃度3条途径来促进城市技术创新;政府数据开放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城市、等级较高城市、大数据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中更强;政府数据开放影响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不仅能促进本地的技术创新,也能促进经济距离相邻城市的技术创新。因此,地方政府应在积极推进公共数据开放的同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有效激励创业发展,以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苏缘  顾江  
临时性产业集群具有与传统产业集群相似的知识传导机制,但是克服了其成长周期长、知识锁定、创新惰性等缺陷,或将赋能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基于我国11个国家级城市群的15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临时性产业集群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临时性产业集群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分区域特征来看,相较于东中部地区,临时性产业集群对经济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处于低附加值环节的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影响机制的间接验证表明,临时性产业集群创造了促使产品和要素流动的“流空间”,使得主体间进行知识交换,从而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进一步空间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临时性产业集群具有正外部性,能够提升同一城市群中其他城市的创新水平。为此,应提高临时性产业集群水平,重视产品与要素流动中介作用,引导临时性产业集群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并通过其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城市群一体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的召开,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件大事,必将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会议在天津举办,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